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滕辰姊  李坚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6):2389-2397
为研究液滴荷电雾化作用下静电场中粉尘颗粒的捕集特性,设计并搭建了线板式湿式电除尘装置,通过实验获得了电场强度、停留时间、粉尘浓度和液滴流量等参数对捕集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施加雾化荷电液滴后各粒径段颗粒的分级穿透率均低于干式电除尘器,随着电场强度增加至3.5kV/cm,分级穿透率降幅逐渐增大,出口浓度降幅达到最大值,PM0.5、PM1和PM2.5分别降低了28.7%、28.0%和27.1%,高于3.5kV/cm后降幅逐渐减小.相同电场强度下,捕集效率随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电场强度为4kV/cm时,停留时间由2.14s增大至4.04s,PM0.5、PM1和PM2.5的分级穿透率分别降低了50.2%、49.3%和48.5%.随着粉尘浓度的增加,颗粒碰撞和凝并作用提高,捕集效率逐渐增大,当空间电荷密度难以满足颗粒充分荷电后,继续增大粉尘浓度将导致捕集效率降低.液滴流量的增大能够促进颗粒荷电与凝并,有利于提高捕集效率.与传统湿式电除尘器相比,采用液滴荷电雾化能够明显降低耗水量,且保持较高的颗粒捕集效率.  相似文献   

2.
电袋复合除尘器捕集粉尘除了静电凝并作用外,滤袋表面的二次粉尘层和一次粉尘层中粉尘颗粒之间的微米级间隙,以及滤料纤维层中纤维间距的微距,加上荷电粉尘层形成的(内)电场力和(或)外加电场的作用,使微细粉尘发生极化、库伦和电场吸附,是实现高效捕集微细粉尘PM2.5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3.
利用非热放电荷电并捕集油烟颗粒的原理净化餐饮油烟 ,实现油烟净化单元高效化和小型化。本文设计制作了非热放电油烟捕集装置、实验研究了油烟捕集效率、并考察了捕集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最终确认非热放电油烟净化装置小型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DCL型烟气脱硫除尘净化器是在传统的文丘里水膜除尘器基础上研制而成的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净化装置。是济南市科委下达的环境保护课题项目,于1998年5月30日通过济南市科委组织主持的专家鉴定,成果水平:国内先进。该技术主要应用于中型锅炉及工业窑炉烟气脱硫除尘,并可对高温、高湿及含有粘性粉尘的气体进行净化处理。其技术原理主要是利用先进的雾化、混流技术在低液气比下洗涤烟气,经过碰撞、冲击、凝聚,将水滴增大,并配以水膜捕集,形成高效脱硫及两级除尘效果,使脱硫除尘一体完成。本净化器经过几年的工业运行及热态试验…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颗粒移动床除尘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除尘技术,具有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等优点,用途广泛。它利用移动的颗粒层对粉尘的捕集能力实现对含尘气体的过滤除尘。图1为颗粒移动床除尘系统的流程示意图。载体颗料自料斗流过床体;含尘气体呈错流穿过床层,其中所含粉尘被颗料捕集。捕集粉尘后的颗粒进入再生器进行清灰再生,然后由提升系  相似文献   

6.
对煤翻车机房煤尘的污染现状进行了实际测量与数据分析,得到煤尘上扬的数学模型,设计了翻车机房扬尘的捕集系统,并对系统内各个装置的功能进行了分析。采用吹、吸互补并利用导流板的捕尘方式,使无序飞扬的粉尘变成了有序的流动,该方法解决了大区域、复杂工况环境捕集粉尘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烟道中同极性荷电粉尘的凝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电除尘器对微小颗粒粉尘捕集效率低、本体体积庞大的问题,突破传统预荷电装置的应用模式,将预荷电装置安装于电除尘器模拟烟道中,进行了高压电场荷电凝并研究,考察了凝并电场频率、电场强度以及电场类型对粉尘凝并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大幅度降低粒径在0.3~0.5μm的粉尘百分比;有效增加粒径>1μm的粉尘百分比;可以有效提高模拟电除尘器对细小颗粒粉尘的捕集效率,有望减少电除尘器的本体体积。  相似文献   

