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磁分离-板框脱水"工艺进行污泥处理试验,研究了磁分离机处理炼油厂"三泥"的效果。结果表明:经磁分离机处理后的污泥再经板框压滤,含水率降至60%,脱水后的污泥加入固化剂干化。该工艺产生的滤液清澈,泥水分离速度快,石油类和COD去除率高,且工艺简单,占地小、投资少,运行维护简便,处理效率高。  相似文献   

2.
磁分离技术在我国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磁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离方法和设备,综述了该技术在某些特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磁分离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分离效率高、分离速度快、选择性好、处理对象广、成本低廉、分离物系的粒度可达到很小,并且不受处理体系的温度、密度、酸碱度限制等优点,可以使某些采用传统分离方法较难或不能分离的物系得以顺利地分离,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中国环保产业》2012,(11):65-65
四川冶金环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建设创新型企业、成都市"高科技企业",隶属于四川环能德美集团公司。公司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跑的磁水分离技术为支撑,以打造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为目标,不断开发磁技术水处理领域的工业化应用,成功研发出了"稀土磁盘净化废水成套技术设备"和"超磁分离水处理成套技术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冶金、煤矿、  相似文献   

4.
磁混凝澄清工艺是在常规混凝工艺中投加磁粉,磁粉微小有利于混凝絮体生成。介绍了磁混凝澄清工艺的原理及技术特点,并实际应用于一级A提标工程,结果表明,磁混凝澄清池表面水力负荷可达20~40 m3/m2·h,同时出水SS5 mg/L,浊度1.0 NTU,TP0.02 mg/L,非常适合于城市污水厂提标。  相似文献   

5.
磁加载混凝技术具有泥水分离速度快、污水处理周期短、占地面积小和污水处理成本低的优点。具体阐述了磁加载混凝法中磁种的选择以及新型混凝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磁加载混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磁加载混凝法对水中重金属离子和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一般可达90%以上,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浊度的去除效果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保产业》2012,(11):61-61
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技术依托单位:四川环能德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6-5377(2012)11-0061-01工艺路线该技术在废水中投加磁粉、混凝剂、助凝剂,形成磁粉为核心的絮体,再利用磁性材料将废水中的磁性体分离出来,实现水体的净化。磁粉回收循环利用。主要技术指标SS和总磷去除率大于95%。适用范围适用于含悬浮物浓度高的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7.
磁种-磁滤技术处理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涌璋  梁瑛瑜 《四川环境》2005,24(2):15-17,43
采用磁种-磁滤技术处理广州市两条河涌的污染水,考察了磁种投加量、混凝剂用量、磁场强度和磁滤速度对出水浊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TP、SS和浊度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96.2%、92.4%和93.9%,对CODCr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为68.2%,但对NH4^ -N的去除效果较差,去除率仅为25%。  相似文献   

8.
四川环能德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磁分离水处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是磁分离水处理技术装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企业。公司是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骨干企业、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依托单位、环保装备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建设创新型企业、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成都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单位、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理事单位、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水利学会会员单位、中  相似文献   

9.
磁性絮团形成的最佳参数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高岭土配制的浊度水投加磁粉、聚合氯化铁和聚丙烯酰胺进行磁絮凝反应,研究了形成含磁絮体的最佳工艺参数及机理。结果表明,形成含磁絮体的最佳工艺参数:磁粉粒度应小于10μm,磁粉必须和聚合氯化铁同时先于聚丙烯酰胺投加,且投加时的搅拌速度以250r/min左右为宜,磁粉的适宜加入量与污染物浓度有关。磁粉的加入没有改变絮凝荆的絮凝作用机理,有磁种参与的磁絮凝反应与没有磁种参与的絮凝反应没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0.
公司简介杭州蓝然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提供废水资源化与物料分离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电渗析为核心的膜集成分离技术,一直致力于工业废水中有机物的回收及水的循环再利用、高浓度及高有机废水的处理零排放工艺等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建立了一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国内知名膜分离专家、海外专业制膜人才、行业应用研究带  相似文献   

