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污水深度处理微絮凝-砂滤工程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苏州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TP和SS不能达到一级A标准的情况,采用微絮凝-砂滤深度处理工艺,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分析,出水稳定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TP、SS和COD去除率分别为53%、59%和31%,每吨水实际运行费用约0.15元。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某污水处理厂在不新增土地、不停产情况下,采用AAO-MBR主体工艺,通过改造生化处理单元和深度处理单元等,将污水处理规模从10万m3/d提升至15万m3/d,同时将出水水质中的主要指标COD、BOD5、NH3-N和TP由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A标准提升至GB 3838-...  相似文献   

3.
无锡惠山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皓  沈晓铃 《环境工程》2010,28(2):24-26
介绍了无锡惠山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根据现状确定采用絮凝沉淀+转盘过滤+紫外消毒作为三级处理工艺,设计出水达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根据厂区实际情况,设计采用一体化综合池,并着重介绍了各个处理单元设计参数和运行特点,为已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的一体化深度处理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云南某小型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了CASS工艺的设计参数和运行效果,运行效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出水各项指标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5.
沈阳市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833 m~3/h,采用A~2/O生化处理+二氧化氯消毒工艺,出水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但自2015年运行以来,出水氨氮一直超标。针对该污水处理厂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技术改造方案。改造后,硝化作用的菌群总量由原来的0.21%提高到3.12%,硝化作用性能明显增强;抗氨氮冲击负荷的能力显著提高,氨氮去除率由改造前的50%上升到改造后的90%以上,出水氨氮平均浓度为2.28 mg/L,达到了出水排放指标。  相似文献   

6.
赵家小村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根据当地环保部门要求,需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本文就提标改造方案进行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本课题组研发的亲电改性聚乙烯为悬浮生物膜载体,构建移动生物膜与活性污泥复合工艺(integrated free-floating biofilm and activated sludge,IFFAS),对东北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进行现场中试。结果表明,当进水ρ(COD)、ρ(NH3-N)、ρ(TN)分别为139~741,19.3~44.9,29.6~148.6 mg/L时,改性载体在10 d左右即可完成挂膜;中试IFFAS工艺稳定运行阶段,出水COD、NH3-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高达88%、97%、80%,出水浓度分别为36~48,0.1~0.9,5~14.3 mg/L,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出水水质明显优于污水处理厂原有A2/O工艺出水,说明以亲电改性聚乙烯为载体的IFFAS工艺可显著提高净化污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古腾  吴勇  王橚橦 《环境工程》2018,36(1):20-24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流量小的特点,探讨了曝气生物滤池-模块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05%、95.29%、67.65%、91.42%,出水水质较稳定,可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组合工艺中沉淀池、厌氧池为前处理,曝气生物滤池为核心处理工艺,模块化人工湿地为深度处理单元。该组合工艺运行成本低、可全天候自动运行,适用于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选用球形多孔悬浮填料,利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对模拟城市污水进行试验研究,确定可以以氧化还原电位作为工艺主要控制参数。稳定运行时COD、TN、TP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达到97%、83%、94%,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超标问题,采用"水平潜流+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工艺,对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净化。运行结果表明:湿地系统净化效果良好,运行稳定,对SS、COD、BOD5、TN、NO-3-N、NH3-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8.3%、35.7%、47.4%、52.8%、65.4%、52.6%和53.6%,出水水质指标(除SS外)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该工程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遵义市龙坑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30 000m3/d.采用水解+滴滤床污水处理工艺,现已建成投产.建设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稳定,出水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2.
UNITANK工艺运行效果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UNITANK工艺为例,研究分析了近三年来的运行效果。UNITANK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COD、BOD5去除率稳定在88%以上;在没有内回流的情况下TN去除率在40%~60%之间;增加以液态硫酸铝为投加剂的化学除磷设备后,TP去除率稳定在86%以上,各项出水指标均在排放限值以下,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UNITANK工艺在进水浓度较低的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达标保证率的昆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将水质分级评价法和达标保证率法相结合,评价了昆明市7座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限值为达标基准,7座污水处理厂出水COD达标保证率均为100%、出水BOD5和SS达标保证率分别在94%和95%以上,不同污水处理厂出水TP、NH3-N和TN的达标保证率表现出较大差异,多维标度分析表明,出水TP的达标保证率与其他指标的偏离程度最大.将污染指标的达标保证率进行分级,建立污水处理厂污染指标达标满意程度评价规则,并制定出水水质的达标控制指标清单.结果表明,TP是第二和第七污水处理厂的重点控制指标,是第三污水处理厂的Ⅰ级控制指标;TN是第三和第七污水处理厂的Ⅰ级控制指标;NH3-N是第一和第三污水处理厂的Ⅰ级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4.
李高奇  王士伟 《环境》2012,(Z1):97-99
采用淹没式生物膜工艺的广州市番禺区祈福新邨第一生活污水处理厂,自1998年11月投产以来,已连续稳定运行了整整13年。多年来环保主管部门属下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表明,在稳定达标排放的前提下,该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中BOD5≤20mg/1的比例是97%,CODcr≤40mg/1的比例是86%,SS≤20mg/l的比例是86%,NH3-N≤5mg/l的比例是83%。2010年1月,该污水处理厂增加了紫外线消毒设施,之后出水粪大肠菌群数小于5000个/升的比例是87%;2011年4月,该污水处理厂增加了化学除磷装置,出水PO43-≤0.5mg/l的比例是100%。该污水处理厂二沉池中剩余污泥一直较少,排泥也很少,污泥产量仅为常规污水处理厂的十分之一,运行费用比常规污水处理厂节约26%。  相似文献   

