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电絮凝气浮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一套电絮凝气浮装置,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电絮凝气浮法对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氨氮、SS等的去除效果。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电絮凝气浮法处理渗滤液的最优方案为水流上升速度10L/h,进水COD浓度6000mg/L,电流大小7.5A。本实验为电絮凝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气浮法处理电镀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京 《环境技术》2001,19(2):41-43
本文对气浮法处理电镀废水的水质标准、工艺流程做了详细探讨,并对影响处理效果的几个因素做了具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A/O法合并处理煤转气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工艺原理及试运行效果。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处理高浓度煤转气废水的简单新方法,经处理后的污水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借助有机物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采用电气浮法处理前与处理后废水中有机物的结构变化情况,并对电气浮法去除钻井废水COD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析。结果表明,某些有机物如磺化沥青在采用电气浮法处理前与处理后其分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被氧化降解,其去除以电解氧化还原作用为主,电解絮凝和电解气浮作用为辅;而某些有机物主要是在电解絮凝和电解气浮作用下去除的。  相似文献   

5.
电气浮法处理钻井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电气浮法处理模拟钻井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工艺参数(电气浮时间、电极间距、电气浮后静止停留时间、废水温度和电流密度)对电气浮法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气浮法处理钻井废水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掌握这些因素对电气浮处理的影响规律,有助于合理选取最佳参数,达到既高效又节能地处理钻井废水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电气浮时间为10min,电极间距推荐选用1.0cm,电气浮后静止停留时间选用5min,废水适宜处理温度为30~50℃,选择电流密度小、电气浮处理时间长的组合工艺能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含氰废水处理工艺很多,综合国内外工艺和技术,提出A/A/O多级生化处理工艺,对复杂的含氰废水具有很强的实用范围。该工艺在水中投加絮凝剂,用溶气气浮法处理,进入厌氧水解并进入A/O生化,沉淀出水,达标排放。该工艺有效地解决进水的负荷冲击,确保出水达标,实现污水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陆梁油田通过对采出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于油田水处理厂罐内喷淋除气技术等工艺;污水回收工艺作业废液处理采用二段式自然除油沉降原理进行预处理;利用反应吸附技术进行废液二次处理,生活污水一元化处理等工艺,对油田废水进行处理回注。年节约费用671.8万元,实现废水零排放,达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为沙漠油田污水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生物膜技术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应用生物膜技术处理野外施工作业生活污水,并研制了一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川东北高含硫天然气项目罗家8井营区试用以及在川东北气矿温泉002-H5井使用。处理后的污水监测指标显示:COD、SS、BOD5、氨氮、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等均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解决野外施工作业生活污水污染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建立3个模拟填埋柱,研究考察了原生污水污泥、矿化垃圾改性污泥和镁盐改性污泥的产气性能.研究发现,矿化垃圾改性可大幅度提高污水污泥的生物气产生量.在60d内,原生污水污泥和矿化垃圾改性污泥的累计生物气产生量分别为9.7L/kg污泥和21.3L/kg污泥.而60d内镁盐改性污泥没有生物气产生,其主要原因在于污泥可生物降解性的降低,以及污泥pH的提高.对于规模较大且具备生物气资源化利用的污泥填埋场,可利用矿化垃圾改性以加速填埋气产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于规模较小且无生物气收集装置的污泥填埋场则可选择镁盐进行改性,以抑制生物气的产生,降低甲烷排放量.  相似文献   

