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聚四氟乙烯一1202(HAIDN)也是一种能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它将使臭氧层的恢复健康减缓。科学家们发现,自70年代末以来,大气中聚四氟乙烯一1202的浓度已增加了5倍。过去两年来,其浓度以门叽的速度增长。聚四氯乙烯一1202破坏臭氧层的能力是氯氟烃的一半左右。它还未被列入《蒙特利尔议定书》,它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被普遍忽视。在世界各国的重视与努力下,大气中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害的物质的含量趋于稳定,并可望在10年内开始下降,也就是说10年到20年内,臭氧层就会出现明显的恢复。但聚四氟乙烯一IAn…  相似文献   

2.
自从臭氧层空洞被发现,人们围绕臭氧层破坏的研究不断深入。 人类是臭氧层破坏的罪魁祸首。我们已经知道,人造的氟氯碳化合物(CFCs)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大气科学家认为紫外线会分解这些 CFCs而释放出活性氯,并进一步分解臭氧分子,造成地球臭氧层的空洞。但是至今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在臭氧耗损最剧烈的几个月里,其实极地平流层云中的冰晶会阻挡紫外线的射入,上述的反应自然也无从进行,那么臭氧究竟是如何消失的呢?美国科学家发现,臭氧的耗损和字宙射线离子化强度高的地区(相对海拔及纬度)高度相关,他们甚至比较全球臭…  相似文献   

3.
臭氧层的破坏是当今世界十大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本简述了氯氟烃(CFGs)对臭氧层的破坏机制,介绍了主要氯氟烃的性质及用途,综述了国内外氯氟烃替代物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4.
X21X一01 9702070关于臭氧层破坏现状和对策的最近动向~才丫夕层破坏。现状七对策‘:关寸乙最近刃动向〔刊,日〕/木村正伸// PPM一2996,27(5)一64~72 环信6169 环绕着地球的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所含的紫外线中的大部分有害物质,保护着人类和生物。极为重要的臭氧层正在被甲基辜丸酮等物质破坏,其结果将造成照射地面的有害紫外线的大量增加,这样将助长皮肤癌和白内障患者的增加,影响人体健康,同时也将对动植物的生殖繁衍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臭氧层的破坏是最为严重的地球环境问题之一。本文对臭氧层破坏的机理;臭氧层破坏物质的种类;臭氧层破…  相似文献   

5.
关于替代氟里昂制冷剂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人杰 《环境保护》1997,(11):42-44
本文概述了近20年来国际间保护臭氧层行动,关于臭氧层破坏的机理,以及替代氟里昂制冷剂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郑重 《环境》2001,(3):1
当今世界上在制冷利的应用方面。无论是家用冰箱、空调还是中央空调、大型制冷设备,氟里昂制冷剂都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由于氟里昂制冷剂具有优良的热力性能,良好化学稳定性,较高的能效比,人们曾一度认为氟里昂制冷剂是完美无缺的。但是1978年美国科学家在南极上空发现了臭氧层空洞、并进而证实了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就是氟里昂类物质(CFC)。由于臭氧层破坏对人类生存、动植物的生长构成严重和长期的伤害,因此,保护臭氧层是当今世界各国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在联合  相似文献   

7.
臭氧层     
《世界环境》2003,(5):81-81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臭氧层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1985年3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通过了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为使《公约》进一步落实,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会议上,又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为纪念《议定书》签署,表明国际社会对臭氧层耗损问题的关注和保护臭氧层的共识,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要求所有缔约国根据《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  相似文献   

8.
绿色短讯     
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层破坏严重青藏高原上空夏季形成的臭氧低谷现象已引起世界关注。国际臭氧保护专家警告,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世界屋脊上空将继南北两极之后,出现世界第三个臭氧层空洞,并将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环保专家认为,除工业国家排放的废气破坏了臭氧层外,热力和动力作用也是导致高原上空出现臭氧低谷的主要原因。西藏最近的一份环境调查报告说,西藏大部分地区出现的气温升高现象表明,臭氧层稀薄造成高比例的紫外线照射量增大,加之积雪和岩石对紫外线具有强烈的反射作用使西藏地区白内障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发病率居全国…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家都认为同温层的臭氧是由人为因素产生的氯,即由于氯氟烃类破坏的。臭氧层破坏最严重的是发生在南极的春季。由于北极的气象条件与南极不同,故过去未观测到北极臭氧层因氯破坏的现象。但是怀俄明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他们观测到在北极上空也有类似南极上空发生的氯化物破坏臭氧的现象。他们在瑞典北部释放装载探测仪表的气球,在1990年1月8日  相似文献   

