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个国王和一个波斯奴隶同坐一船,那奴隶从来没有坐过船,风吹浪打,战战兢兢,哭闹不止。大家百般安慰他,他仍继续哭闹。船上一位哲学家对国王说:“我可以让他不哭”说着哲学家立刻叫人把那奴隶抛到海里去。他沉没了几次,人们才把他捞上船。他上船以  相似文献   

2.
忧患与安全     
有一个国王和一个波斯奴隶同坐一船,那奴隶从来没有坐过船,风吹浪打,战战兢兢,哭闹不止。大家百般安慰他,他仍继续哭闹。船上一位哲学家对国王说:“我可以让他不哭。”说着哲学家立刻叫人把那奴隶抛到海里去。他沉没了几次,人们才把他捞上船。他上船以后,坐在一个角落里,不再哭闹。国王很为赞许,便开口问道:“你这办法,奥妙何在?”哲学家说:“原先他不知道灭顶的  相似文献   

3.
忧患与安全     
有一个国王和一个波斯奴隶同坐一船,那奴隶从来没有坐过船,风吹浪打,战战兢兢,哭闹不止。大家百般安慰他,他仍继续哭闹。船上一位哲学家对国王说:“我可以让他不哭。”说着哲学家立刻叫人把那奴隶抛到海里去。他沉没了几次,人们才把他捞上船。他上船以后,坐在一个角落里,不再哭闹。国王很为赞许,便开口问道:“你这办法,奥妙何在?”哲学家说:“原先他不知道灭顶的痛苦,便想不到坐在船上的幸福。一个人总要经历过忧患才会知道安乐的价值。”这则故事很值得寻味。这位奴隶,在平安的时候,不知道灭顶之灾的痛苦,在经受痛苦之后,才知道平安的可贵…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国王和一个波斯奴隶同坐一船。奴隶从来没有坐过船,风吹浪打,战战兢兢,哭闹不止。大家百般安慰他,他仍哭闹。船上一位哲学家对国王说:“我可以让他不哭。”说罢哲学家叫人把那奴隶抛到海里去。奴隶在海中沉没了几次,人们又把他捞上船。他上船以后,坐在一个角落里,不再作声。国王很为赞许,开口问道:“你这办法,奥妙何在?”哲学家说:“原先他不知道灭顶的痛苦,便想不到坐在船上的可贵。大凡一个人总要经历过忧患才会知道安乐的价值。”由此可见,在人生之中,忧患意识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财富。应当指出,忧患的经历固然容易产生忧患的意识,而没有忧患经历的人,只要能吸取他人的教训,也同样能产生忧患意识。有点忧患意识,小到安全生产,大到国家治理,都是有好处的。那个奴隶上船后不再哭闹了,他汲取了教训。可有人即使经历了“灭顶的痛苦”,却好了伤疤忘了疼,那就不好办了。  相似文献   

5.
老蔫没说话,先咳嗽了一声,他环视了一下大家,胀红着脸说:"我们班也出过,只因没碰伤,就瞒下了.没向队长说,更没向安监处汇报!" "呵呵,想起那档子事,我就后怕,硬掌上还有人呢,掘进机就开掘了,掉下来不少矸石.新来的愣头青,哪受得了这个呀.他跑到掘进机旁,生把司机拽下来,非要揍他一顿不可."虎子说到这儿,突然感到了后怕,冲着阎峰开玩笑地说:"你可别罚我们款呀!"  相似文献   

6.
正二愣子嘴巴大,啥事到了他嘴里,总能没事说出点事儿。刚到煤矿那会儿,二愣子给伙计吹嘘,说自个儿是个练家子,练的是罗汉拳。一天,有个痞子找到二愣子。很多人盼着二愣子能摩拳擦掌,把痞子狠揍一顿。二愣子见了痞子却好像老鼠见了猫,灰溜溜地蹲在地上,一言不发。伙计嘲笑他:"你那罗汉拳是被窝里的拳吧。"就这么一个人,把没的说成有的,把有的说成没的,很多人听他说话,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相似文献   

7.
《安全与健康》2012,(12):14-15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愚公移山"流传已久,说的是愚公不甘把自己与生俱来的勇气乖乖交给随遇而安的苟且手上,一句"我要移山"却让他赢来了彪炳千秋的赞叹,永世不朽的流传。如今,4个人、4双手,面对着连绵大山,狰狞巨石,他们用自己  相似文献   

8.
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在一起聊天。聊到他之前的北京之行,提到一个人,我问是个什么样的人,朋友想了想说,很好的一个人,很朴实。我说,朴实?那很棒啊。朋友说,是啊,现在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是什么?那就是朴实。我觉得朋友说得很好,就把这个“最高评价”写到一篇谈论电影的稿子  相似文献   

9.
相声大师侯宝林有一个著名的相声段子,讲的是一个醉汉躺在马路中间,人们告诉他骑自行车的来了,他不起来,并拍着胸脯说:“叫他往这儿轧!”人们告诉他蹬三轮儿的过来了,汽车过来了,他同样故伎重演,后来人们告诉他消防车来了,他才说:“那,那我还是起来吧!”他怕执行任务的消防车真的把他轧死了。  相似文献   

10.
有位医学院的教授,在上课的第一天对他的学生说"当医生,最要紧的就是胆大心细!"说完,便将一只手指伸进桌子上一只盛满尿液的杯子里,接着再把手指放进自己的嘴中.随后,教授将那只杯子递给学生,让这些学生照着他的做法来做.看到每个学生都忍着呕吐,像教授一样把手指探入杯中,然后再塞进嘴里.教授微笑着说:"哈哈,不错,不错,你们每个人都够胆大的.只可惜你们看得不够心细,没有注意我探入尿杯的是食指,放进嘴里的却是中指!"实践证明,无论经是搞科研,还是干工作,我们都要注意观察,把握细节,做到胆大心细,方能确保安全,事业成功.  相似文献   