10.
李颖 《油气田环境保护》2012,22(6):27-30,87
由于炼油化工污水中恶臭物质的嗅阈值较低,所以污水处理场无组织废气产生的异味一直是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针对炼油污水处理场异味扩散影响周边环境质量的现象,采用生物氧化技术处理无组织废气,从项目实施的必要性、采用工艺、原理进行论述,对运行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经过对炼油污水处理场无组织废气治理,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用超声气浮—BAF组合工艺处理油田稠油污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超声气浮处理机对稠油油田污水进行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气浮工艺对污水中COD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去除率只有23.0%。但是,经超声气浮处理后,污水的可生化性明显得到改善,BOD5/CODcr值由0.18上升到0.31,这为稠油污水的二级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稠油污水经超声气浮-BAF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GB8978-1996一级标准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新疆油田在稠油污水处理和回用方面的关键技术和成熟经验,采用强酸性树脂软化技术和化学清洗技术实现了稠油污水回用注汽锅炉。六九区污水处理站采用高效水质稳定技术,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了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稠油污水在处理后符合GB 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的要求,大幅度降低了注汽锅炉的运行成本;将60℃以上的稠油污水替代清水回注稀油油藏,热水驱油,改善了驱油效果,同时根据污水温度较高的特点,对注水井井口的保温工艺进行改进,实现了稠油污水热能的综合利用,为油田污水治理和回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采用WX型可调喷射器后可使炼油厂污水处理的传统浮选工艺流程大为简化。试运行结果表明:这项新措施既提高了浮选效果又降低了能耗,并且能够长周期平稳运行,从而提高了浮选后的水质,确保污水处理正常运行,同时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4.
用尿素和甲醛作为主要原料合成脲醛树脂季胺盐和脲醛树脂叔胺盐。采用WEMCO浮选模型机和自行设计的模拟现场充气浮选的气浮设备及现场污水对絮凝浮选剂除油、除悬浮物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另外,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测定了脲醛树脂叔胺盐的结构,并用凝胶色谱法测定了其分子量。  相似文献   

15.
采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各项回注水和外排水处理技术的优势和不足。纵观国内油田采油污水处理技术,按照主要处理工艺过程可分为重力除油工艺、压力除油工艺、气浮除油工艺和精细过滤工艺等;外排采出水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有生物法、化学法和植物湿地法。为了降低成本,实现更有利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采油污水处理技术进行适当的组合或改进,从而更好地满足当前油田高含水期处理污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食品加工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气浮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速冻食品加工废水的实验、设计和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废水COD去除率能达到97%以上,使得最终出水的COD<100mg/l.该工艺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原料油的劣质化、重质化、乳化严重,造成电脱盐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乳化困难,从而导致原油电脱盐脱水合格率低。文章介绍了石油炼制企业电脱盐废水的概况和水质特点,针对原油性质恶化、原油预沉降处理时间不够和石油炼制工艺差异三个因素,分析了其对电脱盐废水的盐含量、金属离子含量、酸值、胶质沥青质含量、乳化程度等水质水量特征的影响。介绍了目前电脱盐废水处理技术的进展,结合几个典型炼化企业电脱盐废水处理工艺应用现状,展望了电脱盐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彩南油田原有水处理技术不能满足工艺要求的现状,对水质净化工艺技术进行改进研究。确定预催化—强化絮凝净水的技术路线,并选定了最优药剂体系、加药量和加药位置;结合以往污水处理经验和现场实际情况,在预催化—强化絮凝净水技术基础上自行研发了新型污水反应器,对斜板沉降罐进出水系统、沉降罐收油槽、调储罐、污泥沉降池和杀菌技术进行了改进。通过现场实际运行,处理后含油污水水质达到Q/SY XJ0039—2001《彩南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9.
超稠油污水深度处理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辽河油田超稠油污水的特点设计了处理工艺流程,进行了药剂的筛选,根据各工艺设备的出水水质要求确定了合适的净水剂、除硅剂、阻垢剂的加量,并进行了现场实际应用,外输出水达到锅炉给水指标要求,用于锅炉注汽使用,效果良好,分析了该超稠油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超稠油污水回用锅炉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依据稠油污泥的组成、特点及性质,开发了稠油污泥综合处理技术。利用稠油污水及其余热,采用适宜的预处理工艺实现含油污泥减量处理并回收其中的矿物油。预处理分离的残渣送入层燃热解气化焚烧炉中进行处理,焚烧产生的热能再用于含油污泥前期预处理和稠油污水处理产生的浮渣底泥的干化减量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