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综述了海洋塑料微粒污染多元化来源,在全球海洋广泛分布,近海海域分布相对集中,塑料微粒已逐渐汇聚于深海的特点。其生态反应影响体现在"塑料微粒生物附着"、"生物摄入"、"毒理反应"和"塑料微粒与其它污染物复合毒性"3个方面。未来应加强我国海洋环境中塑料微粒的污染现状及生物摄入状况调查研究,塑料微粒与污染物作用机制和复合毒性研究和塑料微粒生态风险评估方法学研究。最后提出了防止塑料微粒污染需要经过制定法律法规以及各执行机关加大管理力度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海洋中广泛存在的微塑料可被藻类吸附、微生物定植,亦可被海洋动物摄食并蓄积。生物与微塑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必然会改变微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海洋中的迁移转化。因此,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海洋生物对微塑料的吸附、摄入、蓄积与排泄等关键过程;重点总结了微塑料在海洋生物过程(如排泄、与海洋雪团聚、形成生物膜以及生物扰动)影响下的沉降-埋藏等迁移过程;深入讨论了海洋动物对微塑料的摄食、消化过程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导致的微塑料破碎、降解以及塑料添加剂和吸附污染物的释放过程及其机理。本文阐明了海洋生物对微塑料迁移转化的调控作用,为理解海洋微塑料的环境归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塑料是人类的重要发明,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电子产品、汽车、消费用品、包装等方面,这些塑料使用之后,一部分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收集处理而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发生破碎、腐化,给地表水、土壤和海洋等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环境问题。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8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产生约3亿吨塑料垃圾,其中超过800万吨的塑料进入海洋,进入海洋的塑料垃圾会逐步破碎并形成大量微塑料颗粒,其中含有和吸附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累积,最终可能进入人体,  相似文献   

4.
塑料微粒在淡水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制品因其广泛的使用,其废弃物及残余物不可避免地进入到水环境中。塑料微粒因其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环境中难以降解,近年来,塑料微粒的污染备受关注。该文主要介绍塑料微粒在淡水中存在的现状及危害,叙述了塑料微粒携带水中的微量污染物质的特征,分析了塑料微粒对重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微生物在水中的迁移影响,总结了塑料微粒在饮用水中去除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塑料微粒在淡水中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有效地防范塑料微粒在水环境中的危害及减少对人体的影响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塑料微粒是指粒径5 mm的塑料颗粒,目前已经在海洋、淡水及陆地发现了塑料微粒的存在,其造成的环境问题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几年,关于淡水受到塑料微粒污染的报道越来越多,综合这些研究结果,发现目前全球各大河流和湖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塑料微粒的污染。迄今淡水生态系统关于塑料微粒的研究进展包括:环境中塑料微粒的来源,塑料微粒在淡水生态系统的分布情况以及影响其丰度的因素,塑料微粒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潜在影响等,归纳分析这些成果,可为中国开展淡水环境中塑料微粒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微塑料对近岸多环芳烃降解菌群结构及其降解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海岸微塑料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微塑料研究主要集中于微塑料在生物体内的积累,而有关微塑料对微生物生态的影响研究还很少.本文针对受微塑料影响较严重的近岸环境,从受石油污染的近岸水体中富集驯化得到功能菌群菲降解菌群MB1,探究微塑料对近岸菲降解菌群结构及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塑料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菲的降解;SEM扫描电镜分析进一步显示微生物附着在微塑料上并分泌丝状物质;采用Illumina序列分析添加微塑料后菌群结构的变化,发现培养6 d后在有添加微塑料的体系中优势菌属以Glaciecola为主,而未添加的对照组中优势菌属是Rhdovulum,说明微塑料的添加可明显改变降解多环芳烃的菌群结构,进而影响污染物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就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由于价格实惠,不少买家囤了很多洗护用品,比如一些按摩型沐浴露、洗面奶、剃须膏等等,从产品说明中可以看到,不少洗护用品都添加了一种被称为"微型柔珠"的颗粒物质,其作用是通过磨砂、去角质等对皮肤进行深层清洁,这种微型柔珠其实就是一种微塑料。而且这种微塑料不但存在于该生产用品中,在我们生活环境中也是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8.
环球扫描     
正《危险材料》 2021年5月18日可以降解塑料的海洋微生物塑料废弃物正成为最常见的一种海洋垃圾,带来日益严重的全球污染。近日《危险材料》报道了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孙超岷科研团队经过5年攻关,首次发现能有效降解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和聚乙烯两种塑料的海洋微生物菌群和酶,为获得塑料降解微生物和功能酶、发展降解塑料垃圾生物制品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候选材料,并有望突破难降解塑料聚乙烯的降解瓶颈。  相似文献   