11.
搜查邮票     
<正>盛夏,一个炎热的中午,集邮品展厅一枚价值不菲的邮票被盗。罪犯刚刚逃到附近楼中的一个房间,警察也随即赶到并把他抓获了,但搜遍他的全身却没有找到那枚邮票。房间里有一张办公桌,桌上有一台正在使用的笔记本电脑,旁边是一个正在旋转的落地电风扇,再就是一把折叠椅,除此外什么也没有。警察搜遍了整个房间,包括电脑下面、电风扇底座、折叠椅后面等所有地方,竟然一无所获。这么昂贵的东西,罪犯是不可能扔到外面去的,那么,他到底把邮票藏在哪里了?就在警察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探长进来了,他扫了一眼房间说:"邮票不就在你们的眼皮底下嘛。"请问邮票到底藏在哪里了?  相似文献   

12.
儿子迁进新居,我把培养好的室内观叶植物送他。总共八盆车内放不下,就放在出租车的后面。起初我担心放下盖子会把绿叶压坏。那年轻的司机用一只可乐瓶子放在折合处支撑着车盖,那份细心很感人。 开车后,我叮嘱说:"请您,开慢些。"他和蔼地说:"放心吧老人家,我遇到老年乘客,都是开得很慢的;人都会老的,我将来老了坐别人的车,也会要求司机开慢些。"  相似文献   

13.
明代做过后部尚书的哲学家王延相,在一次接见新任御史时,讲了一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一天,他乘轿进城,路遇大雨,轿夫穿双新鞋,开始小心翼翼,专拣干净的地面走,后来不小心踩进了泥水坑里,由此便对新鞋"不复顾惜",胡乱地踩去……御史听后,颇受启发,诚恳地说:"终身不敢忘."  相似文献   

14.
幽默小故事     
<正>百万富翁主持人采访一位18岁的百万富翁,问他是怎样做到的。"其实我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一直在家里呆着。"主持人:"那一定是你的父母把你培养成杰出人才了。""也没有,我父母也没教过我,18岁生日那天,父母给了我一个存折说:‘孩子,这是你不上学这些年攒下的钱……’"  相似文献   

15.
破窗理论     
正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巴斗组织了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1982年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  相似文献   

16.
有位医学院的教授,在上课的第一天对他的学生说"当医生,最要紧的就是胆大心细!"说完,便将一只手指伸进桌子上一只盛满尿液的杯子里,接着再把手指放进自己的嘴中。随后,教授将那只杯子递给学生,让这些学生照着他的做法来做。看到每个学生都忍着呕吐,像教授一样把手指探入杯中,然后再塞进嘴里。教授微笑着说:"哈哈,不错,不错,你们每个人都够胆大的。只可惜你们看得不够心细,没  相似文献   

17.
送酒     
今天是王顺的生日。 晚上下班回家,他一推开门,一股诱人的香气迎面扑来。老伴正在桌旁忙活,桌上大小摆了十来个盘子,鸡蛋炒辣椒鹅黄嫩绿、白糖拌藕片雪白脆嫩……而压倒群芳的是那瓶竹叶青,那用家乡水酿成的醇酒,不开盖就能闻到醉人的芬芳。 “这酒是老李送来的。”老伴把一盘拔丝苹果放到他面前。 老李是他的师兄,同在一个厂,又同住一个院。两人经常在一块儿喝酒,不分彼此。遇到好酒,也总是给对方捎上一瓶送去,收酒的连谢字都无须说。现在王顺拿起那瓶酒,眯着眼睛,就象一个收藏家在赏玩一件稀世古董。 “他还给你留了张条子呢!”老伴又把一…  相似文献   

18.
一个心胸狭窄的部门女经理,十分嫉妒一个下属的才干,害怕其毕露的锋芒对她构成威胁.一次,部门里有一项工作做迟了,女经理便借机硬是把账记在这个下属的头上,说他工作态度欠佳、作风散漫.两个月后,公司因运行滑坡,须裁减一批人.本来,该部门是没有减员额的,但女经理还是申请了一个,并特别关照了这个被她视为"眼中钉"的下属.  相似文献   

19.
丹尼斯·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有一天,朋友送给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红色睡袍.他非常喜欢,穿着它在家里找感觉.他发现家具的风格有些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他把旧的东西先后更新,家具终于都跟上了睡袍的档次.然而,他越想越觉得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指挥了,甚至是胁迫了.后来,狄德罗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题目是《与旧睡袍离别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散文四题     
凌水 《劳动保护》2007,(10):84-84
安全哨兵十字街头,红灯亮了,爸爸蹬着"倒骑驴"继续前行。停下,爸爸!爸爸,停下!爸爸冲娃儿嘿嘿一乐:没事的,这是早晨。不行,我们老师说了,红灯停,绿灯行。爸爸没有理他,他却横在车前。爸爸吼了一声:小兔崽子,倒管起老子来了!交通岗上有"电子眼"?那玩艺儿,不管咱们的"倒骑驴"。娃儿仍是把住车轱辘,嘴里说:红灯停,绿灯行……是你输,还是我赢?爷俩的争执,被路过的交警看得一清二楚。他向娃儿敬了一个礼。无人的交通岗哟!又多了一个安全哨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