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目前国际上绿色GDP的测算和分析主要有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绿色GDP核算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简化和简单.本文采用的绿色GDP核算的计算公式为:绿色GDP=GDP-自然资源的损耗-环境降级成本 废弃物综合利用价值.我国2005年绿色GDP为149681.96亿元.  相似文献   

2.
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制度在江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江苏省提出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制度。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是政府和公众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评价和分级,并定期将评级结果向社会公开的一项制度。根据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企业的环境行为被分为五类,分别以绿色、蓝色、黄色、红色、黑色五种颜色表示。绿色为环境行为的最高等级;蓝色是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达到公众认可的一个标志;黄色是警告色,虽然做到了达标排放,但企业的环境管理力度仍显不够;红色是一种违章色,表示企业的环境行为没有达到基本要求;黑色是表示企业污染严重,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企业环境…  相似文献   

3.
“十三五”我国绿色发展的途径与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佐军 《环境保护》2016,(11):19-23
绿色发展的本质是发展模式的转型,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既包含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三低",也包括高效率、高效益、高循环或高碳汇"三高",其核心是提高单位消耗和排放的生产率。通过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控环境污染排放、优化经济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绿色低碳社会等措施,增加GDP,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发展。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角度,阐述了实现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为"十三五"时期的绿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超越GDP崇拜     
秦朔 《环境》2004,(12):7-9
GDP英文全名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s,中文翻译为“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增加值的总和(各行业新创造价值与固定资产转移价值之和),它代表一国(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包括产品和劳务)的最终成果。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实施绿色GDP核算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GDP核算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指示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研究了美国、韩国和中国在实施绿色GDP核算中的相关经验,对中国今后逐步建立和完善绿色GDP核算体系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绿色GDP"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绿色GDP"的推出具有重大意义,它符合科学发展观.本文重点阐述了什么是"绿色GDP",回顾了"绿色GDP"核算理论的发展及在各国的实践情况,介绍了"绿色GDP"的几种核算模式,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各模式的优缺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绿色GDP是在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提出的,实施绿色GDP核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我国实施绿色GDP核算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思想观念滞后,对绿色GDP认识不足,绿色GDP核算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法律建设相对滞后,传统GDP政绩观的影响依然存在。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绿色GDP核算的宣传教育,研发核算技术,健全配套制度,改革现行的政绩考核制度,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绿色发展:新理念与新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一道,成为指导未来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本文对绿色发展的理念与措施等进行系统的梳理,提出通过供给侧绿色转型、消费绿色转型、财政绿色转型、金融绿色转型、绿色科技发展、新型城镇化、核算制度改革、绿色考核制度8项关键举措,实现绿色发展,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论"绿色GDP"核算体系及其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绿色GDP"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结合中国国情,探讨了"绿色GDP"核算体系,进而分析了当前中国实现"绿色GDP"核算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现"绿色GDP"核算的主要对策和措施.从而让人们放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江西永新县以"生态立县、绿色富民"作为科学探索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总思路,先后荣获了"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县"、"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等6项国家级绿色生态金字牌,拥有雾秀牌茶叶、元森葡萄等11项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农产品。目前,该县绿色生态型经济占GDP七成以上。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绿色发展"论坛暨"中国绿色名县(镇)"推介成果发布会上,永新县喜捧"中国绿色名县"这块绿色生态综合性"国字号"金牌,成功地践行了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行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新一轮发展嬗变。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机遇、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90年代提出“绿色GDP”概念到当前“绿色GDP”成为中国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关注热点,表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即将进入一个绿色GDP的时代。本文从国民经济核算的历史发展,分别论述建立中国绿色GDP核算面临的四大机遇,阐明了建立中国绿色GDP核算面临的观念、制度和技术三大挑战。针对这些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构建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的五大对策。  相似文献   

