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妻子的回答     
我在厂里新担任冲压工。我把《给全厂职工家属的一封信》寄给了在农村的妻子玉珍,很快就收到了复信,她的话句句打动了我的心。每天上班我十分注意安全操作,把妻子的叮咛记在心里。下面是玉珍的信: 心美:得知你在厂里当了冲压工,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使我想起了庆丰哥被冲床冲掉右手手指成了残废的事。 当天晚上,我和妈,秋生在一起谈了这个问题。妈说:‘俺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当了冲压工,若有个三长两短,成了残废,咱一家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秋生这孩子倒也懂事,他说:‘奶奶,您只想到自己,要是谁都不愿当冲压工,机器可怎么造出来呢?再说只…  相似文献   

2.
我家里养了一盆柳叶桃,现在都有2米多高了,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枝繁叶茂,展现着勃勃生机。柳叶桃本不是什么名贵之花,但我特别喜欢它,因为它不仅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乐趣,更记载着我的足迹,凝聚着我的生活。说起这棵柳叶桃,话可就长了。30多年前,那时我刚结婚,和妻子一起回老家看望奶奶。奶奶见到我,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临走时奶奶指着  相似文献   

3.
名人的幽默     
马克思和燕妮相爱已久,但谁也没有先说出“我爱你”这令人心醉的三个字.一天黄昏,马克思凝视着燕妮,轻声说:燕妮我已找到心爱的人了!”燕妮心里一颤,继而问道:“你爱她吗?”马克思热情地说:“爱她!她是我遇见过的姑娘中最好的一个,我将永远从心底里爱她!”燕妮强忍住感情,平静地说:“祝你幸福.”马克思风趣地说:“我身边还带着她的照片哩,你想看看吗?”说着把一  相似文献   

4.
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我与妻子的结合,媒人就是《劳动保护》杂志。 那是参加工作三年后的一个夏天,我正在一台新制的压力容器内焊接封头与筒体的对接焊缝。这是一台Ⅱ类容器,因焊接要求高而不允许有吹风。当时天气闷热,容器内的温度就更高了,才干一会儿,就汗流浃背,心里也憋得慌。我对站在外面监护的工人招呼,让他把割刀递给我,想通点氧气。刚刚打开旋钮,就听到尖细而又严厉的女高音:“冒失鬼!想进医院是不是?”抬头往外一看,原来是刚调来的那个女探伤工。她边说边松开氧气表上的顶针。 老实说,我对探伤工一直不“感冒”,总认为他们是些不近…  相似文献   

5.
借还是不借     
<正>过年了,小赵家来了好多亲戚,他想在正月初一照一张全家福。怎奈没有照相机,只好去向小王借。来到小王家,小赵开门见山地说:"我想正月初一用一下你的照相机,你肯借给我吗?"小王说:"相机倒是闲着呢,你看就在那儿放着,可是这个正月没有初一呀。"小王的话让小赵怔在那里。忽然,他明白了小王的意思,高兴地把相机拿走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相似文献   

6.
一个男孩来到路旁的修鞋摊前,他把双手插在口袋里默默地看着修鞋老人给他修鞋。过了一会儿,老人对他说:“我想你该做点什么。”男孩说:“我帮不上你什么忙!”老人间:“为什么?”男孩从口袋里拿出双手:“你看,叫我怎么帮你?”他的两只手残疾了,全部扭曲着。老人看了一眼他的手,摇摇头:“不,我说的不是让你用手帮我做什么,我只是想让你和我说说话,其实这才是我最需要的。孩子,只要有一颗心就可以了,能给我讲讲你的经历吗?”望着慈祥的老人,男孩讲述了童年时高压电怎样夺去了他的双手,这些年来所遭受的歧视以及自己逐渐养成的冷漠……听完男孩…  相似文献   

