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纺织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纺织品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是纺织品顺利进出口的主要限制因素,而目前中国的检测技术在具体实施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阐述了国内纺织品中主要的三类物质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常用检测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后果,分析了相关文献中有毒物质泄漏扩散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Visual Studio 2013开发平台,利用C#编程语言和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系统,构建了基于B/S模式的定量评估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后果的Web系统,实现了泄漏事故危险特征参数计算和事故后果危害范围图形显示。实例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可为企业安全管理、泄漏事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感潮河段水污染控制的随机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Liouville定理,推导了一个随机动态水质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数值求解方法,该模型用于感潮河段的水质模拟及控制,获得污染物浓度变化的主要趋势、波动范围、浓度超标风险率及其与超标时间长的关系等,较好地揭示了污染物浓度的不确定性变化对水污染控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交通污染事故对河流水质影响的风险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拟建的成都-南充高速公路为例,探讨交通污染事故对河流水质影响的风险评价方法。把运输有毒有害物质的汽车在桥上翻车引起的水质污染作为风险危害,划分危险河段、监察河段和超标河段3种危害类型,并以危险河段长度作为主要的危害后果,从而可以计算风险评价的重要指标-风险高,实现对高速公路风险评价的定量估计。  相似文献   

5.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在某流域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伟光  邢佳  马云  叶珍  宋利臣  周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181-184,194
文章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在某流域选择代表性断面进行了水质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某河流干流各主要断面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超标严重,某河流水质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6.
水环境有毒重金属污染概说虽然这些年来,我国在量大面广的常规污染物控制上做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我国江河湖泊海洋水体中的有毒重金属污染却非常严重。仅据《2009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入海的污染物总量有较大增长,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比上年增加7.3%,73.7%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渤海湾、辽东湾、长江口、杭州湾、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南汇县彭镇南村种植的水稻于1994年和1995年连续两年受到严重伤害。专家现场勘察和调查后认为,彭南村水稻伤害原因是由土壤与河水中有害有毒物质引起的。这些对水稻有害有毒的物质是随工厂企业排出的废水进入河道造成水域污染,而后随灌溉水进入稻田,经过一定时  相似文献   

8.
焦波  刘君 《山东环境》2000,(7):125-125
医院污水中含有多种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和一些有毒物质,这些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在环境中有一定的抵抗力,有的在污水中存活时间较长,当人们接触或食用被病菌、病毒、寄生虫卵或有毒物质污染的水和蔬菜时,就会使人致病或引起传染病的爆发流行,所以要对医院排放的污水进行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9.
鲁珊 《世界环境》2011,(6):56-57
1989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麻州)通过了《减少有毒物质使用法》(以下简称TURA),旨在促进安全和清洁生产,并提高麻州企业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该州还成立了减少有毒物质研究所(以下简称TURI),以帮助麻州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并消除使用有毒物质。麻州TURA在美国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美国政府对有毒物品的生产和使用非常重视,在全国实施了削减有毒害物质排入环境的法规,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最近纽约州环保委员会公布的报告中宣称,该州在削减毒性物质排放的工作方面进展很快。1990年有毒物质排放总量为49900t,比1989年削减了16%,较1988年削减了42%,其中易散性毒品分别下降19%和38%,苯的排放量1990年比1989年减少了65%。此外,还有17类毒性化学物质的排  相似文献   

11.
蒙特卡洛分析在氯气泄漏事故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燕君  钱瑜  张玉超 《环境科学学报》2011,31(11):2570-2577
气体泄漏事故环境风险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影响了定量环境风险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因此,本研究采用蒙特卡洛分析方法对氯气泄漏事故风险系统中的6个风险变量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气体泄漏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得到模拟结果及其概率分布.同时,将蒙特卡洛分析结果、毒性剂量反应指标和风险受体信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综合分析,以个...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放射性废物包装容器回填处置工程屏障结构特征,采用岩体裂隙水浸泡工程屏障样品的方式,在对各平衡水样化学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球化学模拟软件EQ3/6对钚在回填工程屏障水环境中的存在化学形态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钚在回填工程屏障水环境中主要以Pu(Ⅳ)价态Pu(OH)5-形式存在,同时水环境中pH值和Eh值的变化皆会影响钚的存在化学形态和价态。  相似文献   

13.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consistent scenarios of emissions, climate change and regional air pollution to enable an integrated analysis of the linkage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regional air pollution in Europe. An integrated modeling framework was developed for this purpose. The framework integrates state-of-the-art models and concepts from the area of climate change and regional air pollution and was supplemented by new modules (e.g. modeling long-term NH3 emissions in Europe, modeling disper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air pollutants under climate change).Consistent climate and air pollution policies were derived, both driven by the desire to achieve certain environmental goals. According to an analysis of scenarios with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climate and regional air pollution policies the quantitatively most relevant interactions are the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policies on the energy mix and the resulting air pollution emissions. In the long-term the global SO2 emissions are expected to decrease (again), accordingly their effect on climate will be minor. Tentatively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for regional air pollu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ir pollutant emission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dispersion and chemical transformation of air pollutants.  相似文献   

