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山海关记略     
李朝全 《绿叶》2014,(12):70-73
正山海关历来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境内的明朝万里长城的东缘,北依燕山,南入渤海。山海关明长城建设体系,囊括了长城建设的三种类型,既有依山而筑的山地长城,又有穿越平原的平原长城,还有临海而建的滨海长城。山海关长城建设是一座罗城的建筑形式。罗城就是罗列分布的城池,共有三纵三横交叉的城墙。从大门进去,惊奇地发现眼前竟有一汪澄净的湖水,湖名唤瑞莲池,原先是护城河之一部分,现在几乎成了一个封闭的小湖。湖的三面围绕着10几米高的砖筑的城墙。东面的城墙据说在台风带来的几天几夜大雨的冲刷下倒塌了,现在见到的是修复的城墙,从砖头上也能  相似文献   

2.
黄峥荣 《四川环境》1989,8(4):74-76
夹江县位于我省西南部,地处青衣江下游,全县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形成了平坝、丘陵、山地各占三分之一的地貌。幅员面积112万亩,其中:农耕地28万亩,占25.1%,农业人均占有耕地0.98亩;林地42万亩,占37.5%;水面3.3万亩,占3%。是以农为主,多种经济作物全面发展的农业县。该县的林业建设,经历了由破坏到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据记载,解放初期植被覆盖率为41.3%;大跃进时期,由于人为的大量破坏,植被覆盖率急剧降为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2012,(8):80-80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的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中的每一个物种都有着它存在的价值,一个物种的消失,我们可能注意不到,但是自然系统却已经发生了变化。爱因斯坦就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最多能活4年。而如今,随着人口的膨胀、环境的污染和人为破坏,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消失。太多物种消失了,我们人类将面临着什么?  相似文献   

4.
曹孟勤 《环境教育》2006,(11):62-63
时下,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时尚之所以备受人们的推崇,是因为自然中的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和陶醉.自然承载着审美的价值,从而赋予人类、更主要的是赋予旅游者一种神圣的道德使命:在欣赏自然美景的时候守护自然的美丽,让自然之美永存,不要由于人为的污染和破坏而令自然美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5.
正一走进山西省安泽县中草药标本展览大厅,面对琳琅满目的场景,我有些恍惚。尽管之前对安泽县"天然药库"这个称号已有耳闻,此刻才知道当初印在脑际的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虽然自己在农村长大,牧过羊,放过牛,刨过黄芩,挖过柴胡,但墙上的标本并不认识多少,最熟悉的莫过于连翘了。本以为这是中国药材的汇集,但导游说:"这700多个标本都是安泽境内的药材种类,安泽中药材面积11万公顷,年产量4300吨。其中,野生连翘面积达10万公顷,蕴藏量达40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是全国连翘生产第一县……"  相似文献   

6.
污染物在对流层中产生臭氧,但在平流层中却破坏臭氧。在上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讨论了光化学烟雾——一种对流层现象,在这篇文章中,讨论第二部分——有关大气臭氧的人为扰动问题:卤化污染物与臭氧的反应。当含有氟氢溴和碘的空气污染物不断增加时,这些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福利的影响的关心也在增长。在最近三年中,全世界关心卤化污染物可能使平流层的自然失去化学  相似文献   

7.
正社会从来不缺少键盘侠、评论家,我们缺少的是真正行动人。他在长城上捡垃圾,从一个人,到两个,到三个,再到一群人。"一袋袋的垃圾,就是我们的勋章。"他说。他是许宁,自然之友会员、沈阳小组的成员。他征服了高峰,大自然却征服了他。2001年4月,许宁参加了人生第一次的爬山活动。当时他跟着一个户外俱乐部去爬辽宁第一高山,三天里穿越森林,翻过大山,碰上过野兽,经历过迷路和食物  相似文献   

8.
900年前,中国南方的一座小城赣州,已经建成了一条与巴黎下水道等量齐观的地下长龙,更关键的是,这条下水道如今还承担着10万人口的排水功能。  相似文献   

9.
环境问题的一个幽灵,即沙漠化的幽灵,正在世界各地游荡,亦同样在我国新疆等地徘徊。据联合国统计,地球陆地面积的30%,约四千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其中严重沙漠化的面积超过三千万平方公里,有三个中国那么大。目前世界三分之二的国家直接受到沙漠化的影响。根据当前沙漠化的发展速度推断,到本世纪末,全世界将为此损失三分之一的可耕地。  相似文献   