7.
<正>我十二岁的时候,他十六,我俩一起上山捡松树枝,我是抱着猫去的。我以一种"官二代"的心里优势想:我爸是你的校长,你给我家干活是天经地义的。他干活很卖力,偶尔也朝着我的方望一望,每次都以为他看我,实际上他看的是猫。后来,猫从我的怀抱跑掉了,我追了很远,然后哭了。他拉着我的手说:放心吧,猫比你聪明多了,它知道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8.
五颗鲜桃     
<正>说起来,这都是40多年前的事了。有一年的春天,我和爷爷在院子里栽下了一棵桃树苗。常言说桃三杏四。一晃3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爷爷的精心侍弄下,这棵桃树已经长得快有2米高了。那年春天的时候,桃树果然就开了花。翠绿的树叶,粉红色的花朵,让人看了别提有多高兴了,而那朵朵艳丽的小花在我的眼里早已经幻化成一颗颗  相似文献   

9.
奶奶的笑声     
女友同他分手 ,他很苦恼 ,但当个安全员是他的最大心愿 ,既然当上了哪能放弃不干———搞不到对象苦恼我一个 ,安全出了问题 ,岂只一人苦恼 ?好不容易远房姨妈给介绍了一位郊外的姑娘。他搞安全工作 ,她也搞安全工作 ,门当户对 ,一见面就钟了情。可万万没有想到 ,姑娘的奶奶一口反对。当初你当安全员我就不同意 ,可你不听 ,结果怎样 ?没人看得起 ,像样的小伙子一个也不来问津 !如今你还去要一个安全员 ,结婚后两口子都会被人看不起———不行 ,我坚决反对 !姑娘从小没了爹妈 ,是苦命的奶奶把她拉址大的———婆孙俩相依为命啊 !奶奶的反对使…  相似文献   

10.
甲:哎,好几天不见.你上哪儿去了? 乙:,别提啦!差点儿你见不着我,我也见不着你啦! 甲;什么事这么玄乎? 乙:我差点“牺牲”。你看!(指自己腿,作一拐一拐状) 甲:(恍然大悟样)噢,你住医院去了。 乙:没住院。 甲:那你上哪儿去啦? 乙:我受训去了。 甲:民兵训练? 乙:不是,你再猜猜。 甲:猜不着。 乙:告诉你吧!这几天我在安全技术训练班……甲:噢,你出工伤事故啦! 乙:差不离儿。参加这次训练班,我收获…… (两臂张开作手势,比作大的样子) 甲:收获很大。 乙:对。甲:你能给大家讲讲吗? 乙:(咳一声)当然可以。 甲;那你就说吧! 乙:说来话长。 甲;快说吧!…  相似文献   

11.
安全不断地得到重视,生产就不那么顺心.有一天,生产对安全说:"你为何总是跟着我,就像一个跟屁虫."安全回答道:"现在都在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我是国家派来监督你的."生产说:"来监督我,我看你是来妨碍我的,没有生产,人们怎样生活,人民的生活拿什么来保障,哪里来的人民币.你看我,生产越多,钱来的就越多,工人的工资就多,人们数着钞票就会心花怒放."安全说:我虽然不能像你那样,直接地给人们带来实惠,但有了我'安全',你的钱才是钱,没有了我,不安全了,人就没命了,就听不到数钱的声音了,再多的钱还有什么用呢?所以说,我和你就像孪生兄弟一样,你生产时,首先,要考虑到我安全.咱们一起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2.
奥特曼     
<正>我叫康凯,今年8岁了,很小的时候,爸妈就在城里的农贸市场摆了个卖水果的小摊,我跟着爷爷奶奶住在老家,爷爷奶奶很疼我,一年前,爸妈接我来城里上学,我躲在奶奶身后挣着不愿走,奶奶把我抱在怀里,哭了。奶奶说,凯呀,去吧,城里有好吃的好玩的,还能上好学校。将来能考上好大学,你爸妈就算不白吃苦了。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正>大胡子队长说,你退休手续都办完了,今儿个就别下井了。姜忠看了看他,嘿嘿直乐。"我还没开够绞车呢?你就让我再下次井吧!"大胡子眉毛一挑,摊开手,很幽默地说:"盲斜井下面的掌子面都停产了,你去井下做什么呀?"姜忠眼睛却没离开他,显而易见,他是想再到绞车房,摸摸闸把、滚筒,跟矿井告一次别。大胡子见他非要站好最好一班岗,就对他说,早去早回。姜忠是绞车司机,又是兼职安全员。人家绞车司机在井塔上面,他却在井下的盲斜井(暗井)开车。他来  相似文献   