11.
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梯度磁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大量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它的基本原理,综述了该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首钢水厂选矿厂多年来利用磁滑轮用尾气及回收工艺和尾矿回收再选工艺,降低了尾矿品位,提高了金属回收率,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安塞油田为回收有毒的凝析油,开展了利用U型油气分离管回收凝析油的技术试验。文章介绍了U型油气分离管的结构及工艺特点,结合井组试验情况,对U型分离管试验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安装U型分离管大大提高了凝析液分离效果,简化了井场工艺流程,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该U型分离管实现了凝析油的密闭回收。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目前船载藻水分离技术的现状,结合陆基富藻水浓缩、脱水等研究,改进浓缩、脱水技术与设备结构的方法,优化工艺参数,形成集成高效、适于船载的富藻水浓缩脱水技术。对船载蓝藻混合技术、船载蓝藻絮凝技术、藻水初级分离技术进行集成,完成了整套高效分离工艺的方案设计与实船应用验证。船载藻水分离技术利用船只作为载体,富藻水处理能力大于50m~3/h,藻类去除率90%以上,具备机动灵活、快速清除表层蓝藻并进行就地分离、不占土地的优势,填补了国内空白,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针对“零排放”背景下海上钻井废弃物回收总量大、转运成本高、甲板空间受限等难题,常规钻屑减量工艺是将减量设备置于螺旋输送器末端,由于螺旋体的搅拌混合导致钻屑黏度增大,加剧固液分离难度,造成减量效果不理想。基于负压抽吸技术,对常规减量工艺进行优化改进,开发出一种小型化源头减量分离技术及装置,将设备工艺前置,通过在振动筛下方增设小型固液分离装置,形成了一种“零排放”钻屑随钻减量处理工艺,并在渤海油田C平台应用测试2井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本具备了现场随钻处理能力,验证了负压抽吸减量技术的可行性。该装置占用空间小,利于安装,能够大幅降低钻井液损耗,提升钻屑干燥程度,为“零排放”背景下海上钻井废弃物处置提供了技术思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齐大山选矿厂浮选中矿水、磁污水净化、回收利用的工艺过程及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7.
废钻井液不落地处理技术是基于钻井队"固控"系统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岩屑固渣处理及废液处理回用是其核心技术。在分析以固化填埋为主的传统废钻井液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零排放"理念,探讨了废钻井液不落地处理的概念、思路、技术、工艺与模式,对当前存在的处理剂、处理技术、装备、工艺模式、环保可回收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技术对策。应强化在破胶脱水、固液分离、固废处理、关键装备、模式优化及新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废钻井液不落地处理技术是基于钻井队“固控”系统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岩屑固渣处理及废液处理回用是其核心技术。在分析以固化填埋为主的传统废钻井液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零排放”理念,探讨了废钻井液不落地处理的概念、思路、技术、工艺与模式,对当前存在的处理剂、处理技术、装备、工艺模式、环保可回收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技术对策。应强化在破胶脱水、固液分离、固废处理、关键装备、模式优化及新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喷涂废气治理中的漆雾分离过程,在分析现有漆雾干、湿分离(捕捉)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颗粒物碰撞拦截与球磨再生工艺,开发出一套漆雾干式分离与自再生技术及装备。研究表明,在入口浓度低于900mg/m3时,仅用小球过滤,漆雾的平均分离效率可达88.7%。附带玻璃纤维过滤棉后,在入口浓度低于1560mg/m3时,漆雾的平均分离效率达95.7%。附着于过滤材料上的漆雾通过球磨的方式可实现自再生。  相似文献   

20.
原油电脱盐含油废水由于乳化带油严重,破乳分离困难,处理难度大。文章对目前工业化应用技术成熟的旋流油水分离、化学破乳及电化学3种电脱盐含油废水除油工艺,在工艺流程、工业应用现状、应用效果等几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电化学除油工艺具有除油率高、效果稳定、费用低、设备简单、抗冲击力强、占地面积小等优势,除油率和COD去除率大于90%,对悬浮物、胶体、重金属等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