15.
苏南某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出水执行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介绍了工艺流程以及各处理单元设计参数,并对设计过程中着重考虑的问题以及调试运行情况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张魏  张清东  王欢  文倩 《环境工程》2017,35(11):14-17
鉴于传统人工湿地存在基质易堵塞、系统长期运行不稳定等缺点,提出采用4级垂直流水培植物系统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考察了系统稳定性及2种不同植物对COD、NH3-N、TN、TP的去除效果。系统在运行42 d后达到稳定,该系统随着反应级的增加,出水水质变异系数逐渐减小,稳定效果逐渐提高。稳定后蕹菜系统和水稻系统对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6.4%、92.9%、86.0%、89.6%和62.1%、90.4%、82.5%、76.8%,污水处理系统出水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的一级B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农药化工废水水质复杂、可生化性差,采用传统生物工艺的处理难度大且效果不理想。针对国内某农药化工废水蒸发后产生的污凝水,采用常规生物处理后,出水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及氨氮(NH3-N)不能达到当地污水处理厂收纳标准的问题,该项目采用外部投加工程菌以提高原生化单元的污水理效能,并增设超滤和反渗透双膜工艺以保障出水水质。改造后的工艺系统调试表明,工程菌增效提升了生化处理单元对污水COD及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与67%),双膜工艺保障处理后,水质[ρ(COD)<500 mg/L,ρ(TN)<70 mg/L,ρ(NH3-N)<45 mg/L]达到下游污水处理厂的收纳标准。经成本核算,该厂污凝水处理项目运行成本为52.77元/t。工程菌增效/双膜工艺改造方案实现了对该厂污水的达标处理排放。  相似文献   

18.
采用AAO+MBR工艺处理屠宰废水,运行结果显示,针对屠宰废水的高浓度有机物污染,该工艺能够稳定运行,对CODcr,BOD5的去除率超过95%,TN去除率80%以上,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出水经过消毒进入企业后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9.
某市政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SBR工艺,在调试期间,由于除磷效果差,出水不能达到国家标准。通过监测实际进出水水质,调节SBR及除磷的运行工艺参数,最终找到稳定运行的最优参数,使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20.
氧化沟脱氮除磷改造工程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技术改造工程实例,对老氧化沟进行功能区划分,确定明显的缺氧区和好氧区,采取措施增加好氧区溶解氧浓度,降低缺氧区溶解氧浓度.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出水主要指标稳定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