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330 kV输电线路安装绝缘护套的防鸟害效果,采用Ansoft对330 kV线路复合绝缘子的轴向电位和电场分布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330 kV输电线路而言,当绝缘护套厚度为1 cm、导线夹有效长度为50 cm时,防鸟害效果最佳;将导线、金具和均压环都包覆在内时,绝缘子高压端电场分布最优。最后结合仿真分析结果,对输电线路防鸟害绝缘护套的现场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了研究复合绝缘子与瓷质绝缘子积污特性的区别,选取宁夏典型地区的输电杆塔,对积污期为1年的2种绝缘子的等值附盐密度及等值附灰密度进行了测量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绝缘子的积污量明显高于瓷质绝缘子,在污秽中含有金属粉尘的环境中,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在积污严重情况下极有可能发生污闪,对于此类地区,选用复合绝缘子时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3.
随着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不断升高, 输电线路绝缘子的尺寸和形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吨位钟罩型绝缘子下表面棱槽深度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内卡钳和外卡钳可以测量的深度,致使下表面棱槽内部区域内径无法通过传统卡钳直接测量得到。本文开发了一套新型卡钳工具,并成功地应用于各种型号绝缘子内径及表面积的测量中。应用结果表明:新型卡钳工具不仅实现了大吨位钟罩型绝缘子内径及表面积的现场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确保了测量的精度,为绝缘子内径及表面积的工程测量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片碱生产对输电线路外绝缘防污闪性能的影响,对处于片碱生产企业附近的 35 kV 河-金线、河-坝线部分杆塔绝缘子等值盐密、等值灰密以及构样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片碱厂生产过程中有大量Na+离子形成的盐类附着在附近的输电线路的绝缘子外表面,会造成污闪电压的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污秽耐受电压是绝缘配合及选型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长棒复合绝缘子防污闪性能和选型技术要求,对其在工程应用中技术优势进行对比分析,按工频电压泄漏距离要求进行选择,并按大气环境灰密(NSDD)方法进行修正,提出了泄漏比距配置的上限值以及具体防污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污秽绝缘子的表面电导与其闪络电压之间有着确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态环境改善,电力杆塔成为鸟类筑巢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尤其是110 kV输电线路杆塔,鸟类筑巢的比例最大.鸟类的排泄物和筑巢用材料,都极易引起线路跳闸和相间短路,给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通过制作一种新型驱鸟器,可以有效减少鸟害引发的线路跳闸事故,确保线路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7.
复合绝缘子在高压输电线路中主要起到支持、固定和绝缘作用,其爬电距离是复合绝缘子检测的必测项目。由于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测量存在困难,在传统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一种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测量工具,采用激光直线仪和手持测量仪相配合,进行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的测量,并在实际应用中与传统方法相对比。结果表明:该套测量工具不仅解决了试验人员测量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时工作量大、测量精度低的问题,而且能够实时显示测量结果,具有双向测量、暂停、停电记忆等功能,提高了测量工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同时缩短了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测量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灾害学》2020,(3)
为解决传统下架空输电线路跳线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结合台风灾害天气对电线路跳线接续管加固方法进行优化,首先对架空输电线路跳线接续管接口进行定位,规范定位区域和范围,根据计算结果对输电线路接续管加固等级进行甄别和判断,实现对架空输电线路跳线接续管加固方法的优化。最后通过实验证实,台风灾害下架空输电线路跳线接续管加固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充分满足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9.
宁夏风区分布特征及输电线路防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宁夏输电线路经常因大风引起故障的问题, 结合地形及大气环流等因素,研究了宁夏风区的分布特征,并根据风区分布特征提出了宁夏输电线路防风策略。应用结果表明:防风策略实施后,输电线路因大风引起的故障明显减少,避免了输电线路风偏、舞动故障的发生,大大减少了宁夏电网因非计划停运造成的经济损失,保证了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方法不能有效求解架空输电线路温度和允许载流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技术求解输电导线径向温度和最大允许载流量的方法。建立了输电导线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和JL/LB1A-300/50型钢芯铝绞线输电导线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有限元ANSYS软件对该模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输电导线存在径向温度差,以及径向温度分布受输电线路载流量、空气对流散热、光照强度以及风速等条件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求得在不同气象环境条件下输电导线的径向温度值和最大允许载流量,有利于提高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稳定性,实现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提高线路输电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某供电局220 kV线路带重锤型均压环的复合绝缘子连续2次发生闪络问题,对不同工况下的复合绝缘子串电场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绝缘子串的闪络主要是由于其下端所安装的重锤均压环曲率半径较小,导致在正常运行时其外侧.上边沿电场过于集中,从而引发闪络。  相似文献   

12.
