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煤粉锅炉向大容量高参数发展,超临界电厂燃煤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现象的发生日趋频繁,有的甚至已经影响到锅炉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本文对某电厂超临界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进行了系统分析,论述了水冷壁高温腐蚀的类型以及形成机理,分析了影响高温腐蚀的各种因素,其研究结果可为预防电站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火电厂无GGH湿法脱硫机组烟囱降雨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火电厂无GGH湿法脱硫机组运行中出现的烟囱降雨现象,分析影响"湿烟囱"降雨的因素,找出该电厂无GGH湿法脱硫机组烟囱降雨的主要原因。从湿法脱硫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通过分析认为,完善除雾器设备,保证电除尘高效运行,可以使烟囱降雨现象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燃煤机组超净改造后脱硫吸收塔浆液起泡的现象及危害,从溢流物质分析、导致浆液品质变差的原因、脱硫系统水平衡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问题的技术措施,电厂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现象得到有效解决,提高了FGD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基于电力企业多数采用的湿法脱硫和半干法脱硫两种脱硫工艺,确定了电力脱硫设备工况自动监控系统的监控参数,建立了电厂脱硫设施运行状况判定标准,并通过某电厂30万千瓦机组脱硫设施运行过程及末端排放数据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电厂烟气脱硫设施运行工况实时监控系统作为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电力行业脱硫监控方面的具体应用,为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保障,为各电厂污染物减排、排污收费、脱硫电价的考核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火力发电厂封闭式圆形贮煤场的工艺布置特点及系统参数,分析了影响圆形煤场的自燃因素,分别从设计和管理2个方面提出了自燃防治措施.为有效防止自燃现象发生,圆形煤场需安装安全监测和保护设备,对圆形煤场的安全进行实时监测.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某电厂的一套安全监测和保护设施,为同类型工程及电厂项目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证超临界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检修成本和材料损失,本文借助于SEM、EDS、XRD等手段对超临界锅炉末级过热器管外壁腐蚀膜形貌、元素构成、物相构成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锅炉末级过热器管外壁腐蚀膜较为连续,且与基体结合紧密,其较厚区约540μm,为多层结构,由基体至腐蚀层依次为Cr5S6/Fe S/Cr O2复合层、Fe3O4/Cr O2复合层、Fe2O3层。同时腐蚀层表面存在剥落现象,且腐蚀层内部也有裂纹存在。  相似文献   

7.
冷凝器传热管是电站二三回路重要边界,一旦传热管发生泄漏将导致二回路水质不合格,因此传热管的好坏对机组的安全运行有重大影响。本文例举了两个冷凝器传热管失效的案例并简要分析了失效原因,其一是某电厂冷凝器运行约2月后即发生传热管的泄漏事故,其二是某电厂冷凝器在运行8年后发现传热管出现严重减薄及腐蚀产物沉积的现象。为了减少类似的失效事件,目前已经在制造安装阶段和在役阶段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某电厂锅炉高温再热器发生失效的基本情况,通过化学元素分析、力学性能试验、宏观检查、金相分析和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等试验表明,管子外表面存在较明显的结垢现象,氧化物下的金属金相组织出现深2~3个的沿晶腐蚀裂纹,沿晶腐蚀产物中存在S元素综合分析认为,其失效类型为高温硫腐蚀,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电厂1000MW超超临界锅炉运行中发生泄漏的水冷壁管,通过宏观检查、成分分析、性能试验、组织检查和微观形貌观察等方法,对水冷壁管开裂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发生泄漏和开裂的水冷壁管位于水冷壁集箱中间应力集中区域,运行中承受较大的结构应力,机组启停和负荷的变化,使该区域水冷壁管同时承受交变应力,随着机组运行,在管内壁萌生疲劳裂纹,并不断向外扩展,直至失效泄漏。  相似文献   

