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浅谈土壤消解方法对重金属元素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4种消解方法来分析土壤中的铜、铅元素,得出结论:采用的消解方法不同,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的分离效果不同,重金属对土壤的消解方法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面临测试土壤中的铅元素时采用的消解方法最好有氢氟酸的参与,并且须带土壤标准,以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用静态顶空技术处理土壤,从而建立了静态顶空-气相色谱(GC-FID)测定土壤中的乙醛、丙烯醛、丙烯腈和吡啶的检测分析方法。在一定的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条件下,进行了顶空的时间和温度优化,确定了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乙醛、丙烯醛、丙烯腈和吡啶方法的检出限,并取得了满意的分离效果、线性回归方程、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处理土壤样品,可以减少土壤中待测有机物的损失,提高实验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土壤的成分以及结构比较复杂,测试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必须对土壤进行消解,常规的消解方法有湿法消解、高压消解、微波消解、干灰化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国家标准(GB/T1713817141-1997)使用的是湿法消解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试消解液中的金属元素。本文就湿法消解以及测试仪器提出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全自动石墨消解仪对比了两种不同的酸体系对土壤标准样品和实际土壤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消解溶液中镉、钴、铜、铬、锰、镍、铅、锌、钒、砷、钼、锑共12种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采用王水-氢氟酸-高氯酸处理土壤样品消解更完全,方法测试精密度、准确度更好,测定结果更稳定可靠,消解效果优于王水处理效果。但王水处理土壤样品引入干扰少,方法检出限低,分析土壤表层粘附重金属污染物含量效果优于王水-氢氟酸-高氯酸消解法。  相似文献   

5.
富含油脂污泥在土壤浆化反应器中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鉴于对含油污泥的各种不同处理方法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富含油脂污泥在土壤浆化反应处理器中的生物修复技术。结果表明采用生物反应器中的土壤浆化反应器处理含油污泥是一种生物强化技术 ,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生物修复技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渗灌、滴灌、沟灌3种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pH、全盐含量及水溶性离子组成的影响,探讨了3种灌溉方法在保护地土壤酸化、盐化过程中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渗灌、滴灌、沟灌:3种处理方法中滴灌处理比渗灌处理和沟灌处理效果更好,表层水溶性盐分和硝酸盐积累较轻,酸化较轻,有利于土壤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有效地保护土壤资源.  相似文献   

7.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甲醛的含量具有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性能稳定,干扰小,可稳定12h不变等特点。作者采用蒸馏法对土壤进行前处理,用乙酰丙酮比色法测探讨了该方法的检出限。结果表明:乙酰丙酮光度法检测土壤中的甲醛方法最低检出限为1.24mg/kg,蒸馏回收率为55.9%-87.8%。  相似文献   