10.
沙漠化是在特定自然条件下,即干旱、风大且频、旱风同季风和地表沙物质构成,人为强度利用、破坏生态平衡的产物。沙漠化过程是一个植被破坏的过程。地表植被的减少,风蚀增强,风沙活动加剧。地表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的景观。从而使生物生产量减少,土地资源丧失。由此可见,风沙活动特征,标志着土地沙漠化发育的进程。研究这一主要标志,将可准确的掌握土地沙漠化发育阶段,采取有效地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王丽  郅臻 《绿色视野》2010,(3):23-25
治理荒漠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这是令世界各国头疼的"顽症"。一个叫吴子申的人,却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在沙漠里大面积种耐旱的梭梭木,在其根部嫁结名贵中药材肉苁蓉,每亩地投入800元就能挣3万!如今他承包的50万亩荒漠,已变成世外桃源般的"中药植物园",年产值超过百亿。此举既能有效治沙,又实现了生态链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绿叶》2020,(8)
正生态文学是以自觉的生态意识,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李景平:在中国当代文学里,自然文学、环境文学、生态文学这三个概念,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并使用,作为中国生态文学代表性作家,在你的创作和研究中,这三个概念是怎么界定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我发现,在这些概念下例举一些作品的时候,概念外延所列的作品,又几乎是一样的。那么,你认为是否需要归纳为一个基本统一的概念为好呢?  相似文献   

13.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成立后不久的1946年,就制定了关于保护文化古迹和自然珍物的法律。后来,各共和国制定了更加具体的法律,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调整。塞尔维亚共和国1975年颁布的《自然保护法》,把国家保护的特殊自然客体称作“受保护的自然物”。其中包括:具有特殊自然价值的地区;自然名胜;即自然遗迹和具有纪念意义的自然遗迹;自然珍品,即各种稀有的或濒危的野生动植物。具有特殊自然价值的地区是指: 国家公园、地区自然公园、严格的自然保护区、特殊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重要的眺望点及其他特殊地区。自然遗迹是指  相似文献   

14.
一个外国人,当他登上长城,被长城的雄伟、壮丽而感动之时,也为长城的环境污染感到心痛。由此,他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保行动,目前,这一行动已得到了有些单位的呼应和支持。但是,威尔先生说,这一活动只是他的第一个战役,他说:“我要用长征的精神,鼓励自己把环保事业做得更好。”他计划在今秋和明年春、秋两季组织更大规模的活动,对长城进行大面积的清扫,争取在本世纪末还长城以清洁的面貌。这是刊登在今年10月10日“粤港周末”上的一篇报道,读来令人感动。一个外国人尚且如此关注中国的环境问题,我们难道不能从中受到感昭和…  相似文献   

15.
江河源生态环境保护专辑(一)编者按众所周知,发源于青海省境内,举世闻名的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两条母亲河,哺育着中华儿女,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摇篮。近年来,黄河下游断流现象逐年严重,黄河年断流天数1997年已经超过了180天;长江的含沙量也在增加,专...  相似文献   

16.
“妈妈,让我们留着这条狗吧。”姑娘们乞求着,这可能是第15次,那是在寒冷的灰蒙蒙的1月的一个晚上,她们坐在起居室的地板上画着画,“答应我们吧。”我叹了口气。我已经试着要她们保证不能总是与那只狗在一起,那只狗是我丈夫阿兰一周前带回家来的,我不允许她们给它起名字或是把它领到屋子里面来。但是自从那只小猎兔犬从她们父亲的卡车后面跑下来,跳到她们怀抱里的时候,6岁的伊丽莎白与3岁的阿曼达就与它分不开了。她们从阿兰的工作间里找到了一个大盒子当作狗舍,用一个木匣子与一条毯子当成了床。那只狗有着长长的软耳朵与大大的巧克力色的眼晴,长得很漂亮。但是我知道它会惹来麻烦的。它已经把我们的猫  相似文献   

17.
一、新疆沙漠化危害的严重性新疆是我国沙漠面积最大的省区,沙漠而积42.1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沙漠面积的60%,占新疆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境内有10片沙漠,其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流动性沙漠,面积33.7万多平方公里,流动沙丘占了85%。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面积4.88万平方公里。第三大沙漠是罗布泊东南、阿尔金山麓的库鲁克塔克流动沙漠,面积2.2万多平方公里,以独特的羽毛状沙丘和金字塔沙丘为其主要特征。其它都是小沙漠。此外新  相似文献   

18.
环保在身边     
<正>众所周知,地球只有一个,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它是提供人类所需一切的源泉,可是人类却不停地在伤害着它,这是多么的不应该啊!就拿我们的祖国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国土受到风沙的危害。据之前的统计,我国平均每天大约有500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吞噬。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2004,(4):60-61
离开佛罗里达群岛,沙沙继续前行。这一次沙沙的目的地是亚马逊密林,听说很久很久以前那儿有一个印加帝国,他们的国王在密林里秘密修建了一座“黄金城”,那儿除了有很多金银财宝外,更重要的还有很多未被破坏的自然资源,有很多沙沙从来没有见过的已经在世界大部分国家  相似文献   

20.
“北风萧萧,飞雪飘零,长路漫漫……”每年的这个时候,冷风和严寒就从西伯利亚出发,跨过蒙古高原,横扫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这样一个滴水成冰的季节里,一个温暖舒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