12.
西南地区近60年商品材消耗和经济增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彬  蒋有绪  臧润国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1):1907-1917
首次定义和使用了"GDP黄金当量"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新指标。"GDP黄金当量"是指把历年GDP总量按年均汇价和国际黄金市场年均价换算成黄金重量,其可在一定程度上绕开纸币的贬值或升值,反映GDP的贵金属本质,把资源消耗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转变成物物关系分析。研究资源消耗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调整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分析西南地区1949年以来历年商品材产量、人口数量、GDP总量、GDP黄金当量及其单位木材能耗之间的关系,检验了近现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的"资源诅咒"和"库兹涅茨曲线"假设,结果表明:①1952—2008年GDP总量增长了422倍,人口增长了1倍,GDP黄金当量增加了4.5倍,商品材产量增加了12倍;②商品材产量1997—2000年因天然林保护工程下降了80%,然而2008年的946×104m3又恢复到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前的水平,总体上增长趋势未变;③经济发展出现3个GDP黄金当量"平台",目前处在第3个"平台"上,GDP黄金当量和商品材产量仅前20 a成线性相关(P0.01);④商品材产量和人口数量之间线性相关显著(P0.01),GDP黄金当量和人口数量之间非参数相关显著(P=0.005),人均GDP增长了162倍,人均GDP黄金当量只增长了1.5倍,商品材产量和人均GDP(或人均GDP黄金当量)之间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也不存在森林资源诅咒经济增长现象;⑤每万元GDP或每kg GDP黄金当量的商品材消耗量先增加后减少,呈现倒"U"曲线走势,经济发展走过了劳动和森林资源密集型时期。  相似文献   

13.
研究介绍了绿色GDP核算的核算框架;阐述了我国开展绿色GDP核算的现实意义,认为我国开展绿色GDP核算是必要且可行的;讨论了将绿色GDP核算体系作为节能减排政策制定依据的应用模式,认为绿色GDP核算能够有效地促进节能减排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14.
自然资本的定量货币化及空间属性是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问题。针对绿色GDP核算中资源环境成本市场定价的缺陷,采用复合生态系统分析框架,整合能值分析(EMA)与物质流分析(MFA)方法,用能值-货币价值对资源损耗与环境退化定价,进而测度绿色国民财富的生态经济价值。以资源型大省河南为研究区域,估算2009年108个县域单元的各项能值指标及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复合生态系统能值指标的空间特征,比较绿色GDP与传统GDP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划分县域绿色经济发展的地域类型。结果表明:基于EMA-MFA的绿色GDP核算是一种以生态为中心的强调可持续性的评价方法,旨在从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视角说明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河南省县域复合生态系统各能值指标在空间上集中分布且具有一定区域差异,基于EMA-MFA核算的绿色GDP与传统GDP相比核算结果差异大,绿色经济与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变化明显;县域绿色GDP根据本地自然生态支撑能力、资源环境损耗状况可分为5类地域类型;不同地域类型的县域应根据现状水平与优势特征,因地制宜地加快绿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河北环境保护》2007,(1):28-28
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承担完成的“石家庄市绿色GDP核算与绩效考核研究”课题于2006年12月28日通过了由市科委主持的专家成果鉴定会。据了解,2005年石家庄市决定把“建立绿色GDP考核机制”作为市政府21项重点工作之一,正式启动了绿色GDP核算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日,江苏丰县通过县有新闻媒体公布了辖区内18家企业2000年度环境行为评级结果,使该县企业环境行为首次公开“亮相”。根据评级结果,18家企业中按优劣等次:绿色企业有2家,蓝色8家,黄色6家,红色1家,黑色1家。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生存与福祉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经济价值。GDP侧重关注经济运行状况,GEP侧重关注生态系统运行状况。GEP核算有助于深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认识,引领正确的发展导向,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为精准发力扶贫脱贫提供决策参考。建议在部分地区先行先试,探索实施GEP与GDP双核算,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重视GEP核算,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建立核算框架,组织评估生态家底;建设监测网络,为GEP核算提供数据支撑;应用GEP成果,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宣传普及GEP,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GDP由于没有反映资源环境的耗减和恶化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受到人们质疑.人们对绿色GDP的呼唤越来越迫切.要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就必须从观念、技术、法规制度上掀起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9.
建立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必要性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玲英 《环境保护》2003,(11):52-54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世界银行划分经济等级的主要标准。但因传统GDP末将消费的资源、环境损失计算在 内,只能反映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绿色GDP是以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理论为基础,反映的是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1997—2013年中国绿色GDP核算及时空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基于资源环境视角,通过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对1997—2013年中国及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绿色GDP进行核算,并进一步通过人均绿色GDP及绿色GDP指数揭示地区绿色发展现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在1997—2013年间绿色GDP指数为78.99~87.06,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依赖度较高。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资源节约效果显著,环境污染管治仍需加强。2)区域差异上,人均绿色GDP与绿色GDP指数均呈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格局,即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地区其资源环境依赖性也较低。3)将全国进行绿色发展分区后,处于健康区的省市有10个,潜力区5个,高危区10个,警戒区6个。绿色发展健康区主要覆盖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内陆省市为绿色发展高危区的主要覆盖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