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我国作为《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首批签约国,自2001年以来,严格落实《公约》的要求和义务,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防治管控上取得了成就和经验。2022年我国颁布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约》管控的POPs是《方案》明确的新污染物中的一类。《公约》所建立的POPs评估机制,以及通过履约获得的POPs污染防治、成效评估等管理经验可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复制和推广,并促进新污染物治理和履约工作相互协同。基于履约成果和经验,本文提出统筹新污染物治理清单研究,加强筛查和评估能力建设;制定合理可行的新污染物防治措施,强化管控试点示范;推动新污染物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实施效果评估机制三条建议,以进一步强化我国新污染物治理。  相似文献   

2.
11月913,在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有关会议上一个全新的概念强烈地吸引着与会——POPs,国际上这句习惯用语中叫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包括滴滴涕、灭蚁灵在内的12种对人类生存、繁衍和可持续发展构成重大威胁的污染物质。11月11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POPs公约)正式对中国生效,这意味着我国开始对这12种污染物质进行治理并逐步淘汰。  相似文献   

3.
正2001年,我国作为首批签约国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POPs公约)。其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废物环境无害化处理及其污染场地治理是我国履行POPs公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POPs污染场地调查及特征分析根据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我国土壤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4.
林明兰  林田  徐良  贺静 《环境科学研究》2022,35(9):2100-2109
河流作为陆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进入海洋的重要途径,其POPs污染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解我国“十三五”时期长江水体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药(OCPs)的污染特征,以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长江大通站采集的表层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GC-MS/MS)测定水体中溶解态、颗粒态PCBs和OCPs的浓度,分析水体中溶解态、颗粒态PCBs和OCPs的污染特征,通过化合物组成特征和比值揭示水体中PCBs、OCPs的来源,估算输出通量,并从污染物浓度、年径流量及输沙量三方面加以比较. 结果表明:大通站水体中溶解态∑41PCBs和∑9OCPs浓度范围分别为0.059~0.29和0.21~0.52 ng/L,颗粒态∑41PCBs和∑9OCPs浓度范围分别为0.26~0.88和0.34~0.89 ng/L. 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和氯丹(CHLs)均以历史使用残留为主,而PCBs存在新的输入. PCBs、HCHs和DDTs的总输出通量(溶解态+颗粒态)分别为0.57、0.35和0.29 t/a,远低于其他学者于2009—2015年得到的长江入海PCBs、HCHs和DDTs的年均通量. 研究显示,大通站水体中溶解态、颗粒态PCBs和OCPs的污染特征不同,大通站相对较低的PCBs、HCHs和DDTs的输出通量与长江流域过去10年污染物浓度、年径流量和输沙量的整体降低直接相关,溶解态PCBs、HCHs和DDTs浓度显著降低是重要因素. 研究结果反映了我国“十三五”期间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近20年坚持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重要成效. 今后应重点关注大通以下至长江河口的污染物跨介质分配和交换通量,以系统揭示长江输出POPs在区域污染物“源汇”关系中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明确规定于2028年前完成含PCBs液体和被PCBs污染设备的环境无害化管理,浙江省在2006年1月正式启动了PCBs废物削减和处置示范项目。列举了PCBs的危害和处置的紧迫性,在经历多处封存点修复清运工作后,总结了集中封存的PCBs电力电容器现场修复清运的准备工作和修复方法,系统再现了PCBs封存点土壤修复的作业流程及修复中的注意要点,并对今后土壤修复的清运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 Pollutants,?POPs)具有高毒性、难降解、在生物体内长期蓄积、长距离迁移等特性,会威胁人类生存繁衍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重视这一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于2001年5月23日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简称公约),第十届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7.
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基本义务和障碍的初步识别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已日益成为重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国际社会于2001年5月签署了一项旨在消除和控制POPs的国际公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本文在综述POPs基本知识和POPs公约相关国际背景,以及系统分析斯德哥尔摩公约规定和中国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基本义务和障碍进行了初步识别。  相似文献   

