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于1994年11月7日至10日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召开,中央、部队和各省市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的19个单位,2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毒理学会来函表示祝贺,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刘中兴同志到会表示祝贺,并大力支持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中国毒理学会是1993年底经国家科委和科协批准,国家民政部注册成立的全国性跨部门、跨学科的一级学会组织.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是其下属二级学会之一.分析毒理学是研究复杂体系中毒物分离、识别和测定的方法,以及毒物的组成、结构和状态与生物效应关系的科学,它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并在其它各个分支学科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由四川省环境保护局承办的全国鹤类珍禽及其生境联合保护网第四届年会于1993年5月24日至31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召开。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环保单位和科研院所的5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0余篇,江苏省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陈朝君代表保护网领导小组作了年会工作报告,回顾了1988年1月在上海成立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基准专业委员会和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环境基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全国环境基准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5月24日至28日在南京召开。到会正式代表29人,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四川、浙江、安徽、广东、云南、贵州、内蒙和湖北11个省(市)环保、卫生防疫、医学院校等系统的23个单位。与会者大多长期从事有关环境基准的研究、情报和翻译工作,其中60%的代表为教授和研究员。会议共收到论文近30篇,约有20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地质学会主持召开的中国地质学会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于1987年3月3—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地质、环保、城建、冶金、煤炭、石油、地震系统,中国科学院和高等院校的代表共95人出席了大会。大会收到论文159篇,内容涉及矿山环境地质、地下水水化学、地面沉降、区域环境地质评价、环境背景与改水防病、土壤盐渍化治理、地质自然保护区、遥感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声学学会环境声学分科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学会、中国环保工业学会噪声与振动控制委员会、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噪声与振动控制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学术会议于一九九○年十二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150人,特邀代表14人,来自16个省市,88个单位.收到论文96篇,会上交流了88篇.声学界的老前辈马大猷、杜连耀、车世光、于勃、吴大胜、严济宽、朱继梅、汪明清等教授以及国家环保局、上述四个学会的负责人应邀参加了会议.马大猷教授为大会作了《噪声控制  相似文献   

6.
“第二届污染源治理学术讨论会”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主办,于一九八四年四月在石家庄召开。到会代表103人,来自个62单位,会上宣读了70多篇论文及研究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7.
《环境化学》2007,26(1):I0001-I0001
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6日至9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大会由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专业委员会水处理化学学科组主办,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承办.来自全国3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环保部门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内蒙古大学党委副书记赵东和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局副局长石玉山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汤鸿霄先生和水处理化学学科组主任、华东理工大学姚重华教授作了大会发言.  相似文献   

8.
《生态毒理学报》1998,20(3):52-53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从1988年起就有一个关于化学品事故预防、准备和应急的计划,当时出席"经合组织涉及危险物质的事故大会"的部长们及其它代表呼吁推出这样一项计划.为了监督这项工作,建立了一个小组,目前称之为"化学品事故专家组".该专家包括经合组织各国、欧洲委员会和有关国际组织的代表,并有工业界、劳工界及其它适当团体的代表参与.  相似文献   

9.
1987年11月8日至12日,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在四川省乐山市召开了生态环境发展趋势与对策研讨会。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23名委员出席了会议。此外,来自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有关部委、大专院校、环境保护部门的科研、监测、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共128名代表参加了学术研讨。会议收到学术论文百余篇。19名代表在大会上宣读了  相似文献   

10.
世界新闻     
世界新闻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导致其成立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环发大会,见《产业与环境》第15卷第3-4期71—75页)一年后的1993年6月举行了第一次会议.这个有53名成员的委员会成立于1993年2月,旨在监测《21世纪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1,(1):F0003-F0003
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以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为依托单位,于2002年9月正式授牌成立,是国家环保部首批3个重点实验室之一,是目前我国唯一从事恶臭污染研究的专业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包景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现任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政府参事,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天津市委会副主委,中国环境学会大气分会常务理事,天津市规划委规划设计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委员会主任,天津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2.
科技简讯     
中国工程院环境委员会于1996年11月22日在北京成立,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在成立大会上提出:环境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与任务是:(1)紧密围绕《21世纪议程》提出的环境保护和治理目标,积极推动对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讨论研究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2)发挥院士多学科优势,组织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境土壤与土壤生态学术委员会成立会于1986年8月19日至23日在重庆西南农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十所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农业科学院及地方的七个科研单位的代表24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农学会土壤肥料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怀旭副研究员主持,西南农业大学校长刘洪仁同志到会讲话祝贺。会上宣读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  相似文献   

14.
世界新闻     
第一届非洲部长级环境大会1985年12月通过了题为“开罗非洲合作计划”的决议。该计划旨在加强非洲各国政府间的合作。其基本目标是阻止和扭转非洲环境的退化,以便满足非洲人民的食品和能源需要。为了实施该计划,已成立了各种组织机构和运行机构,其中之一就是执行局,负责确保大会各项决定的实施。执行局由主管环境的高级内阁部长组成。其它机构包括各种委员会,这些委员会是以非洲各生态区、直接从事环境问题研究的各领域网络、非洲部长级环境大会为进行社区级持续发展示范而制定的乡村与畜牧区试验工程等为基础设立的。  相似文献   

15.
南京青年生态工作者协会在江苏省生态学会及各有关单位领导和老一辈生态学家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关于1987年12月20日在南京林业大学举行了成立大会。来自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0多名青年生态工作者代表出席了大会。知名专家、教授熊文愈、黄宝龙、姜志林、章熙谷、徐盛荣、吴珊眉、洪必恭、颜京松、蔡蔚琪等以及江苏省科协领导亲自到会祝  相似文献   

16.
全国第三次农业生态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2月13日至18日在四川省新都县召开。讨论会由中国生态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主办,受到四川省生态学会、四川省土壤学会和新都县委的支持和资助。到会的98位代表分别来自国内有关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其它单位。 讨论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讨论了农业生态怎样为国民经济服务,第二阶段讨论了农业生态研究方法。讨论会采用了大会报告与小组讨论交叉进行的方式,并且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工业污染治理费用函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天津市工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数据,依据环境工程学原理,研究了厂级污染费用函数和边际削减费用函数。采用环境经济学软件Stata进行多元回归,得到的天津市厂级污染削减费用函数和边际削减费用函数具有很高的统计意义,可以作为环境保护投入资金铁利用与环境、经济效益的估计,并可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技术、经济分析、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的经济分析,以及工业废水区域控制规划、战略和政策的研究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苏北分会成立暨学术交流大会于1987年5月26日在江苏盐城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苏北六市的会员代表108人,他们来自环保、农、林、牧、副、农村能源和气象等部门的科技人员,还有高、中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还有党委农工部,市、县人大、科委、计划经济、农业区划、经济研究等部门的科技、管理人员。会员的组成结构,充分体现了生态经济学多学科的特点。会议收到论文  相似文献   

19.
以“生态学与国民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生态学会第三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1月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教学及其有关部门的227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中国生态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阳含熙先生主持了开幕式,老一辈科学家马世骏教授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生态学学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2月3日至5日在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省24个单位的56名代表和18名列席代表。热情关怀和积极倡议筹备学会成立的著名学者熊毅、仲崇信、黄瑞采、马太浦、熊文愈及朱济凡等也亲自到会祝贺,并作学术讲演。中国生态学学会特发来了贺电。会议收到学术论文25篇,内容涉及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森林生态、农业生态、水体生态、种质资源保护、遥感技术的应用、生态经济、生态系统工程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与会代表紧密结合江苏省工农业和城乡建设发展的新形势,针对国民经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若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