《灾害学》2019,(3)
在风暴灾害影响下,传统的故障远程监控方法存在监控时间过长、误差率较高等问题。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一种基于Petri网的风暴灾害下的输电线路运行故障远程监控技术。融合输电线路的电气量及开关量数据,根据融合结果,运用故障模式匹配与Petri网技术提取故障特征;由故障特征构建网络拓扑结构矩阵,把故障方向传给主机,根据主机上输电线路各点的故障方向构建故障信息矩阵,对两个矩阵进行运算来远程监控输电线路运行故障。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运用该远程监控技术对风暴灾害下输电线路运行故障进行监控时,监控时延保持在22~27 ms之间,监控误差率基本保持在20%以下,远低于传统技术。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起220 kV隔离开关支柱绝缘子断裂的事故,进行绝缘子现场试验和分析,从提高瓷绝缘子质量和加强运行维护管理2方面提出了预防支柱绝缘子断裂事故的建议。分析结果表明:绝缘子的断裂是由于其抗弯强度不足和未按照工艺要求涂抹沥青层等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新型鸟粪闪络防护措施,防闪络绝缘护套是通过降低绝缘子所承受的电压达到防护效果的,这种方法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其实际效果却还没有得到有效验证。因此,通过对鸟粪闪络的机理进行分析,建立架空输电线路鸟粪闪络的仿真模型和试验平台,验证防闪络绝缘护套对鸟粪闪络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只要厚度足够,绝缘护套能有效地阻止鸟粪污染造成的线路闪络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针对±80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检修作业中耐张绝缘子串金具攀爬困难的问题,对带电作业现场环境及方式进行分析,根据±800 kV线路带电作业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具有可转动接头、不同尺寸卡座的带电作业绝缘伸缩平梯。应用结果表明:该平梯的设计确保了作业人员的操作安全,提高了带电作业的效率,满足现场带电作业的要求,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复合绝缘子挂网运行数量逐年递增,与瓷或玻璃绝缘子相比较,硅橡胶材料伞套更易出现老化问题,以复合绝缘子伞套材料微观特性为切入点,从伞裙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失重、EDS、SEM五个方面对试品伞裙进行微观特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批次复合绝缘子氢氧化铝填料含量较少,白炭黑填料较多、填料颗粒度较大,且伞群表明存在填料析出现象。  相似文献   

17.
针对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上发生的次档距振荡现象,在 750 kV 输电线路上应用次档距振荡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次档距振荡并分析其振动规律,提出了导线间隔棒优化布置方案并加以实施。应用结果表明:次档距振荡监测系统及间隔棒优化布置方案解决了导线次档距振荡问题,有效提高了 750 kV 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电网线路里程快速增长与运行维护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及地形、交通等因素给人工巡检带来的困难,采用无人直升机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通过遥测技术采集线路有关数据、图像信息,并将无人直升机与人工巡检的内容和发现的缺陷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无人直升机进行输电线路巡检不受地形环境、天气状况等影响,在重大灾害定位及缺陷发现率方面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宁夏地区地区“三跨”、鸟害外力破坏等特殊地段输电线路的安全高效运行,构建了由主站层、网络层和终端层组成的三层系统构架,将视频监测终端和图像监测终端的监测数据通过无线APN专网进行传输至后台的输电线路可视化运维管控系统,从而实现故障综合研判、作业现场隐患智能管控及大数据综合分析决策等目的,大大提高运维的便利化、智能化。前期试验第一阶段运行效果说明了本系统是一套能实时有效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20.
输电线路巡检是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的关键。现有的输电线路巡检中,工作量大,巡检所采用的信息化手段匮乏,导致巡检工作很难实现集中统一管理。本文利用当前信息化手段,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对其技术架构和功能架构进行设计和建设,并在实际中进行了试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精益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