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实现塔河油田管道泄漏的精准定位与可靠监测,借助于负压波法和音波法的原理,将次声波泄漏监测技术和负压波法泄漏监测技术进行优化组合。通过2种监测技术相互校准、耦合,建立了适用于现场的单音波管道泄漏监测仪加采集压力信号方式的管道泄漏监测系统工艺技术,从而减少误报率和提高了泄漏位置定位准确率。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音波泄漏检测系统可实现对最小孔径3 mm泄漏点的可靠检测和定位,同时可应用于高黏度含溶解气稠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  相似文献   

2.
运用油气管道泄漏检测及定位技术,减少环境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管道泄漏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破坏 ,研究和运用适当的管道泄漏检测及定位方法是管道安全运营和保护周边环境的重要保障。本文研究比较了国内外发展起来的各种石油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及定位技术方法 ,结合我局油气集输系统管道情况 ,对我局选用及研制开发油气管道泄漏检测及定位方法和技术提出了较明确的建议和方案。  相似文献   

3.
基于CiteSpace软件及智慧芽系统检索了国内外相关数据库,通过共线分析、聚类分析等对油气管道泄漏检测研究进展进行了可视化表述,并梳理了常见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将其按照基于硬件的检测技术以及基于软件的检测技术进行分类。介绍了各种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从成本、精度、使用条件等方面论述了其优缺点,为工程中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最后对油气泄漏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了提炼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主流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管道沿线各地企业和城镇化的飞快发展,使得大型施工机械引起的管道泄漏事故和不法份子针对输油管道的打孔盗油引发的漏油事故时有发生,给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重大的影响,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社会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如果泄漏发生时能快速、准确地定位出泄漏地点,抢修人员能及时到达事故地点,既能减轻巡线人员的劳动强度,又能减少原油损失和环境污染。负压波自动监测系统是一个能快速、准确地检测泄漏点的系统。  相似文献   

5.
李文杰 《山东环境》2000,(7):116-117
油气管道泄漏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破坏,研究和运用适当的管道泄漏检测及定位方法是管道安全运营和保护周边环境的重要保障。本文研究比较了国内外发展起来的各种石油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及定位技术方法,结合我局油气集输系统管道情况,对我局选用及研制开发油气管道泄漏检测及定位方法和技术提出了较明确的建议和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从2002年就开始开展泄漏检测与维修(LDAR)研究工作,培养了专业的人才队伍,装备了LDIS等先进的检测仪器,将LDAR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石化企业,先后完成了10余家企业50多套装置的泄漏检测工作,建立了11万多个密封点数据库,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丰富的泄漏检测工作经验。起草了中国石化企业标准《石化装置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泄漏检测规范》(Q/SH 0456-2012)于2012年5月1日实施。先后取得了计量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核设施碘吸附器的非放射性泄漏检测主要采用连续式氟利昂气体法,在调研并对比国内外该领域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了碘吸附器的脉冲式氟利昂气体泄漏检测新技术实验研究,通过进行碘吸附器在泄漏、不泄漏、穿透等几种条件下的实验表明,脉冲式泄漏检测方法可以直观地判断碘吸附器的泄漏情况,并能准确计算其机械泄漏率;与连续式方法的对比发现,两种技术在泄漏率的判断上具有一致性,脉冲式氟利昂法的示踪剂用量少,仅为连续式氟利昂法的1/3.  相似文献   

8.
石化装置苯泄漏检测及危害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化装置苯泄漏的危害严重,已引起广泛关注。对石化装置苯泄漏的危害、苯泄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评述,指出苯泄漏检测需要多种检测手段联合进行,同时应对泄漏危害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9.
管道泄漏检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国内、国际上有关管道泄漏检测的新技术、新设备及其应用情况,对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系统组成、技术要求及性能指标等方面分别作了阐述,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管道泄漏无损检测的进展方向,以期在全面了解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更加符合实际要求的装置,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营造更加安全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挥发性有机物的泄漏检测及有效修复越来越受环保重视,介绍了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详细分析了检测过程中的实施经验,结合实际经验对现存现场检测中排放源遗漏、挂牌、检测及复测、泄漏检测介质的选择、人员、泄漏量统计及控制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该项技术今后的展望,化工类企业可通过泄漏和逸散排放的检测以及相关管理体制的建立有效查找泄漏并及时修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Elman神经网络预测对泄漏点进行过检测定位。方法基于流体压力波的负压波法及反馈型Elman神经网络方法,开展水力输运管道的泄漏定位研究。利用Flowmaster仿真软件中的水力输运模型建立长度为1100 m的一维管路系统,针对此系统开展不同管路状态参数下的数值仿真计算。结果通过小波变换技术实现了数据降噪与奇异点捕捉,完成了泄漏点位置的估算。同时,借助反馈型Elman神经网络,开展了不同泄漏工况下的网络训练和预测,利用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对所选取的5组泄漏点完成了定位预测,最大测试误差为1.83%。结论通过Elman神经网络预测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泄漏位置进行对比,验证了反馈型神经网络方法在管路泄漏智能定位问题中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土工膜渗漏检测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通过比较国外多种填埋场渗漏检测方法,成功地研制了基于高压直流电法的渗漏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CAN总线技术,解决了由于填埋场检测面积大所带来的采集数据量大、传输距离远的问题;利用低频脉冲供电方式,将正负半周采集的数据相减,大大减小了低频地电噪声的影响;通过建立合理的地电模型,解决了非均匀介质条件下的电势分布问题,进而提高了系统的检测精度.通过实践检验,表明该系统在检测电极间距为4 m时,误差超过0.4 m的概率低于10%.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填埋场渗漏检测系统在检测大面积填埋场时存在的检测成本高、电极铺设困难和定位不精确的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填埋场实时渗漏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区检测、多点供电的方式采集检测电极电势,并通过定位算法定位漏洞。该系统在大大降低了大面积填埋场渗漏检测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定位精度。通过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内小型填埋场做模拟实验验证,在膜上供电电流400 mA、膜下电极栅格间距10 m、膜下媒质电阻率50Ω·m的情况下,系统的定位精度可达到20 cm。该系统为垃圾填埋场的科学管理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了新的科学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BP神经网络对转子故障诊断方法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融合Sugeno模糊积分和BP神经网络的转子故障轴心轨迹识别诊断方法。方法首先利用轴心轨迹图像的不变矩为特征向量,提取常见旋转机械转子故障特征,随后利用多个BP神经网络对故障类型进行识别,最终采用Sugeno模糊积分对BP神经网络识别结果进行决策,从而构建转子故障诊断模型,并应用于转子系统故障的诊断。结果通过机械故障仿真模拟实验平台采集了6种常见转子系统故障信号,利用matlab2012a软件编程建模仿真处理,试验表明,该模型有效地提高了转子系统多类别故障的识别正确率。同时,该方法对同一故障类型识别所需样本少,大大节省了数据获取和处理的时间。结论该方法提出并用于转子系统故障诊断中,诊断准确性高,可靠性强,利用样本数据量少,节约时间,对小样本数据的故障诊断有着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高压直流电法对双衬层填埋场渗漏检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检测电极的铺设方式以及供电电极和参比电极的位置对漏洞定位有一定影响.在回路电流、检测电极间距、定位算法、介质分布相同的条件下,三角形的检测电极铺设方式比四边形的漏洞定位误差小,且不同点的误差波动小.当参比电极距离漏洞较近时,漏洞定位误差较大;而参比电极与漏洞的距离越大,漏洞定位误差则越小.同时,检测层的电势分布主要是由供电电极和漏洞造成,因此,参比电极的位置既要远离漏洞又要远离供电电极.  相似文献   