9.
崔茹  莫梓伟  袁斌  邵敏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6):2272-2281
溶剂使用源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重要排放源之一.近年来,VOCs排放清单中对工业生产类溶剂的VOCs排放估算较多,但对于生活类溶剂使用的研究有所欠缺.本研究以日化用品为研究对象,基于产品消费量、产品中的溶剂含量及其挥发特性,建立了我国2000—2017年日化用品使用的VOCs排放清单,并基于最大增量反应活性值(MIR)评估了日化用品对臭氧生成的潜在贡献.结果表明,2000年我国日化用品VOCs排放量为36.1×104 t,到2017年排放量达218.5×104 t,年平均增长率为11%.护肤品、香水和洗护用品是日化用品中VOCs的主要排放类别,2017年这3类的VOCs排放量分别占总量的40%、30%和21%.上海(8.0×104 t)、北京(7.0×104 t)、广州(4.5×104 t)、重庆(4.5×104 t)、深圳(3.7×104 t)是日化用品VOCs排放量前5的城市.含氧VOCs是日化用品排放的主要VOCs组分,其排放量贡献达到64%.2017年日化用品VOCs产生的臭氧生成潜势(OFP)为306.4×104 t,含氧VOCs、烯烃和烷烃分别占OFP总量的67%、18%和14%.对OFP贡献最大的前8个物种是乙醇、柠檬烯、异丁烷、丙二醇、二丙二醇、异戊烷、二甲醚和异丙醇,其排放量占VOCs总量的77%,但贡献了OFP总量的93%.针对日化用品的VOCs排放及其引起的臭氧污染防控应重点关注护肤品、香水和洗护用品3类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美国国会一个调查小组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每年因为吞下塑料制品废物和由于被塑料废物缠绕而死亡的海洋哺乳动物多达数十万头。”报告还表明,每年投进大海中的废塑料(包括捕鱼用塑料装置)重达17.5万吨,每天有69万个塑料容器被抛向海洋;海滩上嬉戏消夏的人们,将大量塑料袋、塑料杯或塑料罐抛在沙滩上。美国洛杉矶海岸,夏季平均每周被弄潮儿抛弃的塑料废物就达75吨之多。许多海洋哺乳动物,如海豚、海豹、海狮、鲸等本能地对浮在海面上的物体产生好奇心,以为是海蜇等可食物,将塑料废物吞进肚子,结果因哽塞而死亡。有一次,渔民们在大西洋海面上作业时目睹了数以千计的海豹被漂浮的塑料网缠绕无法浮出水面呼吸而大部分窒息死亡的情景。 如果塑料制品会自行腐化,塑料污染海洋、杀死海洋动物事件就不会频繁发生。为了根治海洋塑料污染这一世界性难题,科学家致力于  相似文献   

11.
正曾经,人类认为海洋无限辽阔,并把海洋当作垃圾倾倒的主要场所。然而,随着海洋垃圾在全球海岸迅速累积,因塑料垃圾而伤亡的海洋动物在世界各地不断被发现,微塑料污染遍布全球各大海洋和极地。海洋已然成为了一个"塑料世界"。一、海洋塑料污染的现状海洋垃圾是指在海洋及沿海环境中任何持久性、人造或经过加工的固体废弃物。其中,塑料是海洋垃  相似文献   

12.
微塑料污染已经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研究热点多集中于海洋微塑料及其生物学效应,对淡水生物潜在影响的研究还很有限。本文选择淡水模式动物大型溞(Daphnia magna)作为受试生物,以2 μm、20 μm和50 μm聚乙烯微粒(polyethylene,PE)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尺度微塑料对大型溞的急性活动抑制效应。结果表明,3种粒径的微塑料均可被大型溞摄入,并在肠道中积累,造成大型溞的活动抑制,并可能影响其脂类代谢;水中高浓度的PE微粒可粘附在大型溞体表,限制其活动,影响其摄食。在5~80 mg/L浓度范围内,2 μm PE微粒对大型溞的抑制率呈现线性增长趋势(96 h的EC50为50.86 mg/L);而20 μm和50 μm的PE微粒的抑制率随暴露浓度的增加呈现倒"U"形曲线。暴露48 h后,3种PE微粒的LOEC值分别为60、20和5 mg/L,即随粒径增大,毒性效应增加。粒径大小是影响大型溞摄入和积累微塑料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结果为深入理解微塑料对淡水浮游动物的毒性效应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种可降解塑料袋正在进入京城的24家商店使用,这种塑料袋的主要成分是生物降解树脂母粒、玉米淀粉以及光敏剂和一部分聚乙烯。与传统的聚乙烯塑料袋相比,这种塑料更易消解和被吸纳:废弃后,受环境中微生物的侵蚀分解,50天后会变成小碎片,一年内可变成砂粒状的微粒。聚乙烯微粒已基本不会对土壤等环境构成污染。这种塑料袋的承重能力不比聚乙烯袋差,其售价也与聚乙烯塑料袋持平。目前进入北京各大商场的这种新型的塑料袋,其生产者分别是深圳德实利公司和南京苏石降解树脂化工有限公司。北京的白色污染,其主要成分就是塑料袋。食品袋…  相似文献   