14.
刚刚学会开车的时候,我曾经出过一个笑话——那是我在傍晚行车当中竟然连前灯都忘记开。经过二环路时,老远就看见执勤交警挥手示意让我停车,这是我第一次碰到警察拦车的情况。当时,我大为紧张,交警说:“你知道自己没有开前灯吗?”我被愣住了,总觉得自己是开着灯,于是,便脸红脖子粗地回答:“开了呀!”“那你自己下车看看。”交警说道。我下车一看,果然没开。这下,交警要了我的驾照。认真看  相似文献   

15.
缅怀战友     
“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半个多月来,耳边总响着这首歌,眼前总浮现着仁来同志的音容笑貌,仁来同志,你真就这么走了? 正月初一,乍闻噩耗,突感心里空空的。怎么啦?闻听仁来同志住院这才一个月时间,我还没来得及去探视,咋就这么快就走了?我竟不信这是真的,心亦颤颤。一年  相似文献   

16.
交通世象     
“修路” 出租车停下后,计价表上打出的是60元,乘客道:“我说师傅,你怎么不走近道走远路呢?要是走中环路的话,满打满算20元也就够了。”司机说:“我说老板,并非我存心故意,只是中环路现在正在维修,我走不得呀!”乘客说:“真有此事?”司机答:“当然啦!难道我还骗你不成?”乘客道:“这就奇怪了,我是中环路的总指挥,我没下令修路呀?要不,你带我过去看看?”司机愕然。  相似文献   

17.
甲:你看过京剧《失街亭》吗?乙:看过,这是出三国戏,说的是诸葛亮派马 谡去镇守街亭,由于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安 排,冒然行事,一意孤行,结果,一败涂 地,街亭失守。甲:你对这戏挺熟啊!乙:那是,我还演过马谡。甲:是呀?那你说看这出戏对咱们工人有什么 好处?乙:……是一种艺术享受,可以陶冶情操。甲:还有什么好处?乙:……可以开阔视野,增加历史知识。甲:还有呢?乙:还能增加军事知识。甲:还有呢?乙:不知道了。那请问你知道还有什么好处?甲:看了京剧《失街亭》,可以促进我们安全生 产,帮助我们搞好安全措施。乙:能帮助我们搞好安全措施?!嗅!那诸葛亮 …  相似文献   

18.
紫荆树下     
那棵紫荆花树,远看是一幅画。小俞坐在树下,画面就更生动明亮了。 小俞,其实不小,四十多岁了。 喊她小俞,一来毕竟她比我小一些,再者,觉得她许多方面还像个少女(或是少妇)。  相似文献   

19.
“事儿妈”     
您乍一听这“事儿妈”的题目,还以为我讲的是哪位女同胞的事儿呢。说来也真不好意思,这是人家给我起的外号。咱这三十好几的大老爷们,却摊上了这么个雅号,您说我这心里头是个啥滋味? 不过,这也是事出有因。那是1986年,我从车间被调到了厂安全科,自打那时起,每天都要下现场巡回检查。咱这个人认死理,干什么都较真。在检查中,遇见违章的,不管他是男是女,是官是兵,照章处理,从不留情面。完了还给人家唠唠叨叨的侃上一通。比如说“你这样违章操作,不是等于自杀吗?”“哎,你一人出事故,全家跟着受苦,全车间、全厂都得跟着你受连累。”跟人家说这…  相似文献   

20.
这天晚上,张小兰和丈夫赵大海去朋友家聚会,快走到巷口时,就看见一个七八岁光景的小男孩,正仰着脑袋聚精会神地看着天空,已经保持这个姿势半天了。小兰很好奇,走过去俯下身问道:"孩子,你在看什么啊?"小男孩收回目光,看了看小兰,一本正经地说:"阿姨,我在看星星呢。"小兰糊涂了,眼瞅着今天是阴天,黑沉沉的天空就像一口倒扣的黑锅,哪里有什么星星?小男孩仿佛看出了小兰的心思,咬了咬嘴唇,说:"你别看现在没有星星,但我知道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