16.
危险废物暂存库渗漏风险规避措施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危险废物暂存库的环境风险,在项目实施中增设渗漏检测系统,通过对暂存库防渗膜进行长期的实时检测,规避了因暂存库渗漏造成的环境风险,使单层混凝土结构的暂存库实现了双层混凝土结构的遮断型填埋场才具有的渗漏检测和修补功能.渗漏检测的信息通过GSM网络进入Intemet进行数据交换,将检测信息传递到环境管理部门,提高了监督管理的水平.渗漏检测以2个检测电极间充满渗出液时电阻发生突变的特点作为HDPE膜渗漏的判据,结合渗出液的化学成分来判断渗漏的种类,利用TC35I无线模块通过GSM网进入Internet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了危险废物暂存库渗漏的网络化监测.利用HDPE膜的绝缘性提出了用偶极子检测HDPE膜漏洞的定位方法,为修补漏洞创造条件.并指出检测电压随漏洞大小、偶极子间距、贮存库液体的电阻率、供电电压的增加而增高,随偶极子距HDPE膜的距离、偶极子移动方向到漏洞的距离、暂存库液体的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7.
杨萍  能昌信  董路  王琪  王彦文 《环境科学》2006,27(1):181-183
利用高压直流电法对双人工合成衬层间加粘土层和土工导水网2种模拟填埋场渗漏定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上层膜检测时,第2种模拟填埋场的总回路电阻比第1种的约大15%;对下层膜检测时,第2种模拟填埋场的总回路电阻比第1种的约大20%.利用高压直流电法,2种模拟填埋场都可以较好地进行漏洞定位,在电极间距为1m时,漏洞定位误差不超过10cm.  相似文献   

18.
便携式渗漏检测装置在填埋场防渗层完整性检测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基于双电极法的偶极子检测和基于电极栅格法的区块化检测装置,对重庆某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了防渗层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完整性检测.结果表明:偶极子在漏洞附近时,其周围电势分布会出现正负突变;区块化检测利用网格铺设电极和上位机软件解析可以精确定位漏洞位置.基于高压直流电法的便携式渗漏检测系统,在填埋场铺设防护层的条件下能够有效地检测到直径约1 cm的漏洞,并且能够对漏洞进行精确定位.对 2种不同电学方法的验证表明,电极栅格法比双电极法测量范围大、精度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自适应调整蚁群-RBF神经网络模型的中长期径流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径流预测历来是水利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水库和河流中长期径流预测精度不高,提出了自适应调节人工蚁群算法(ARACS),对RBF神经网络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自适应调节人工蚁群-RBF神经网络组合算法(ARACS-RBF)预测模型,综合考虑影响径流预变化因素,对安康水库进行中长期径流预测。对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证实该模型可真实地反映河川径流变化的总体趋势, 并为判断时间序列数据的非线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与RBF神经网络模型、人工蚁群-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应用ARACS-RBF模型对中长期径流量进行预测,预测精度更高、效果更好。该方法克服了RBF神经网络和人工蚁群算法易陷于局部极值、搜索质量差和精度不高的缺点,改善了RBF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收敛速度快,输出稳定性好,提高了径流预测的精度,置信度为98%时的预测相对误差小于6.5%。可有效用于水库和河川中长期径流预测。  相似文献   

20.
人工神经网络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大气环境中的数据监测与模式识别问题,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在自然环境大气腐蚀试验网站建立大气环境质量B-P网络评价模型。江津试验站成功地应用了该模型。通过1996-2000年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是一种新方法,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