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市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潜力与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城市垃圾包括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和园林垃圾等,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垃圾治理的目标。垃圾资源化处理是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数年以来,生活垃圾产量的增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餐厨垃圾、园林垃圾产量仍在不断增加,其处理途径仍需进一步规范。通过分析北京市城市垃圾产量及组分、调研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现状,最终对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潜力与途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有垃圾处理场52座,其中垃圾填埋场所51座,垃圾焚烧设施1座。全省垃圾处理场垃圾实际处理量为555.58万t。针对全省垃圾处理场垃圾及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处理情况,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置、分类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实现村容整洁的一大难题。根据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提出垃圾源头分置方法,将垃圾分为废品类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包装垃圾、无机垃圾和有害垃圾5类,提出了相应的分类处理方法,并对其可操作性进行了分析,重点针对餐厨垃圾和包装垃圾提出了适宜农村的简单、易行的处理技术和模式。为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急剧增加。文章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垃圾分类收集方案,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垃圾分类收集方案进行了优化,确定出了垃圾分类收集最佳方案。即将生活垃圾分为厨房垃圾、客厅和卧室垃圾、厕所垃圾及有毒有害垃圾4类。  相似文献   

5.
在建筑垃圾产量历史数据缺失的情况下,借助ARIMA模型预测朝阳区拆除面积和建筑竣工面积,从经验系数法和间接预测法入手,对朝阳区的拆除垃圾、新建垃圾和装修垃圾的产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未来8年朝阳区新建剩余垃圾和装修垃圾的产生量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工程槽土和拆除垃圾的产生量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工程槽土对建筑垃圾总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拆除垃圾,新建垃圾的贡献最小。综合考虑不同类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和特点,朝阳区政府应加大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6.
浅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有别于混合收集,是垃圾收集的一种新趋势。结合我国垃圾的特点,阐明了当前垃圾分类收集的现状,并指出了我国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根据当前垃圾收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化的对策。通过垃圾的分类回收,减少了垃圾的最终处置量,提高垃圾资源化率。  相似文献   

7.
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方面,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案评价也是实现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的有效方法。以昆明市居民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为例,设计5种垃圾分类收集方案,基于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并建立物元分析模型,得出最优分类方案是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2大类。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生活垃圾转运站耗能和排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昭  李振山  冯亚斌  焦安英  薛安 《环境科学》2013,34(6):2456-2463
利用实际调研得到的北京市生活垃圾转运站2009~2011年3 a平均数据,从垃圾回收量、渗沥液产量、耗水量、耗电量这4个方面分析北京市生活垃圾转运站耗能排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分选转运站及压缩转运站的综合耗能排污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不同生活垃圾转运站的耗能排污情况差别很大,单位垃圾回收垃圾量约为12.9 kg·t-1,单位垃圾渗沥液产量约为5.8~49.0 kg·t-1,单位垃圾耗水量约为40.3~156.7 kg·t-1,单位垃圾耗电量约为1.75~5.60 kWh.t-1.虽然分选转运站综合耗能和排污较多,但分选转运站将部分垃圾回收,使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并将垃圾分为不同物料运往不同垃圾处理场,实现垃圾的优化处理,减轻了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负担,延长填埋场的使用期限.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河流域汛期降雨淋溶和冲刷作用使沿岸垃圾中氨氮大量入河现象,选择滏阳河典型河段牛尾河、北澧河作为研究对象,对沿岸垃圾存量及堆放位置、垃圾种类进行实地调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厨余垃圾和秸秆垃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模拟降雨实验,研究沿河垃圾氨氮入河通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牛尾河、北澧河沿河垃圾分布与沿河村落分布基本一致,主要分布在牛尾河郊区段、牛尾河任县段及北澧河段上游,牛尾河郊区段垃圾分布呈现量大且分布集中的特点,占研究区域垃圾总量的60.9%,北澧河段垃圾存量较小且分布松散,占垃圾总量的18.1%,垃圾类型以生活垃圾为主,堆放在沿河两岸;模拟30°岸坡厨余垃圾较夯实土壤情况和模拟15°岸坡厨余垃圾较夯实土壤情况垃圾氨氮入河通量接近,分别为0.233 mg·mm-1·m-3和0.236 mg·mm-1·m-3,说明河岸角度对垃圾氨氮入河通量影响较小.模拟30°河岸厨余垃圾着重夯实土壤垃圾氨氮入河通量为0.196 mg·mm-1·m-3,说明土壤密实度通过影响下渗流量和下渗浓度对垃圾氨氮入河量有一定影响.模拟30°河岸秸秆垃圾较夯实土壤情况垃圾氨氮入河通量最小,为0.0533 mg·mm-1·m-3,说明秸秆垃圾氨氮入河贡献量小于厨余垃圾.本研究首次通过室内模拟的方式定量分析了傍河垃圾氨氮入河通量,为北方河网区域傍河垃圾氨氮入河通量的精确定量计算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熙  高翊尧  凌玮  柳青  沈茜  安立会  王琛 《环境科学研究》2019,32(12):1959-1965
