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张莉  陆晓华 《化工环保》2002,22(2):115-118
介绍了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有机污染物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应用实例及使用范围,对比分析了超临界水氧化法与焚烧法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技术特点,经济实用性,指明了超临界水氧化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有机污染物处理方法,在化工环保等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信息与动态     
叶晶菁 《化工环保》2013,(4):303+348
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廉价方法Chemical Engineering,2013,120(3):15美国MIOX公司将紫外线与氯(而不是过氧化物)联用,开发了一种消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紫外辐射-氧化技术。该公司的高级氧化(AOP)工艺有望比传统的AOP处理方法更为廉价。该AOP工艺将紫外氧化法与用于给水消毒的在线氯气发生系统相结合,后者是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在线氯气  相似文献   

3.
超声强化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晖  刘芳  张建华  向罗京 《化工环保》2007,27(6):491-496
介绍了用于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超声强化技术,分析了超声与臭氧氧化、Fenton试剂氧化和光催化氧化等高级氧化技术联用的机理,综述了这些联用技术在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超声强化高级氧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化工环保》2009,29(1)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极高浓度多种类重金属废液处理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发明主体工艺为“氧化还原-沉淀过滤-磁性吸附”,废液提升至氧化还原池,并投加针对重金属离子的药剂,反应完成后回调pH并进入观察池。若出水不达标,将处理出水回流至氧化还原反应池作进一步处理。废液中重金属离子浓度超过设计浓度时,回流一部分观察池的水以维持浓度。重金属废液离子浓度超过一定量或离子种类过于复杂时,开启高效吸附系统,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Fe0类Fenton试剂氧化反应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介绍了Fe0-H2O2体系、紫外光-Fe0-H2O2体系和可见光-Fe0-H2O2体系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特点和效果,并对未来Fe0类Fenton试剂氧化反应体系处理有机污染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高级氧化技术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综述了近年来废水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高级氧化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氧化、电化学氧化、湿空气氧化、超临界水氧化及光催化氧化技术等。介绍了各种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并对其特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废液技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包括热等离子体技术和冷等离子体技术。该技术处理废液具有范围广,快速,高交,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尤其对难降解有毒废液的处理,其先进性和优越性更为突出,被认为是21世纪环境污染物处理领域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新技术之一。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废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重点分析了冷等离子体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液的作用机理,探讨了两种技术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今后需要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国外超临界水氧化法在有机危险废物处理上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介绍了以超临界水为反应介质的超临界水氧化法的特点及其在处理多氯联苯、二恶英等有机危险废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活性炭催化氧化法去除废水中COD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叶炳林 《化工环保》1989,9(3):136-141
本文研究了温和条件下以活性炭为催化剂用空气氧化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催化氧化作用效率的因素有污染物的可氧化性、活性炭用量、温度、pH以及废水的COD等。在活性炭用量适中、温度稍高(70℃)、pH较低以及污染物较易氧化等条件下,催化氧化法去除COD的效率较吸附法高30—60%。本文还对活性炭催化氧化机理作了一般性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化工环保》2008,28(5)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废水处理方法。其步骤是:废水先经氧化处理后再进行常规混凝处理。该方法利用了臭氧-超声的协同作用来处理乳化采油废水,对其进行破乳处理,提高了污染物的凝聚性,有利于后续的混凝处理。  相似文献   

11.
氧化絮凝复合床在火电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氧化絮凝复合床水处理新技术(OFR)利用电解氧化法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具有系统简单,运行稳定,投资少,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明显等优点,适合于火电厂及城市的生活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12.
《化工环保》2013,(1):5+14+18+22+32+55+58+62+79+83
可见光催化下过硫酸盐强化铁酸钴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方法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光催化下过硫酸盐强化铁酸钴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方法。该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取有机物污染水样进行有机污染物含量分析;2)将有机物污染水注入到水池中,按池水中有机污染物、铁酸钴和过硫酸盐的摩尔比为  相似文献   

13.
运用GC-MS、紫外光谱及三维荧光光谱扫描技术考察了石化污水处理厂“水解酸化—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工艺的各单元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变化情况。总进水中检出84种主要有机污染物,主要含有烃类27种,酚类5种,醛、酯、醇和酮类化合物共24种,胺类4种,腈、有机酸及其他杂环化合物14种,另有10种物质未定性;该工艺的COD累积去除率达87.66%, 64种有机污染物被完全去除,17种有机污染物去除率可达90%以上,接触氧化池出水中主要含杂环化合物和少量醛、醇、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湿式氧化法处理乐果废水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侯纪蓉 《化工环保》1999,19(1):6-11
采用湿式氧化法对乐果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氧化温度230-240℃,压力6.0-7.0MPa,废水停留时间1h在此条件下,有机磷的去除率可达95%以上,有机硫的去经可达82%,废水经湿式氧化,回收磷酸盐后再经生化处理,保持COD与有机硫的比值大于25:1,COD去除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临界水氧化(SCWO)技术处理煤气化生化污泥,优化了处理工艺条件,考察了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含水率为90%(w)的污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80℃、反应压力25MPa、氧化系数(初始反应加入的H_2O_2的摩尔数与理论上废水完全氧化所需的H2O2的摩尔数之比)4.0、反应时间2 min。SCWO处理后的气相产物为O2、CO2和少量N2,清洁环保,可直接排放或回收利用。液相产物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含量均大幅降低,出水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或回用。固相残渣浸出液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可直接进行填埋处理或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6.
<正>专利申请号:CN201811157681公开号:CN109112312A申请日:2018.09.30公开日:2019.01.01申请人:广州市吉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从微蚀废液中回收铜的方法,先使用还原剂还原微蚀废液中的强氧化剂,再用铜萃取剂萃取萃余液在调配前,使用高效除油装置,可保证后续所配微蚀液  相似文献   

17.
用于有机污染物湿式氧化的铜系催化剂活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对用铜系多相催化剂催化湿式氧化处理染料中间体H酸配水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铜氧化物催化剂在催化湿式氧化中的活性明显优于其他过渡金属氧化物,若能控制其溶出,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以钢铁盐酸酸洗废液为原料,亚硝酸钠为催化剂,氧气为氧化剂,在填料塔中催化氧化制备三氯化铁。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加入量和添加方式、循环流量等对制备三氯化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料液预热温度为60 ℃、催化剂加入量为钢铁盐酸酸洗废液总质量的0.30%、料液循环流量6.0 m3/h的条件下,反应80~120 min,酸洗废液中的Fe2+完全氧化为Fe3+。  相似文献   

19.
概括了纳米铁酸盐(以ZnFe2O4和BiFeO3为代表)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讨论了催化反应中铁酸盐的特性及工艺条件(初始反应p H、初始污染物浓度、H2O2的加入等)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率的影响;介绍了光助-类Fenton氧化反应的机理;对纳米铁酸盐在废水处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化工环保》2015,(2):141+153+158+164+173+186+198+203+209+213+217
<正>一种磷酸银/氧缺陷型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该专利涉及一种磷酸银/氧缺陷型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磷酸银/氧缺陷型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是由可见光光催化剂磷酸银负载到氧缺陷型二氧化钛上所形成的,其中磷酸银和氧缺陷型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0.015~2.000)。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制备氧缺陷型二氧化钛材料,再和银离子混合得到均匀溶液,然后再加入磷酸根离子进行搅拌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饼真空干燥即得磷酸银/氧缺陷型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