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实际工程中通常采用现场抽气试验的方法确定垃圾填埋气收集系统的相关技术参数。这种方法不能对影响抽气效果的因素综合分析并加以优化,本文利用竖井抽气条件下填埋气压力分布模型,分析讨论了抽气系统各参数对对抽气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垃圾填埋场填埋气竖井收集系统的抽气量,抽气井影响半径,抽气井埋深的优化设计方法,可为填埋气污染控制与回收利用系统的规划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污泥填埋场填埋气集气井收集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考察了城市污泥水平方向的渗透系数(以下简称污泥渗透系数)对集气井影响半径的影响、集气井抽气负压随填埋时间的变化规律、填埋气的经济收集年限。结果表明,当抽气负压为25000~30000Pa时,污泥渗透系数分别取1.04×10-7、2.60×10-8、1.04×10-8m2/(Pa.s)时,集气井的影响半径分别为10.0~11.0、6.0~7.0、5.0~5.5m,过小的污泥渗透系数会严重影响集气井的集气效率,因此污泥渗透系数最好不应小于1.00×10-8m2/(Pa.s);随城市污泥填埋时间的增加,集气井抽气负压总体呈指数型降低趋势,从第8年起,抽气负压由起初的25000Pa降低到5000Pa以下,此时CH4产率约为2kg/(m3.a),到第20年时CH4产率接近于零,故从城市污泥填埋后第8年起,对填埋气继续进行收集的意义已经不大。  相似文献   

3.
准确预测填埋场内填埋气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对填埋场的管理和填埋气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以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填埋场中气体迁移转化过程三维模型.应用有限单元法和迭代法对模型的非线性方程组进行了求解,计算了填埋场中气体的压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填埋初期气压随深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后气压随时间增加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
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同填埋方式填埋气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于国内外在传统的厌氧填埋和新型的准好氧填埋两种不同运行方式下对填埋气的特性研究作了简介。通过比较分析,传统的厌氧填埋结构中填埋气的甲烷含量比较高(40%~60%),而准好氧填埋中填埋气的甲烷含量只有10%~20%。对于中小型的填埋场,由于技术和成本的制约,建立准好氧填埋场,不仅有利于加快垃圾的稳定化进程,还可以减少甲烷的生成量,减轻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垃圾填埋气收集控制的CFD数值模拟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多孔介质渗流理论,给出了填埋气在填埋场内流动控制方程组及其定解条件,但实际填埋场的不规则边界使其很难求得解析解。建立填埋场竖井抽气物理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软件PHONEICS求得控制方程的数值解,并用相关文献的结论进行校验,结果与前人结论相吻合。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填埋场抽气系统的设计,通过PHONEICS软件编程接口二次开发计算负压抽气条件下流入抽气系统的外部空气量,由此引入抽气效率做为抽气效果的评价指标,模拟了传统等边三角形布置竖井抽气系统的运行效果,并根据模拟结果对传统竖井抽气系统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6.
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释放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7年2月在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选取10个不同填满年限的填埋单元进行填埋气的采样分析,用色谱-质谱技术检测了填埋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到脂肪烃、卤代脂肪烃、单环芳烃、醚和酮等5类22种化合物,其中11种为美国环境保护署优先控制污染物,甲苯、乙苯和间,对二甲苯的浓度较高.填满时间距采样时间较近(1~2年)的填埋单元检出的VOCs种类较多,脂肪烃和单环芳烃的浓度随填满时间的增加呈现较明显的衰减特征,而卤代脂肪烃、醚和酮的浓度与填满时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检出的5种化合物中,1,1,1三氯乙烷、甲苯和间,对-二甲苯的浓度均低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阈值,氯乙烯和苯则超过该阈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气式燃烧器在燃烧垃圾填埋气时的火焰稳定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明显的填埋气火焰稳定装置.这种装置对于低热值燃气的稳定燃烧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中尚有大量非规范生活垃圾填埋场存在,对其进行污染整治消除填埋气导致的环境安全隐患刻不容缓.以重庆某垃圾填埋场为例,研究重庆市主城区的非规范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的横向迁移问题,在垃圾场周边区域布设36个监测井,对监测井中的填埋气进行分析监测,以填埋气特征组分CH4气体的体积浓度变化研究填埋气的横向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监测井到填埋场边界的距离为监测井中CH4气体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垃圾场周边距离填埋场场界50 m以外的区域,填埋气的横向迁移已经相当微弱;但是距离填埋场边界50 m以内区域的填埋气的横向迁移明显,需要在距离填埋场边界50 m范围内采取措施与场内填埋气的导排措施配合,进行填埋气的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气式燃烧器在燃烧垃圾填埋气时的火焰稳定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明显的填埋气火焰稳定装置。这种装置对于低热值燃气的稳定燃烧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以EDTA和柠檬酸为铁盐络合剂的循环脱硫体系,采用络合铁法对垃圾填埋气中的H2S进行脱硫中试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所建立的络合铁脱硫体系运行稳定,脱硫效率高,适合应用于垃圾填埋气中硫化氢脱除.  相似文献   