海洋垃圾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当前环境领域热点问题之一.为揭示我国渤海近岸海域海洋垃圾的赋存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于2018年丰水期(8月)在辽东湾河口区海域布设6个长度为5~10 km的调查断面,利用拖网同时采集海面漂浮垃圾与海底垃圾,初步调查辽东湾近岸海域海洋垃圾分布和组成特征,并对海洋垃圾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辽东湾海面漂浮垃圾数量密度为67个/km2,质量密度为741 g/km2;海底垃圾数量密度为19个/km2,质量密度为2 544 g/km2.②在所收集的各类海洋垃圾中,塑料类垃圾数量占比约为50.9%,其中海底塑料类垃圾数量占比(62.1%)明显高于海面漂浮塑料垃圾数量占比(37.5%).③由塑料垃圾形态特征和表面带有的标识判断,辽东湾近岸海域塑料垃圾主要是来源于生活塑料垃圾(84.9%)和渔业垃圾(15.1%).在此基础上,建议加强源头管理以减少塑料垃圾进入海洋,主要包括完善当前海洋垃圾分类方法、加强渔业塑料垃圾回收、提升公民保护海洋环境意识和制定国家海洋塑料垃圾行动计划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保护海洋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船舶垃圾监管的基本情况 海洋垃圾主要包括陆源垃圾和海源垃圾两个方面.海源垃圾又包括船舶产生的垃圾和海洋石油平台产生的垃圾等.根据美国科学院于1997年开展的一项科学研究的报告,每年由船舶排放入海的垃圾多达560万吨,每平方海里海水中有多达4.6万片的塑料垃圾.由此可见,防治船舶垃圾污染海洋是一项非常重要、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收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便于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收集,文中将垃圾分为资源垃圾、有机质垃圾、有毒有害拉圾、特殊垃圾及其他垃圾,并和归纳了各类垃圾的行之有效的书信方法,指出了垃圾源头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减量法化、资源化和无源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高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关键是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投放。但高校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的设施不完善,师生垃圾分类知识、意识欠缺,分类投放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高校需完善垃圾源头分类的设施,加强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师生的垃圾分类能力,强化他们的分类意识与责任感,才能有效实施垃圾分类收集,为下一步地方政府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垃圾卫生填埋是处置垃圾的最终手段。垃圾填埋场的正规设计、建设、运行是保证垃圾正确处理的前提。目前,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在垃圾填埋场中还占有相当比重,给垃圾的无害处理留下隐患。通过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与正规垃圾填埋场的调查分析,可得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为了在治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中能够使相关方面正确识别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现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特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及资源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急剧增加.大中城市人均日垃圾产生量约1Kg,并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至2005年底,生活垃圾清运量1.52亿t,垃圾的集中处理率约为51%.因此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已成为城市环境保护一个需要迫切解决问题.解决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根本办法,一是建立有效的、环境友好型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二是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建立有效的环境友好型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基础;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是降低生活垃圾无害化成本,节约资源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6.
青岛市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多年,仍然存在居民垃圾分类准确率低、垃圾分类习惯没有养成等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完善相关制度、采用分类垃圾定时投放等建议,以实现垃圾分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李乾  张新英 《环境保护》2022,(14):52-56
生活垃圾分类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归纳总结新时期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现状。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整体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成效显著。但是在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足与知识缺乏、垃圾分类标准不统一与设施不完善、垃圾分类清运不规范以及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健全法律法规、激发主体意识、引入市场机制、强化监督管理等措施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向纵深发展,从根源上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发达农村生活垃圾特性调查及治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了解我国发达地区农村垃圾特征,以丹阳市群楼村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群楼村的垃圾特性,并对群楼村垃圾的集运方式、处理措施以及当地居民对垃圾的认识进行了调查。表明群楼村的垃圾已经具有城市垃圾的特征,但垃圾配套处理措施及居民意识远远没有达到要求。根据调查的结果探讨了适合群楼村以及发达地区农村生活垃圾集运方式与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采用随机问卷方式,调查了宁波市居民对现行垃圾分类方法的态度、可能的分类方法、实行垃圾分类后的行为方式等。结合我国生活垃圾分类行业标准及居民在实际垃圾分类过程中的行为方式,提出了适合宁波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案。其特点是,居民只需区分食物垃圾与非食物垃圾,而非食物垃圾集中运往分拣中心按行业标准进行分类或按回收企业要求进行进一步细分类。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城乡垃圾治理难题,分析了传统垃圾处理技术的作用及缺陷,指出引进西方国家先进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垃圾分类综合体创新模式,即:垃圾机械分选技术、生活垃圾联合批嘂技术、干垃圾碳化裂解技术、自控系统、城乡统筹垃圾分类管理系统,以期实现垃圾资源的二次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