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刘秀梅  吕洪孝 《山东环境》1998,(3):39-39,13
城市垃圾是城市居民生活及为居民服务的公共设施(如商店、医院、公园、街道等)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当前,垃圾问题已成了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迅速集中,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数量逐年增多。近20年来,世界各国城市...  相似文献   

2.
固体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技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典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法城市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而通常所指的"城市生活垃圾"就是由环卫部门收集处理的混合废物。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来自城市居民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类废物的混合物,还包括道路清扫废物、园林废物、商业和一般服务业废物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的生活废物和办公废物;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恶臭污染影响日趋严重。目前,城市主要恶臭污染源包括城镇污水厂、生活垃圾填埋场以及化工、炼油等工业排放源,生活污染源对居住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为切实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政府及管理部门应加快建立完善的恶臭环境标准体系,从管理层面、技术改进及公众监督三个方面共同促进我国环境空气质量与城市居住环境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害之一。城市是产生生活垃圾最为集中的地方,主要包括炊厨废物、废纸、织物、家用什具、玻璃陶瓷碎片、废电器制品、废塑料制品、煤灰渣、废交通工具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城市环境卫生,侵占城市的土地,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对城市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破坏。例如对城市周围的土壤、水体、大气等造成污染,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本文综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对城市生态系统破坏及其如何防治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迅速增加,而无害化处理率却很低,资金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垃圾处理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乌鲁木齐自2007年11月起实行以水消费系数法代收代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本文从垃圾减量程度,无害化程度以及资源节俭程度几方面来评估水消费系数法收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成效以及收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得出:新的收费方法大大减少了城市居民用水量,同时明显提高垃圾的减量化效果,有利于提高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生活垃圾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由于其危害严重,目前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阐述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说明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必要性。最后介绍了与垃圾处理技术有关的城市生活垃圾持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大,污染环境严重。要使城市生活垃圾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必须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全面考虑,实行产-运-处全过程控制,解决城市垃圾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8.
日本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做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排出量急剧增加,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垃圾不但影响城市景观,传播疾病,而且还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本文通过介绍日本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做法和效果,比较我国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提出我国应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强对国民的环保宣传和教育,建立垃圾分类制度、细化标准,创新垃圾回收处理技术,鼓励和扶持垃圾回收产业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曹铮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14+16-14,16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这些垃圾不仅污染环境、破坏了城市景观,而且传播疾病、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成为社会公害之一。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本文着重对我国城市垃圾现状做出概括的分析,阐述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并针对我国城市垃圾现状提出了综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与管理问题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本文在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构成、垃圾收运、处理处置、环境污染等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体制、资金收费制度、垃圾减量、全民环境意识等几个关键问题,为制定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对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对策石家庄车辆厂锁志文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城市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面广,城市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由于高分子合成材料,塑料等大量使用,垃圾的成份日趋复杂,对环境的污染和人民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已到了下大力量强化...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它和废气、废水一样,都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代谢产物.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垃圾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环境问题.在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过程中,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并引入城市生活垃圾的生命周期评价,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综合处理,以达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实现城市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不断增长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逐渐扩大,由于其严重影响,目前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首先从环境、人类生活等方面阐释了生活垃圾对城市的危害,进而对城市中生活垃圾的特性进行探讨,为人们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宋秀杰1.北京市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1.l城市固体废弃物对农田环境污染影响城市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居民生活垃圾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垃圾...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活废弃物主要是垃圾和粪便。垃圾是城市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多,加之缺乏妥善处理,以致严重污染环境。目前急待解决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问题。 1.城市垃圾数量与成份在确定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之前,首先应当掌握了解垃圾的组成成份。不同的组成成分,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我国大中城市生活废弃物年产生量约七千余万吨,加上小城镇年产生量达一亿吨以上。我国垃圾成份与工业发达国家的显著差别是:无机物多,有机物少,见表1。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急剧增加。大中城市人均日垃圾产生量约1Kg,井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至2005年底,生活垃圾清运量1.52亿t,垃圾的集中处理率约为51%。因此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已成为城市环境保护一个需要迫切解决问题。解决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根本办法。一是建立有效的、环境友好型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二是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建立有效的环境友好型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基础;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是降低生活垃圾无害化成本,节约资源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7.
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及其综合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以及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城市垃圾粪便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北京市为例,1983年年产垃圾160×10~4t,粪便100×10~4t。这些未经处理的垃圾、粪便日益严重地污染环境,给城市居民的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城市生活垃圾的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峡库区重点区县的城市生活垃圾堆场进行了采样分析,研究了堆存垃圾的组分;氮、磷、钾、重金属等指标;热值、含水率等理化性质;可生物降解度(COD)等,分析了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为库区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城市垃圾问题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城市垃圾问题已经成为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目前的垃圾处理存在很多问题.以全过程控制思想为基础,在可持续发展和"三化"原则的指导下,运用环境管理的经济、法律、行政等方法,提出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城市垃圾管理对策和技术对策,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多元化综合处理的设想,以求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垃圾管理体系和垃圾产业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提出基于公私合营的政府管理模式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对公私合营的政府管理模式具有的"伙伴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三大特征进行了分析;借鉴当前学术界存在的一些公私合营的政府管理模式类型,与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行业特征进行有机结合,将公私合营的政府管理模式分为公有私营模式、公私合资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三大类,分析这些模式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具体应用,实现政策性与效益性的双赢发展机制,对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