14.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soil DOM)作为陆地系统天然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活跃的生物地球化学性质,在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了解其来源和结构组成是进一步明确其"结构-反应活性"的关键和前提.本文以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DOM为研究对象,基于传统氮/碳比值(N/C)及衍生的双端元源负荷模型,讨论该溯源方法在分子水平上的合理性;同时采用光漂白试验,进一步讨论各样本反应活性与其源负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N/C值和双端元线性混合模型值均表明土壤DOM具有"陆源"和"内源"的双重特性——这与其他高级分析技术溯源结果基本一致.这种传统溯源分析结果在分子水平上具有合理性,但仅仅反映DOM结构和来源在特定面相上的信息,只能证明库区土壤DOM属于"混合型来源",却无法提供分辨率更高的特定组分来源信息.另外,N/C元素比值及源负荷分别和光漂白动力学过程极显著相关,因此可作为较方便的指标,快速简单判断DOM的光化学反应活性.但在关注DOM本身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中,仍建议使用多重方法的比较分析,以便于提高单一解析方法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厦门岛为例,采用多元回归模拟和空间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与厦门岛城市餐厨垃圾产量相关的土地利用、GDP、人口等相关社会经济地理因子进行空间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所选地理因子均对餐厨垃圾密度空间分布有一定影响,其中商住混合用地、商业服务用地、城镇住宅用地和城中村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是主要的影响因子。(2)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筼筜湖周边及厦门岛西南等商业繁华的区域餐厨垃圾密度较高,呈现空间集聚效应。(3)模型验证结果较为理想,各街道内餐厨垃圾总量模拟值与统计值比较符合,实现了厦门岛餐厨垃圾总量的降尺度模拟,是研究城市餐厨垃圾分布规律和实现餐厨垃圾产量空间化的一种尝试,以便为城市餐厨垃圾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为餐厨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提供基础空间数据。  相似文献   

16.
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在湖泊生态工程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泊生态工程规划不仅仅是单纯的水污染控制系统,还涉及到水资源调控、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修复等问题,笔者将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应用于博斯腾湖焉盆地控制区生态工程规划方案的研究中,通过规划模型构建、多目标决策分析过程的优化,得出了焉耆盆地控制区生态工程的优化方案.对于其他湖泊生态工程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振动对航空电连接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根据提高电连接器可靠性的要求,研究振动对航空电连接器的影响.方法 针对研究所的现有设备,开展电连接器的振动测试.根据厂家数据使用Solid works对某型号电连接器进行参数化建模,通过COMSOL模态分析获得接触件的固有频率,使用ANSYS Workbench对接触件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在不同的振动方向、振动频率和振幅下测试电连接器的接触电阻.然后,对电连接器执行对数扫频测试,以获得振动加速度对接触电阻的影响,仿真得到振幅对接触压力的影响.结果及结论 垂直振动电连接器比水平振动电连接器具有更高的接触电阻峰值.频率幅度越大,接触电阻越大.在敏感方向上,振动加速度量增大,接触电阻发生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18.
南方丘陵山区典型地物景观特征尺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景观的特征尺度反映了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空间过程,合理识别景观空间结构及其特征尺度有助于遥感影像景观空间异质性分析。论文以地处南方丘陵山区的福建省福州市为研究区,针对城市、农田、森林与水域4种地物景观,基于SPOT 10 m影像,分别利用半方差分析、小波分析与平均局部方差方法,开展景观特征尺度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景观类型的空间异质性差异较大,其中森林景观空间异质性最大,其次为城市、农田景观,水域的空间异质性最小;②小波方差分析和半方差分析分别检测到两个不同的特征尺度,而局部方差仅仅检测到较小的空间结构;③森林景观特征尺度比通常偏小,与南方丘陵山区破碎地形有关,城市景观更多体现为人类活动的影响,南方丘陵山区城市景观至少具有两种不同的空间结构,其特征尺度均较小,农田景观特征尺度最大。基于小波分析与半方差各自的特点,总结提炼出综合两种方法合理识别景观特征尺度的基本流程,即:首先开展小波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半方差分析多种理论模型组合从而获得更详细的特征尺度信息,模型组合个数与参数初始值依据小波分析的结果而定。  相似文献   

19.
危险品罐区突发性泄漏事故实时环境风险模拟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危险品罐区突发性泄漏事故的动态发展过程,并给出了具体的数学描述.将危险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MAC)、阈限值(TLV)、最小致死浓度(LCL0)以及美国环保局(EPA)工业环境实验室建立的针对生态系统的周围多介质环境目标值AMEGAE引入到环境风险分析中,建立了针对人和生态系统的环境危害程度分级标准.采用基于数学模型的模拟方法,结合苯储罐突发性泄漏事故,对苯泄漏速率、泄漏后在地表形成的液池的池半径和苯的蒸发速率进行了实时描述.采用改进后的重气扩散模型———箱模型(BoxModel)以及将连续泄漏看作连续的瞬时泄漏,模拟计算了地面附近苯蒸气浓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并根据文中建立的环境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对苯泄漏事故造成的实时动态环境危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采用累托石、腐殖酸、海藻酸钠、氯化钙和聚乙烯醇等材料制备微球状吸附剂去除水中镉离子。考察了微球用量、吸附时间、pH值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对吸附动力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微球用量、温度和吸附时间对水中镉离子的吸附效果有显著性影响,但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最优吸附条件为:温度25℃、溶液pH为6,吸附时间6h、微球用量为0.025g/mL。等温吸附规律可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模式较好地模拟,吸附呈单分子层形式,吸附性能良好,吸附易于进行。吸附动力学规律遵循Lagergren准一级和Elovich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