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品质的提高,室内空气污染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环境问题之一。文章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及结合作者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水平研究现状,采样分析方法和治理技术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模糊数学在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在室内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近年来,出现了大规模的装修热,因此而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能够更客观直接准确的反映出室内空气质量好坏,本文依据国家标准GB/T18880-2002中的标准值,将空气质量分为五个等级.并根据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选取评价因子,建立室内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隶属函数,确定了模糊矩阵,把它应用于室内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中.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在室内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近年来,出现了大规模的装修热,因此而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能够更客观直接准确的反映出室内空气质量好坏,本文依据国家标准GB/T18880—2002中的标准值,将空气质量分为五个等级。并根据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选取评价因子,建立室内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隶属函数,确定了模糊矩阵,把它应用于室内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中。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关注,对于农村而言尤其要处理生活污水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不仅会污染周围环境,而且还会污染生活用水。为了有效处理这一问题,相关部门采取截污纳管的方式,下面就对具体的设计进行分析,希望给有关人员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蔡锦芬 《环境》2012,(Z1):96-9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存环境,尤其是室内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当前日益突出的问题,本文针对室内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提供了一些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环境》2010,(Z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住房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由于多方面因素的作用,我国室内空气的污染情况普遍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本文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对室内空气污染的种类和危害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虽然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还是面临很多问题,本文将对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可以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工作环境的质量日益重视,而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大量新型建筑和装修材料进入家庭,加之现代建筑物的密闭性,使得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部分室内空气质量问题的分析,探讨如何监测室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9.
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在室内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据统计,人一生中70%左右的时间在室内度过,人均日吸入空气12立方米,而城市居民每天约70%~90%的时间在各种室内环境度过。因此,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本文主要讨论目前中国室内空气污染的现状、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化工产品以及建筑装饰材料等,室内空气污染物种类也越来越多,这导致空气污染质量进一步恶化。为此越来越突出了环保监测空气污染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环保监测现状,并且简单分析了环保监测空气污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已经认识到家庭装修越来越来豪华同时也给室内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给自身及家人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本文从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控制对策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的排放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也成了我国城乡环境治理的当务之急。为缓解各地的用水安全问题,通过对污水的处理,可以使水得到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新风系统作为住宅建筑通风系统的一种新的设计形式与功能系统,节能效果与优势也十分突出,下文将通过对于住宅建筑新风系统的比较,对其节能效果进行研究分析。1住宅新风系统的产生及发展状况随着环境质量问题的日益严重,在住宅建筑设计建设中也越来越重视对于室内外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升,根据国家室内环境监测机构的相关统计,在城市以及人口高度集中的住宅建筑中,有30%到70%的住宅建筑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出现严重超标情况,为了保证住宅建筑室内空气质量,以及居住人群的身心健康状况,必须拥有一套高效合理的新风换气系统,以进行住宅建筑通风换气,住宅建筑新风系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并在建筑设计中进行应用实现的。2住宅新风系统定义及其作用住宅新风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通风形式,它在住宅建筑中的设计应用主要是为了促进建筑室内外空气转换流通,以  相似文献   

14.
室内空气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空气污染及其所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显著。本文重点介绍了各种室内污染及其健康效应。  相似文献   

15.
空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空气污染及其所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显著。本文重点介绍了各种室内污染及其健康效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空气污染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环境问题之一。室内空气污染物包括悬浮固体污染物和气体污染物,其中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有极大危害;气体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气体污染物、无机气体污染物和放射性气体污染物,它们可以引起病态建筑综合症(SBS)、化学物质过敏症等相关病症。本文分析了各种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并据此提出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模型的高校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随着室内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对室内空气进行环境评价以了解室内空气品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提出了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并应用于高校室内空气品质评价。对某高校室内的甲醛、氨、TVOC、苯、甲苯、二甲苯进行测定,并对测定数据先后采用单一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其中模糊层次分析法是通过对污染物相对重要性比较,建立判断矩阵,经运算和一致性检验得出各污染物权重向量,再确定评价集合,构造各污染物的隶属函数,得到单因素评价矩阵,各污染物的隶属度与其权重的乘积即为评价结果。与单一层次分析法的评价结果对比,模糊层次分析法能够更全面、客观地反映高校室内空气品质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生活的环境。虽然近年来由于提倡绿色环保等理念,我国的环境污染现象有所改善,不过还存在不少污染问题,如不经处理的废气废水的排放,不能降解的垃圾随意丢掷等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直接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便。开展环境保护工作,首要前提就是要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本文通过对环境检测技术的研究,根据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以提高我国环境检测技术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减少室内空气污染12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庭和办公室装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装修材料及化妆品、清洁剂进入了室内,室内空气污染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的环境问题。有关资料显示,人的一生中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而老幼病残者在室内的时间更长。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对人们身体及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比室外空气污染更为严重,应当引起高度警惕。目前,我国由于室内装修造成的污染主要有室内有机污染、无机污染和放射性污染。主要超标的污染物有甲醛、苯、甲苯、氨、氡等。据有关调查分析,在各种建筑材料、涂料、油漆、胶合板中散发出的有…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逐步完善,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它作为影响人们生活的关键,也成为了百姓探讨的主要话题。过去的环境影响分析常常忽视公众的参与,没有注意到百姓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导致评价不够系统和科学。在现代化背景下,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对各种参考依据进行研究,考虑其所具备的可行性、有效性和针对性,设计科学合理的公众参与方案,从而更加客观的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