11.
污泥经预处理达到入场标准后与生活垃圾混合填埋是我国现阶段污泥处理的主要方式。由于污泥与生活垃圾特性差异较大,会影响渗滤液物理、化学、生物特性,进而对填埋场渗滤液导排系统产生不利影响。通过柱实验对比了污泥与生活垃圾混填前后产生的渗滤液水质变化,结果表明:污泥与生活垃圾混填后渗滤液中颗粒物浓度及大颗粒物占比均有显著提升;采用生石灰对污泥预处理提高了污泥自身有机质(VFAs等)的释放速率;8%的生石灰预处理污泥(10%混合比例)掺加量会提高生活垃圾产生的渗滤液中Ca2+浓度31.6%。通过分析可知,结合填埋场导排系统堵塞的影响因素有微细颗粒物沉淀、微生物膜生长及钙基化合物沉积,从减缓填埋场导排系统堵塞、延长填埋场使用年限的角度出发,污泥宜单独分区填埋,生石灰预处理污泥不宜与生活垃圾混填。  相似文献   

12.
利用垃圾渗滤液中较高的碱度吸收二氧化硫是垃圾渗滤液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第一阶段。试验证明 ,垃圾渗滤液可高效吸收二氧化硫 (去除率可达 90 %以上 ) ;同时垃圾渗滤液中氨氮浓度由 133mmol L降至 78mmol L。实验结果证实了所建立的垃圾渗滤液烟气脱硫体系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以EDTA和柠檬酸为铁盐络合剂的循环脱硫体系,采用络合铁法对垃圾填埋气中的H2S进行脱硫中试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所建立的络合铁脱硫体系运行稳定,脱硫效率高,适合应用于垃圾填埋气中硫化氢脱除。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由微孔疏水性聚丙烯中空纤维制成的工业级膜组件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进行支撑气膜法脱除研究,考察了泡沫分离-石灰絮凝等预处理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表面张力及COD值的处理效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物料因素和操作因素对膜传质性能的影响,并对该工艺的长期操作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预处理技术不仅可显著提高垃圾渗滤液的表面张力,还可大大降低其色度和COD值。当进料流量为100 L/h、进料氨氮浓度为1 000~3 000 mg/L、硫酸吸收液流量为200 L/h、硫酸浓度为6%~10%、温度为20~30℃时,支撑气膜过程(两级膜组件串联)可有效脱除垃圾渗滤液中99%以上的氨氮,同时得到含10%~15%硫酸铵的水溶液作为副产品。工业级支撑气膜组件在连续运行的2个月内保持了良好的传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由微孔疏水性聚丙烯中空纤维制成的工业级膜组件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进行支撑气膜法脱除研究,考察了泡沫分离.石灰絮凝等预处理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表面张力及COD值的处理效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物料因素和操作因素对膜传质性能的影响,并对该工艺的长期操作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预处理技术不仅可显著提高垃圾渗滤液的表面张力,还可大大降低其色度和COD值。当进料流量为100L/h、进料氨氮浓度为1000~3000mg/L、硫酸吸收液流量为200L/h、硫酸浓度为6%~10%、温度为20~30℃时,支撑气膜过程(两级膜组件串联)可有效脱除垃圾渗滤液中99%以上的氨氮,同时得到含10%~15%硫酸铵的水溶液作为副产品。工业级支撑气膜组件在连续运行的2个月内保持了良好的传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印刷过程中VOCs废气的收集效率和合理控制废气净化系统规模,对废气收集方式进行了选择与优化,采用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平版印刷过程中VOCs扩散模式进行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常用的外部接收罩、半密闭罩和密闭罩等3种收集方式的效果进行了估算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数值模拟得到的VOCs浓度分布趋势与现场测试结果基本一致;密闭罩和半密闭罩达到90%以上收集效率时的最小控制风量分别为160 m3·h−1和320 m3·h−1;外部接收罩在最大设计风量(1 280 m3·h−1)下,收集效率仅为80%;考虑到印刷过程操作条件的限制,在外部接收罩的基础上,增设垂直挡板和三角形格栅,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当控制风量为640 m3·h−1时,外部接收罩收集效率由优化前的70%提高到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