8.
针对亚微米颗粒(0.1~0.5μm)在单纤维捕集过程中的布朗团聚规律,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颗粒群平衡模型(CFD-PBM)对粉尘颗粒在单纤维捕集过程中的布朗团聚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分区法对颗粒群平衡方程(PBE)进行求解,综合考虑了停留时间、入口粉尘粒径、气流温度、Pe数对布朗团聚的影响,并将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布朗团聚核UDF符合数值模拟计算要求.粉尘颗粒的布朗团聚贯穿整个过程,团聚有效时间t=L/v(速度方向模型尺寸长度/入口流速);粉尘颗粒越小,布朗团聚越强,Bin-7与Bin-0区间的数量浓度差距越小,粒径与布朗团聚强度呈负相关;气流温度是通过改变气流动力黏度以及聚并系数来影响布朗团聚,与布朗团聚强度呈正相关,当T=300K,dp≥0.5μm时,颗粒的布朗团聚效应可以忽略;Pe数通过扩散系数的变化影响布朗团聚,与布朗团聚强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水喷淋法控制煤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喷淋法是连续采煤过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有效的除尘方法,由于煤是憎水性物质,使水喷淋的除尘效率受到一定的限制,本研究表明,粉尘的粉径影响极大,粒径越小的煤尘,界面张力对它的影响相对就越大,其捕集效率就越低,使用表面活性剂的效力也就越明显。当尘粒极微小时,其斯托克数亦很小,使运用小于穿透功(WK<W),惯性碰撞不再是支配性的捕集作用机理,尘粒与水滴之间押介面作用要受到许多其他参数的控制。在不同的操作条  相似文献   

10.
以钢铁厂和有色金属行业排放的PM2.5为研究对象,基于离散相模型DPM(Discrete Phase Model),并加入UDF自定义编程,研究高梯度磁场下不同入口风速、颗粒粒径、外磁场强度、磁性纤维磁感应强度以及磁化率对捕集效率的影响,并结合颗粒运动轨迹和受力情况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0.5μm≤dp≤2.5μm,v=0.1m/s时,利用高梯度磁场(H=0.1T,B=0.06T)可以使单纤维捕集PM2.5的效率提高为原来的4.23倍,得出磁性纤维周围存在2个引力区和2个斥力区.同时,在高梯度磁场中磁性纤维对PM2.5的捕集效率随入口风速呈先减小后趋于平稳的规律;而捕集效率随粉尘粒径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当dp=1.0μm时的捕集效率提升最大,无论是外磁场强度还是磁性纤维磁感应强度,磁性纤维对颗粒的捕集效率与场强都呈一次函数关系,效率增长率KB>KH;随着颗粒磁化率的增加,磁性纤维对颗粒的捕集呈现两段线性增长规律,前后两段效率增长率K1>K2.当颗粒经过高梯度磁场区域时,入口风速、粉尘粒径、场强对运动轨迹影响较大,而磁化率对运动轨迹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外钢铁厂大力推广使用干式烟尘净化设备。采用干式净化设备不产生污水,同时又能回收捕收物。干式净化设备的特点是规格尺寸小、营运费低。目前,国外钢铁厂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采用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及分层颗粒过滤捕集在高温冶金工艺过程中形成的细粒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非球形颗粒在磁场中被磁性纤维捕集的动力学行为,以钢铁行业炼钢过程中转炉和精炼炉中排放的转炉灰和精炼灰等两种粉尘为基础,利用形状系数计算公式得出的φ=0.21,0.78,0.81,1.00分别表示圆片形(厚度H=底面圆直径d/40),椭球形(x轴赤道半径:y轴赤道半径:z轴极半径=a:b:c=1:1:4),正方体形,球形颗粒,并对其进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相同工况参数下,当形状系数接近时,捕集效率和运动轨迹与粉尘颗粒具体表现的形状特征无关.在传统单纤维捕集过程中,当入口风速v=0.1m/s,dp>2.0μm时,形状系数相差越大,捕集效率差距越大.形状系数对颗粒被捕集影响程度大小与单纤维捕集效率增减呈正相关;在磁性纤维产生的磁场中v=0.1m/s,dp>0.5μm时,形状系数相差越大,捕集效率差距越大.φ≥0.4时,捕集效率随形状系数的增加趋于稳定,形状系数对颗粒被捕集影响程度大小与单纤维捕集效率增减无关;在高梯度磁场中v=0.1m/s,dp=1.0μm时,形状系数相差越大导致捕集效率之间差距越大的规律越明显.当v=0.1m/s,0.5μm≤dp≤2.5μm时,形状系数对颗粒被捕集影响程度的大小与单纤维捕集效率增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基于随机多层纤维过滤介质算法建立了平板式三维拟态化结构.利用计算流体力学-颗粒群平衡模型(CFD-PBM)对多纤维捕集过程中细颗粒湍流团聚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采用分区法求解颗粒群平衡方程(PBE).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表明:多纤维捕集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颗粒团聚行为.粉尘颗粒的团聚程度随停留时间增加而增强,当tl/v(速度方向模型尺寸长度/入口风速),团聚逐渐趋于稳定;当vmax·tl,入口风速越大,颗粒团聚程度和团聚速率越大,最终的团聚程度取决于入口风速和停留时间;颗粒粒径越大,粉尘颗粒的团聚程度和团聚速率越小.出口颗粒平均粒径与初始粒径相比增长倍数越小.粉尘颗粒体积分数越大,颗粒团聚程度以及团聚速率越大.当v=0.1m/s,dp=1.0μm,VF >0.003636,Bin-7~Bin-0区间数量浓度对数分布呈线性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一台满足国Ⅲ排放标准的电控共轨柴油发动机,研究了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OC)、燃油催化剂型的壁流式颗粒捕集器(FBC-DPF)和带有DOC的壁流式颗粒捕集器(DOC+DPF)三种不同的柴油机颗粒物净化装置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影响,定量研究了不同转速和负荷下,这三种后处理装置前后颗粒物数量和质量的变化。研究显示:DOC对颗粒物的净化效率大约在20%~30%之间,FBC-DPF对颗粒物的净化效率大约在90%~98%之间,DOC+DPF对颗粒物的净化效率也超过了90%。结果表明壁流式的颗粒捕集器对柴油机颗粒物有较高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工作原理高速的烟气流冲击文丘里喷水装置喷出雾化的水滴,形成气、液、固三相进入其喉部,由于惯性力不同,存在着相对运动,使烟气中烟尘颗粒互相碰撞、凝集,而使烟尘的有效尺寸增大,易于捕集.经文丘里预处理后的烟气,以切线方向进入双锥形体旋风水膜除尘器,形成螺旋上升的气流,烟气中的烟尘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被抛向器壁,被沿器壁自上而下流动的水膜所捕获,靠附在器中心稳流柱的微粒亦被自上而下流动的水膜所捕获.烟气中SO_2、NO_x等有害气体同时被雾化的水滴及水膜吸收而除去.灰水经器底的水封池排出,净化后的烟气经引风机排入烟囱.  相似文献   