14.
骆苑蓉  钱义谦  齐雅楠 《环境科学》2022,43(11):4869-4875
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得塑料制品的使用量急剧增加,由此产生的大量废旧塑料垃圾在环境中裂解形成粒径更小的微塑料(<5 mm).由于微塑料结构稳定,分布广泛且生物可利用性低,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已经逐渐成为对海洋生态和环境造成巨大影响的重要污染物.近年的研究表明,自然环境中存在一些能降解这些难降解微塑料的微生物,微生物降解无二次污染且对环境扰动少,在微塑料的去除中具有很好地应用潜力,但亦有一些局限性.综述了环境中数量最多的聚乙烯微塑料的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着重探讨了降解效果和量化方法.基于微塑料生物分解效率普遍较低的现状,开展进一步的研究还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海洋塑料污染成为与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并列的全球重大环境问题,其中海洋微/纳塑料成为关注的重点。纳塑料与微塑料相比,粒径更小,比表面积更大,环境丰度更高,更容易被海洋生物所摄食,对海洋生物产生的毒性更强。因此,纳塑料的海洋环境效应研究成为近年来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迄今为止,关于海洋纳塑料的环境行为与生物效应仍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清晰的认知。基于此,本文综述了海洋纳塑料的检测分析方法,概述了纳塑料的海洋环境行为,分析了纳塑料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及其致毒机制,并展望了海洋纳塑料环境效应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科学评估海洋纳塑料的生态风险及有效应对海洋纳塑料污染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污染问题及其国际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海洋垃圾与微塑料问题的由来与现状(一)问题由来根据UN Environment定义,海洋垃圾是指任何持久性的、人造的或加工过的并被丢弃、倾倒至海洋或沿岸环境的垃圾。海洋垃圾的问题由来已久,而海洋微塑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微塑料污染的文献基本集中在2015年至今,可见很多领域还有待探索。一方面,塑料价格低廉、应用广泛,是人们日常大  相似文献   

17.
海洋氮循环是海洋元素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不同材质类型的微生物所驱动,对评估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环境的胁迫,有必要厘清微塑料的存在对氮转化过程的影响,以提升对当代及未来海洋氮循环的理解。据此,本研究设置不同浓度(0.5%和0.05%)、不同粒径(500目、150目和16目)和不同材质类型(PA、PE、PVC、PP、PS)的微塑料暴露实验,评估微塑料的存在是否对海洋沉积物及周边水体氮转化过程存在影响。结果表明,微塑料的存在会改变氧化还原环境,继而对微生物所驱动的氮循环过程产生影响。另外,研究发现,微塑料的材质类型、浓度和粒径分别会对氮循环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意味着微塑料的不同性质会改变海洋沉积物及周边水体的氮循环过程。微塑料会通过影响沉积物中微生物的组成和活性进而影响上覆水中氮素分布,对水体氮循环构成挑战。后续的研究需要深入探究微塑料影响下上覆水中氮循环的同位素动力学,以提升对氮循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塑料的发明和使用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是日常使用的塑料制品被随意丢弃后,则成为污染环境的源头之一,也成为海洋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开始关注和聚焦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同时,我国海洋塑料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鉴于此,本文对全球海洋塑料的污染状况及其对海洋环境造成的破坏加以分析,梳理了国际、区域(国家)、行业、非政府组织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总结出国家层面应制定保护及经济激励政策、企业应积极着手研发替代塑料的产品、开展国际合作等减少海洋塑料垃圾的国际经验,并从国际合作、政府政策、企业引导、社会合作等层面为我国加强海洋塑料污染的防治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6月9日,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和欧盟在七国集团(G7)峰会期间签署了《海洋塑料宪章》。这是一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作为七国峰会成果的附件被正式发布,其中包含多项针对海洋塑料和微塑料的承诺和行动。七国集团中美国和日本没有签署这份文件。海洋塑料和微塑料污染威胁物种安全和生态系统安全,加剧了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同时还通过污染食物链威胁人体健康。自2017年底联合国环境大会(UNEA)以来,海洋塑料和微塑  相似文献   

20.
据《自然》杂志网站3月报道,马萨诸塞州森林洞穴海洋研究院(WHOI)科学家表示,他们首次在海洋中发现了能消化塑料垃圾的微生物,并提出了他们的新忧虑:塑料中的有毒物质有可能被引入海洋食物链中。海洋中有大量塑料,大部分都漂浮在水面下。在电子显微镜下,每片塑料都是一片绿洲或一块充满生物的暗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