8.
罗维  史雅娟 《环境科学》2004,25(6):131-13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 ,并可沿食物链传播 ,通过挥发和沉积在全球范围内迁移 ,已被国际社会视为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中国政府已于 2 0 0 1年 5月 2 3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作为化学品生产大国 ,中国在POPs的控制决策管理和科学研究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 .控制POPs的行动需要科学家、决策者、企业界、非政府组织等各相关方的共同参与 ,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研究和决策的信息沟通平台以改进POPs的控制行动 ,保障国家履约计划的实施 .针对以上问题 ,中国…  相似文献   

9.
刘静  崔兆杰  刘雷  谭风训 《环境科学》2008,29(10):2899-2905
借鉴综合污染指数的概念,引入加拿大环境理事会制订的土壤中多氯联苯(PCBs)标准指标.建立了PCBs污染的毒害性分污染指数(TPI)、持久性分污染指数(PPI)和生物累积性分污染指数(BPI)加权计算的综合污染指数(IPI)评价方法以及各污染指数的相关表达式,确定了土壤环境中PCBs的毒害性转换系数(Ti)、持久性转换系数(Pi)和生物累积性转换系数(Bi).利用建立的土壤中PCBs的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定量评价了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中的PCBs污染现状,22个采样点的PCBs污染的IPI值在1.1-531.7之间,整个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的PCBs污染现状属轻度污染.该评价体系综合地考虑了PCB8同系物间的环境行为差异,较现有的PCBs总量评价方法更科学合理,在持久有机污染物(POPs)的污染评价方面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持久有机污染物,英文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缩写为POPs,(以下简称POPs)与常规污染物不同,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食物网积聚[1],并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化学物质,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一类污染物[2]。在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会议召开的契机下,新疆经济快速发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排放量翻倍增加的情况,对如何降低排放强度提出了一些建议,为POPs环境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和削减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2001年签署《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来,通过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技术和经济等综合手段,我国POPs污染防治在机构建设、政策制定、监测管理、污染控制、研发示范、公众意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由于公约管控物质名单是开放的,在最近3年中,共有10种物质先后增列入公约管控物质名单,我国POPs污染防治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加强POPs污染防治列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领域之一,POPs污染防治进入转型期,在防治对象、防治目标、防治方法、防治措施等方面都将面临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2.
我国POPs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基础与完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废物不恰当处理处置是造成场地污染的原因之一,也是今后需要引起关注的环境问题.在POPs公约中,POPs污染场地和POPs废物一样有着明确的无害化管理要求,作为该公约的缔约国,我国将认真履行公约的义务,消除POPs引起的污染.根据调查,我国POPs引起的场地污染比较严重,现有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政策是POPs污染场地管理的基础,但这种基础还比较薄弱,尚不能完全满足环境无害化管理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充分利用现有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还应该继续改进和完善现有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相关的环境风险评价程序和资金筹集机制,加强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和监督管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国POPs污染场地的分类及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OPs污染场地的管理是目前各国在消除POPs危害时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POPs污染场地成因、特点和现有管理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将POPs污染场地分成生产企业型、流通领域型和PCBs电力设备封存拆解型三类,针对三类不同的污染场地特点,明确了各自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收集分析近10a东海近岸海水和沉积物中全氟烷基物(PFASs)、多氯联苯(PCBs)、多溴联苯醚(PBDEs)、有机氯农药(OCPs)、邻苯二甲酸酯(PAEs)和多环芳烃(PAHs)等六种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数据.结果表明,基于半数效应浓度(EC50)或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对海水和沉积物中POPs的生态风险评估,表明东海近岸大部分海域的PCBs、PBDEs和OCPs生态风险较低,但在杭州湾附近海域处于轻微至中等生态风险水平.PAHs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低及以下风险,PAEs处于中等偏高风险.PFASs处于中等及以下风险,但其中的全氟辛烷磺酸(PFOS)在长江口附近的生态风险较高.来自陆源输入的POPs在东海近岸海水和沉积物中的分布主要受到长江冲淡水、大气干湿沉降、沿岸流和潮汐作用的影响,呈现出绝大多数污染物含量在长江口和杭州湾附近较高,且向外海和南部沿岸总体降低的趋势.在浙闽沿岸泥质区、东海陆架泥质区,沉积物中部分污染物含量明显较高,与泥质区细颗粒泥沙对POPs的结合能力较强密切相关.长江冲淡水与东海海水交汇过程中温盐差异形成的“大陆边缘过滤器”效应,使得...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于2004年11月11日成为《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斯德哥尔摩公约》"或"公约")的缔约方.  相似文献   