10.
燃煤电站锅炉受热面"四管"泄漏严重影响火力发电厂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受热面"四管"泄漏与基建安装、检修质量、运行操作等密切相关,涉及锅炉、金属、燃料、热工、化学等多个专业。分析"四管"泄漏的具体原因对制定机组运行防范措施、检修项目、检修方案和检修质量标准等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某电厂超临界锅炉后墙水冷壁泄漏原因进行分析,从爆管外观、硬度检测、金相检验等多方面对爆管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爆管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对同类型超临界锅炉"四管"泄露防范和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电厂拟新建的2台1000 MW空冷机组无取水定额问题,分析了电厂现有用水系统取水、排水状况,并对电厂一、二期机组各系统的节水工艺方案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二期机组实施节水改造,将节约的新鲜水作为新建机组水源的用水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新投产的火力发电机组容量大、参数高,超,瞄界和超超,瞄界机组已经成为我国的主力发电机组。随着机组参数的提高,锅炉过(再)热器管蒸汽侧氧化成为影响发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了超临界电站锅炉过(再)热器管氧化皮的形成原理和规律,分析了氧化皮的剥落模式及机理,探讨了氧化皮剥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控制氧化皮形成和剥落的对策,研究结果可对电厂氧化皮剥落问题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对某电厂一台420t电站锅炉检验过程中,发现该锅炉水冷壁管存在结垢现象,水冷壁管垢下腐蚀会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造成影响。通过均匀腐蚀失效试验、氢脆腐蚀失效试验确定其腐蚀原理,并对其腐蚀速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建更多的电厂,扩大装机容量。电力行业也在向大机组、大容量发展;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也越来越多;向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发展,多为30、60、100万kW机组。由此,对新建电站锅炉的安装监检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安装监检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有效和妥善的处理,保证了施工质量,确保了检验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5.
在用连续型超临界水氧化设备处理废水时,经常发现系统的净化出水pH值变小、排盐出水pH值变大。为了深入研究并揭示其机理,选择原碱性废水中和水、原酸性废水中和水、弱碱性废水、NaCl水溶液、纯自来水和纯NaOH水溶液6种典型水样进行定量试验。结果表明,连续型超临界水氧化系统存在净化出水和排盐出水pH值变化的现象,即使废水在进入系统前调整为中性(pH=7),反应后依然是净化出水pH7,排盐出水pH7。该现象很可能是由于在超临界状态下原水中无机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的结晶盐离解生成了H~+、OH~-,随后各自缔合成酸性和碱性物质。缔合的酸性物质留在超临界水中,并随之从净化水出口排出,降低了出水的pH值;缔合的碱性物质混入盐结晶析出物中,随之在亚临界区溶解并经过排盐口流出,而重新溶解的金属氢氧化物增加了排水的pH值。另外,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复杂的氧化腐蚀环境下也生成了一定量的OH~-和酸缔合物,它们对改变出水pH值有一定作用。酸根离子极难从超临界水氧化系统中分离,因此对碱性废水要慎重中和,特别要慎重选择酸根离子,最好不要用盐酸中和,这是因为其带入的Cl~-会引起超临界系统内的氯腐和系统净化出水口的酸腐。研究表明,因为存在出水pH值的变化,对超临界水氧化系统出水的纯净程度必须予以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16.
全国不少地方采用高效协同控制技术对燃煤电厂脱硝、脱硫、除尘系统进一步扩容改造,使机组烟气污染物达到"超低排放"的目标。截至2014年底已有17台机组通过验收,达到"超低排放",低于天然气燃气轮机机组排放标准。这些业绩得到媒体广泛报道,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环保改造形成一股潮流。但是在技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方面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还需冷静探讨分析,慎重对待。应该考虑多元化协同控制路线和社会整体环境效益的有利方案。  相似文献   

17.
致力于300 MW火电机组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仿真研究,建立了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仿真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其仿真结果达到了预期要求, 可以实现电厂化学水系统的仿真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8.
湿天然气集输管道系统运行时间长,管道腐蚀严重,失效泄漏事故频发,其系统风险评价面临诸多问题,因而研究其腐蚀率预测有重要意义。基于灰色支持向量机(GSVM)方法,综合考虑管道材质及其各种影响因素,对其进行灰色相关分析,并根据结果选取有较高相关度的影响因子作为输入变量,将腐蚀率作为目标输出函数,建立湿天然气集输管道腐蚀预测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比较,发现用该模型计算出的管道腐蚀率平均相对误差较小,其预测结果与实际值吻合程度较高,使预测精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周晓军 《中国安防》2014,(8):97-101
正一、行业背景随着全球人口高速增长和流动,高速公路成了人们出行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人员和物资的跨区域流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主要负责数据、视频、路况的信息采集、处理和存储,提供交通信息资源,为高速公路出行快速、安全、舒适、高效提供保障。在现有的道路和环境条件下,高速公路监控系统通过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和预测,采取有效的交通控制手段,预防可能发生的交  相似文献   

20.
从制造、安装、结构特性、运行、检修等方面,对某电厂超超临界百万机组锅炉低温过热器进口集箱管接头角焊缝和鳍片焊缝多次出现的裂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结构特性和运行原因导致的管接头温差应力热疲劳,安装过程管接头鳍片焊缝焊接缺陷、焊接残余应力和应力集中,以及检修中鳍片处理质量不佳和多次返修造成的材质劣化等因素共同导致了管接头裂纹的产生和扩展。最后,提出了该问题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