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扎赉诺尔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与平台区域的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土壤菌群结构分析,以及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将其与未复垦的土壤进行比较,探究排土场复垦与土壤微生物的反馈响应。研究发现:复垦土壤的理化性质差异主要与试验区域土壤深度有关,深度为0~10 cm的土壤相比10~20 cm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更大,其中土壤容重、机械组成和pH对复垦土壤的影响作用明显高于土壤有机碳、土壤总氮和碳氮比,对照组土壤的pH为8.87和8.76,远高于复垦土壤的pH。排土场复垦前后土壤菌群结构差异大,复垦有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且土壤中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增加对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遥感影像的土壤线空间变异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线不仅能反映土壤的光学特性,为土壤遥感分类提供依据,还能参与植被指数的计算,提高植被遥感监测的精度,因此计算不同影响因子下的土壤线参数以及探究土壤线的空间变异规律至关重要。论文以山东郯城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土壤类型和土壤有机质参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线不同,潮土土壤线斜率(1.499 6)最大,其次是水稻土、棕壤、砂姜黑土,褐土最小(1.229 3),截距则相反;同种土壤类型下,土壤线斜率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大,截距减小。综合分析可知:土壤线斜率随土壤类型变化大致呈从西向东先增大后减小、从北向南逐渐增大的趋势;相同土壤类型下,随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线斜率呈由中心向边缘逐渐增大、截距逐渐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对某铜锌冶炼厂周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土壤抗性细菌数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冶炼厂周边土壤几种重金属含量与对照区土壤相比明显的增加。冶炼厂周边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的总数下降,土壤微生物各主要生理类群数量明显减少。抗性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土壤长期受重金属污染影响,土壤中细菌抗重金属水平提高,耐性菌种多。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镉污染严重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土壤基础呼吸、土壤酶活性以及种群结构,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的正常组成区系,抑制了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降低了土壤微生物活性,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威胁到人类生活健康。近二十年来,研究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重金属污染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国内外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而镉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活性、群落结构影响研究也已取得一定进展,可为镉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本文将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的两个方面阐述目前国内外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焉耆盆地土壤盐渍化影响因素的信息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次生渍化是干旱内陆盆地绿洲区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其程度常以表层土壤含盐量来衡量。表层土壤含盐量是气候、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岩性、潜水位埋深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新疆焉耆盆地严重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采用信息统计方法研究了焉耆盆地开都河北岸地区表层土壤含盐量与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岩性和潜水位埋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焉耆盆地开都河北岸地区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土壤表层盐分空间差异的主控因素,耕地内表层土壤含盐量最低,草地和荒地区表层土壤含盐量高;土壤岩性对表层土壤盐分的影响较小,壤土区表层土壤含盐量最高,粉土区最小;潜水位埋深对表层土壤含盐量的影响明显,并具有显著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7.
氯氰菊酯对土壤蔗糖酶、脲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土壤中,氯氰菊酯降解变化和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半衰期为15.1~31.4d。土壤中加入氯氰菊酯后,土壤脲酶活性有所激活,对土壤蔗糖酶活性表现为低浓度抑制,高浓度激活。氯氰菊酯对不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与土壤性质有关,但处理培养时间达15d后,不同土壤中各项酶活性指标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面试验,利用土壤蒸发计算公式求算土壤水汽阻力的反推法,论文对土壤表面阻抗进行了估算,并研究了土壤表面阻抗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反推法所需参数土壤蒸发量由称重法获得,空气实际水汽压由观测的相对湿度和空气温度数据计算而得,土壤表面饱和水汽压由观测的土壤表面温度计算而得,空气动力学阻抗由观测的涡度相关数据计算而得。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表面阻抗与土壤质量含水量之间存在较好的指数函数关系,即土壤表面阻抗随土壤质量含水量的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减,由此说明通过土壤含水量计算土壤表面阻抗是一种新的可行途径。另外,在计算过程中也发现空气动力学阻抗的准确计算是应用反推法获取土壤表面阻抗的最关键因素,也是给此方法带来不确定性最大的因素,较大的空气动力学阻抗误差甚至会使土壤表面阻抗出现负值。  相似文献   

9.
土壤藻改良退化草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土壤藻生长对退化草地不同埋深土壤p H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利用土壤藻改良退化草地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采集野外未接种与接种土壤藻区域不同年限(0、1、2、3 a)退化草地不同埋深(0~10、10~20、20~30和30~5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的p H值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土壤藻的生长使不同埋深土壤p H降低,但仍然保持弱碱性;人工土壤藻结皮的形成和发育使与碳素、氮素和磷素循环有关的土壤酶活性增强,但对不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土壤藻结皮发育时间越长,对土壤酶活性影响越强,但随着土壤埋深的增加而减弱。土壤藻在形成生物结皮的过程中,土壤酶的活性增强,加速了环境中碳、氮和磷的循环,从而促进退化草地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选取洪湖市中北部地区汊河、黄家口和小港3个区域为研究区,采集1540件表层土壤样,100件深层土壤样,通过系统研究土壤样的硒含量,总结该区土壤硒元素分布特征。在无外界作用影响下,硒在偏酸性土壤中的富集程度优于在碱性土壤中的富集程度,表层土壤硒含量高于深层土壤硒含量。该区富硒土壤主要赋存在中性、中酸性土壤区中,当土壤酸碱度由酸性向碱性转化时,土壤中的硒含量表现为弱酸性≈酸性>中性>碱性>强碱性。土壤三级划分图表明农业、水产养殖用地中一级富硒土地占41.43%,二级富硒土地占32.21%,三级土地占26.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