16.
石墨化电极生产采用煤沥青作粘结剂,在高温焙烧过程中分解产生浓黄色沥青烟气,这种烟气含有害物质,以每小时5—7万立方米的风量,通过七十米烟囱向空间排放,污染大气,影响农作物,危害人民健康。 上海碳素厂的广大同志,为了解决这一严重污染问题,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用电过滤器净化烟气获得成功,除尘效率达百分之九十左右,使浓黄色烟变白,每天能回收焦油300公斤左右。 电过滤器又称静电集尘器,它适用于捕集10微米以下的细粉尘,也适用捕集1微米  相似文献   

17.
用被除去的粉尘本身形成一层过滤介质(粉尘幕)捕集更多的粉尘,其思路是正确,合理的。本文阐述了粉尘幕形成的机理和特性,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了影响粉尘幕形成的因素,为进一步试验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钢铁企业翻车机严重污染环境,采用安装合适的侧吸罩高效捕集粉尘,再经电除尘器除尘,可有效解决翻车机的粉尘污染问题,投资少、实用、效果好,可达到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9.
工业电除尘器受反电晕、微细颗粒捕集效率低等因素影响使超低排放运行过程不稳定,故采用开孔式收尘极板并优化极配形式与参数以减缓上述问题发生,并保证电除尘器高效稳定运行。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同极间距、线距、板形、线形对电场与除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00 mm同极间距利于高比电阻粉尘捕集。最佳线距处于同极间距的0.5~1倍范围内,此时板表面平均电流密度最大。4种多孔板结构对反电晕现象均有一定的减缓作用,错孔板结构收尘场强最大,除尘性能最优;空腔内增加极板对0.01~0.1μm微细颗粒物捕集效率提升16%。4种线形中,新型鱼骨线除尘性能优于其他线形,采用错孔式收尘极板与新型鱼骨线相配时,除尘区域内收尘场强最佳,颗粒物理论有效驱进速度较其他极配形式提升47%,减少了电除尘器的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该研究结果可为多孔电极电除尘器在超低排放设计应用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强化滤料对微细颗粒物的捕集效率,采用一种具有吸附作用的天然矿物驻极体电气石,通过溶液沉淀及热压工艺将电气石颗粒附着于过滤材料表面,形成一种新型改性驻极滤料,实验结果表明:驻极处理后的滤料压差与未处理滤料基本一致,对微细粒子的捕集效率提升显著,捕集效率的提升幅度随着颗粒物粒径减小而增大.与传统驻极体滤料不同,新型驻极滤料经200℃高温处理后对微细颗粒物捕集效率没有变化.电气石纯度越高吸附作用越明显,纯度为87.52%电气石对0.3,0.5,0.7,0.9,1,2.5μm颗粒的捕集效率分别提升了18.52%,18.01%,16.84%,15.76%,13.35%,11.49%;纯度为80.61%电气石对各粒径颗粒捕集效率分别提升了11.57%,11.20%,9.94%,9.75%,8.47%,9.76%;纯度为78.87%电气石对各粒径颗粒捕集效率分别提升了9.24%,9.26%,7.75%,7.77%,6.06%,5.90%;平均粒径为25μm的电气石颗粒对3μm颗粒物捕集效率的提升<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