16.
我国杀虫剂类POPs污染场地的类型与污染控制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OPs污染场地作为潜在的POPs污染源,必须予以妥善管理。杀虫剂类POPs作为《斯德哥尔摩公约》首批的12种POPs物质中的绝大多数,其污染场地的管理是我国POPs污染场地管理的重点所在。本文分析了我国的杀虫剂类POPs污染场地的成因、类型、存在现状及管理现状,着重剖析了我国可适用于POPs污染场地的管理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POPs污染场地管理与控制的对策,指出了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问题与研究对策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黄俊  余刚  钱易 《环境保护》2001,(11):3-6
本文分析了我国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污染来源、存在现状,着重剖析了我国在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所面临的压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开展POPs研究的对策,指出了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等特点,低剂量POPs长期暴露也会对海洋生态系统及人类自身造成一定影响.为了解博鳌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POPs的污染状况,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别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这3种典型POPs的含量,讨论了POPs的分布和来源,并应用效应区间低/中值法(ERL/ERM)、平均效应区间中值商法(M-ERM-Q)和平均可能影响浓度商法(M-PEC-Q)这3种不同方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表层沉积物中∑PAHs、∑OCPs和∑PCBs含量(以干重计)分别为4.58~367.50、 3.99~175.30和ND~2.89 ng·g-1,整体分布呈现出向海方向逐渐增加的趋势.POPs来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PAHs的来源主要为木材和煤等的燃烧;OCPs中六六六类主要为林丹的输入,历史陆源输入已完全降解,滴滴涕类以传统DDTs类农药为主,且有持续的DDT输入;PCBs以五氯联苯为主,可能来源于航运过程中早期船体底部油漆的释放以及...  相似文献   

19.
南极阿德雷岛企鹅(2003和2006采集的两只企鹅机体组织)中检出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POPs)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药(OCPs),分析测定了头颅、脂肪、肌肉、骨质和尾臀腺中的PCBs和OCPs。脂肪和尾臀腺中的有机氯含量比其他组织要高得多,(PCB含量范围为(126.9~277.0)×10-9;HCB为(43.2~197.0)×10-9;ΣHCH为(0~20.7)×10-9;ΣDDT为(79.4~110.1)×10-9。同时测定了企鹅、贼鸥和巨海燕蛋卵中的有机氯残留,结果显示,企鹅卵中检出POPs含量要远低于贼鸥和巨海燕。对卵样的POPs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鸟种POPs积累水平的差异取决于不同鸟种的生态习性,如活动范围、迁徙距离、觅食习性等。另外,对海鸟栖息地粪土样进行的研究发现POPs含量随着不同海鸟的食谱宽窄和巢址选择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20.
湄洲湾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晴晖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10):2536-2544
对湄洲湾海域表层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特征进行了综合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湄洲湾水体中有机氯农药(OCPs)、多氯联苯(PCBs)、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分别为:1.51~10.3ng/L[平均值(4.28±2.72)ng/L]、5.31~42.6ng/L[平均值(18.52±10.58)ng/L]、125~167ng/L[平均值(145±11.8)ng/L].与国内其他海域水体相比,湄洲湾的POPs污染均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湄洲湾海域水体中不同种类的POPs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HCHs分布表明该区域存在工业品HCHs和林丹的使用;滴滴涕(DDTs)则以工业早期残留为主并伴有新的污染输入;沿岸的化工企业排放的污水可能是该海域PCBs的主要来源;PAHs主要来源石油源,这与该海域密集的油码头与频繁的船运有关.依据目前的环境控制标准判定,湄洲湾海域水体中POPs仅PCBs的浓度有超出风险值限定,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应采取相应的污染物控制与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