8.
针对采用土壤气相抽提技术进行污染场地原位修复过程中抽出的有机废气,根据污染物特性,选择催化燃烧技术和活性炭吸附技术对有机废气进行处理,介绍了处理设备的工艺流程、组成、操作和效果。检测结果显示:土壤有机废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在98%以上,从实际工程应用说明二者的联合应用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处理污染场地有机废气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鼠李糖脂对酸性镉污染土壤的治理效果,同时采用淋洗和淋滤试验,对比研究了两种处理方法对酸性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淋洗试验结果表明:鼠李糖脂能有效解吸人工镉污染土壤中的镉,且在淋洗时间为0~24h内对土壤中镉的解吸速率最快,在此阶段高浓度鼠李糖脂溶液对土壤中镉的解吸效果低于低浓度鼠李糖脂溶液;经过68h淋洗后,低浓度鼠李糖脂溶液对人工镉污染土壤中镉的解吸量开始衰减,而高浓度鼠李糖脂溶液对人工镉污染土壤中镉的解吸量则持续增加,此阶段高浓度鼠李糖脂溶液对土壤中镉的解吸效果优于低浓度鼠李糖脂溶液,且对土壤中镉的最高解吸量达到144.45mg/kg,其解吸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淋滤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68h淋滤后,天然镉污染土壤中镉的去除率达到62.84%,且淋滤后土壤中镉的含量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土壤镉污染的风险筛选值。在治理酸性镉污染土壤时,淋滤的处理效果优于淋洗,该研究结果对治理酸性镉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甲基叔丁基醚(MTBE)是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的一种重要组分,由于地下储油罐及交通运输过程中的意外泄露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不同环境介质中MTBE的前处理以及分析方法存在很大差异。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MTBE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水体、土壤及沉积物中MTBE的提取和检测方法,比较了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未来MTBE相关检测方法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宝鸡市街尘中As和Hg含量及其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宝鸡市38个街尘样品进行分析测试,以研究街尘中As和Hg含量的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与中国土壤及其他城市街尘中的含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宝鸡市街尘中w(As)为8.985~42.822  μg/g,平均值为19.764  μg/g,约为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11.2  μg/g)的1.8倍,是其他城市街尘w(As)均值的2~4倍;w(Hg)为0.483~2.318  μg/g,平均值为1.112 μg/g,约为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0.065  μg/g)的17.1倍,为其他城市街尘w(Hg)均值的10倍.工业区街尘中w(As)相对较高,商业区街尘中w(Hg)相对较高.利用污染指数法和地积累指数法对宝鸡市街尘中As和Hg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宝鸡市街尘中As的污染指数平均值为1.765,地积累指数平均值为0.144,存在轻度的污染;Hg的污染指数平均值为17.106,地积累指数平均值为3.425,呈现出偏重污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同时快速测定土壤中砷、汞的方法。方法:用微波消解仪对土壤样品进行消解,用AFS-310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选择了最佳的仪器条件,及酸度,硼氢化钾浓度,同时测定砷、汞。结果:本法线性关系砷为0ng/mL-10ng/mL,相关系数0.9994。汞为0ng/mL-1.0ng/mL,相关系数为0.9993。检出限砷为0.003ng/mL。汞为0.002ng/mL。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快速,便于推广,适于土壤中砷和汞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3.
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海产品中砷、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青岛团岛农贸市场的新鲜鱼、虾、贝类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海产品中的砷、汞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以用于海产品中砷、汞的快速测定。应用生物质量指数法,参照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和农业部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进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自然环境中砷、汞的污染来源与污染现状,探讨了砷、汞对植物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了缓解砷、汞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可以添加新一代植物激素、营养元素和改良剂。分析发现,植物对不同浓度砷和汞的敏感程度并不相同,可利用特定植物的富集作用进行环境修复。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对砷、汞的吸收和转运生理机制,今后还需要加强对超积累植物分子基础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市平谷区金矿区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40个表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As、Hg总量及其各赋存形态含量,并采用基于重金属形态的次生相原生相分布比值法(ratio of secondary phase to primary phase,RSP)和风险评价编码法(risk assessment code,RAC)对土壤中As、Hg污染程度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采样区土壤中As、Hg总量均超出北京市土壤背景值,分别超出3.94~13.24,11~41.33倍;土壤中As、Hg主要以残渣态存在,除残渣态外,As主要以铁锰氧化态存在,开采沟和尾矿库土壤中Hg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存在,开采沟下游和尾矿库外土壤中Hg则主要以强有机态存在;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开采沟及下游土壤As、Hg污染程度较低,研究区土壤中As、Hg整体表现较低风险,在开采沟、YZ尾矿库和JHH尾矿库存在Hg的高风险和极高风险点位,应予以重视。研究结果为治理金矿区周边土壤As、Hg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海南槟榔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海南不同地区和不同种植年限槟榔园土壤铜、铅、总砷和总汞含量.采用污染指数分析法,评价槟榔园土壤重金属环境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除翰林样区槟榔园区土壤列为Ⅱ级“警戒”土壤质量等级外,其他土壤铜[(18.68±14.25)mg/kg]、铅[(25.27±7.83)mg/kg]、总砷[(2.89±2.43)mg/kg]和总汞[(0.08±0.07)mg/kg]含量均未超出国家一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不同地区间,槟榔土壤铜、铅和总坤含量差异显著;不同种植年限间,槟榔土壤铜、铅、总坤和总汞含量差异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1980—2007年我国燃煤大气汞、铅、砷排放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文献调研,对1980—2007年我国汞、铅、砷3种主要燃煤大气重金属排放清单进行归纳,计算了3种重金属的逐年平均排放量,并分析排放量与燃煤量的相关性、单位煤耗大气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结果表明:1980—2007年我国燃煤大气汞、铅、砷排放量与燃煤量增长趋势基本一致,均呈显著正相关(R2分别为0.911、0.971、0.996),但燃煤大气汞排放量与燃煤量间的相关性却比铅、砷排放量与燃煤量的相关性小很多,这主要是燃煤电厂对汞协同脱除能力比对铅、砷强,以及电厂汞排放所占比例较大所致. 燃煤大气汞排放量在2005年后趋于稳定,而铅、砷排放量在2000年后快速增长,年均增速均超过10%,其中电厂和工业锅炉是重金属排放的重点行业. 在燃煤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单位煤耗的大气汞、铅排放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汞排放量在2005—2007年年均降低5.0%,铅排放量在1996—2007年年均降低1.7%. 这与我国主要燃煤行业除尘、脱硫、脱硝等大气污染控制装置对重金属的协同脱除能力不断增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Vulcan 42-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砷和汞的方法。准确称取0.2500 g样品,经Vulcan42全自动消解系统消解后,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砷和汞的含量。运用该方法砷的检出限为0.11 mg/kg,回收率在96%1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1.3%1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1.3%4.5%之间;汞的检出限为0.003 mg/kg,回收率在90%4.5%之间;汞的检出限为0.003 mg/kg,回收率在90%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0.5%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0.5%4.7%之间。  相似文献   

19.
水中汞形态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梦  王迪  刘潇威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Z2):123-126,189
水环境中的汞毒性很大,不同形态的汞毒性不同,测定汞总量不能揭示汞的毒性,需要进行汞形态分析的研究。文章介绍了近年来水环境中汞形态分析的前处理技术及检测进展。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南肺”果园土壤H g和A s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BCR连续提取法和Leleyter连续提取法,研究广州"南肺"果园土壤Hg和As的形态分布和生物可给性。结果表明,果园土壤Hg和As形态分布都以残渣态为主;3种方法的土壤生物可给性分析均表明,Hg和As生物可利用态的含量较少;生物不可利用态是主要形态,其次是潜在可利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