10.
含氯氟烃与大气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大气中臭氧层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含氯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及其破坏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探讨了替代CFC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警惕!飞机尾气严重破坏臭氧层●作者弗雷德·皮尔斯(美)●翻译李猛山东环境/1997年第6期/总第81期迄今为止,人们并没有注意到飞机尾气所产生的硫酸酸雾正以超乎预料的速度破坏着臭氧层。尾气污染主要是来自协和式超音速飞机和亚音速飞机,这两种污染源既破坏...  相似文献   

12.
由于臭氧层的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动植物的生长构成严重和长期的危害,因此,保护臭氧层成了当今世界各国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在联合国环境署的组织协调下,国际社会分别于1985年和1987年制定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根据相关规定,所有国家都要在2010年1月1日前停止生产CFC制冷剂,现有设备和新设备都要改用无CFC制冷剂。我国政府于  相似文献   

13.
浅谈制冷剂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氧层的不断破坏和气候的逐渐变暖,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氟里昂制冷剂成了破坏臭氧层和制造温室效应的众矢之的,本文客观评价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介绍国际和我国有关的协定和法规,比较论证目前几种常用制冷剂的利弊,对制冷空调行业制冷剂的使用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从国际合作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看,臭氧层的保护对策是进行得比较好的。即在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主制定的“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1985年3月通过)及“关于破坏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9月通过)的基础上,又在国际协调下制定了具体的对策。而最初提出氯氟烃类(CFC)对臭氧层的破坏问题也只是  相似文献   

15.
据俄通社消息,俄罗斯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修复与保护地球臭氧层的新方法。俄科学院普通物理所实验室主任科索伊目前表示,俄国防工业部门发明一种强微波技术,并准备将其用于生态保护。科索伊说,科学院普通物理所研究出的方法是用强微波束刺激对流层放电,并清除破坏臭氧层的污染物,下诺夫哥德市应用物理所研究出的是用微波来刺激平流层,促使臭氧的产生,以补充臭氧层臭氧的不足。据科索伊说,新方法耗能不大,并且比较经济。目前,试验还在实验室中进行,以后将要到大气层去进行。俄科学家研究出保护臭氧层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燕 《沿海环境》2000,(7):20-21
正确而适当的日光浴,可以有效地防止骨质 ‘疏松,强身健体;尤其对于众多爱美的女性而言,日光浴可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健美肌肤,让人驱除疲劳,愉悦身心。近年来,日光浴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女性的健康时尚,但是,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又使人们要进行日光浴的时候往往望而却步,甚至连出行时都要备上厚厚的护具。由于过量使用氟利昂等化合物,致使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急剧减少,臭氧层日益变薄甚至出现了空洞,加上2000年又逢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峰期,臭氧层减少和太阳活动增强都将使大阳紫外线辐射大大增强,会导致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7.
臭氧层破坏是当今全球环境问题之一。为解决此问题,国际社会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协调下,于1985年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并于1987年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中国政府1991年签署并批准了《议定书》伦敦修正案,正式参与国际保护臭氧层合作。目前,《议定书》缔约方已达到168个,《议定书》已被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认为是国际合作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成功典范。《议定书》缔约方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回顾和审议《议定书》的实施进展情况,并决定对《议定书》的修正或调…  相似文献   

18.
SFW型无氟塑料发泡网挤出机组研制成功近几年来,我国果品包装网深受果农和顾客的青睐,但产品生产多采用氟里昂发泡工艺,这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极其严重。为了消除污染,保护大气臭氧层,为包装行业开辟一条无污染的新路子,烟台市塑料机械厂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19.
臭氧层破坏问题是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为了保护臭氧层,保护全球环境,国际社会在1985年制定了《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为了进一步落实《公约》,明确《公约》的目标和实施措施,1987年,国际社会又制定了《关于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国政府对保护臭氧层十分重视,分别于1 989年  相似文献   

20.
宁阁 《环境》2005,(1):86-86
据了解,在家用空调行业,目前普遍使用的制冷剂是氟利昂(R22),这种制冷剂的大量使用破坏了高空臭氧层,从而导致全球变暖,而臭氧层的逐日稀薄使得紫外线“冲破围城”直射地球。紫外线的直射将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病毒性疾病(如麻疹、疱疹)、皮肤癌、白内障的发病机率。据分析,平流层臭氧每减少1%,因白内障而失明的人数就将增/加1.5万人。此外,番茄、土豆、甜菜等农作物将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