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偶然性,使有些同志错误地产生事故不可捉摸思想认识.害怕安全事故使有些单位被束缚了手脚,不敢创新,不敢放手抓工作,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全行业退出某项生产、"禁止生产……"等等,其实都是在回避矛盾,对经济发展和长远建设是不利的.北京市烟花爆竹"禁改限"后的第一个春节,从除夕到初八,没有发生因燃放烟花爆竹酿成的火灾,也没有发生因燃放烟花爆竹致死、致伤的事故.从北京"禁改限"的实践中,我认为可以得到这样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赵静蕊 《劳动保护》2006,(1):104-104
北京市政府在1993年出台了《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使“爆竹声中辞旧岁”的悠久传统变成了广大北京市民记忆中的往事。然而13年后的今天,“禁改限”的规定又使爆竹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身边。过年时燃放鞭炮虽然可以增加“年味”,但是,一起起因为燃放烟花爆竹而造成的伤害事件却也在警示着我们,燃放鞭炮千万不要忘了安全,莫让烟花爆竹成为节日“杀手”!那么,如何才能在享受烟花爆竹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不受到伤害呢?只要您掌握了以下几点,就可以有效防范伤害事件的发生。1.到指定网点购买合格商品(1)要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因为我国对…  相似文献   

3.
1993年10月 12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一项地方性法规──《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该项法规是为了保障国家、集体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社会秩序而制定的。按照这个规定,北京市八大市区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地区。在这些地区,同时禁止生产、运输、携带、储存、销售烟花爆竹。 市民深受烟花爆竹困扰 近年来,北京市因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各类事故特别突出。据市消防局长李全福介绍,1989年到1993年的五年春节期间。(从大年三十到初三),全市共发生火警火灾763起,因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烟花爆竹发源地,制作、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目前,我国现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6400多家。近年来,受国内部分城市烟花爆竹燃放"禁改限"的带动,全国已有27个省的大中城市放开对烟花爆竹燃放的限制或由禁止燃放改为有条件的限制燃放。受此影响,烟花爆竹市场需求日益旺盛,销售额逐年攀升。  相似文献   

5.
烟花爆竹燃放禁改限后,北京市安监局在做好烟花爆竹产品储存销售监管的同时,还主动和烟花爆竹产地的安监机构联系,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资质,安全标准,火药成份,生产工序进行联合监察,从源头上保证了首都市民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人的千年习俗。几年前,我国许多城市决定在春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在安全、环保上取得了显著效果,也节约了可观的资金。近年来,这些城市中有些城市允许重新燃放烟花爆竹。这一“解禁’例激了烟花爆竹的非法生产,致使生产过程爆炸频仍。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每年燃放烟花爆竹花去的费用约20亿元,平均每天600万元以上。巨大的消费市场刺激着鞭炮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一些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的个体作坊主,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更是挺而走险,1998年以来,全国各地地下鞭炮作坊的爆炸声不绝于耳,群死群伤的事故频…  相似文献   

7.
近日,福州市烟花爆竹燃放“禁改限”终于尘埃落定。今年春节,福州市民就可在限定时间、限定区域燃放烟花爆竹。在城市的夜空,久违的花火终于可以再次闪耀。但是烟花爆竹是易燃易爆品,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那么怎样才能让美丽的烟花安全地绽放而不成为节日喜庆的不和谐因素呢?对此本刊特摘选烟花爆竹燃放、运输、保存相关的安全常识,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郁蒙 《安全》2007,28(3):60-61
今年是北京市实施《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的第二个春节,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本文对北京禁改限以后,实施情况如何,燃放烟花爆竹都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  相似文献   

9.
近日,福州市烟花爆竹燃放"禁改限"终于尘埃落定.今年春节,福州市民就可在限定时间、限定区域燃放烟花爆竹.在城市的夜空,久违的花火终于可以再次闪耀.但是烟花爆竹是易燃易爆品,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那么怎样才能让美丽的烟花安全地绽放而不成为节日喜庆的不和谐因素呢?对此本刊特摘选烟花爆竹燃放、运输、保存相关的安全常识,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春雨 《劳动保护》2002,(12):34-34
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这是中国的传统,此习惯由来已久,正所谓“爆竹声声辞旧岁”。然而燃放烟花爆竹,虽有喜庆、祈福、驱邪、热烈、火爆的一方面,但“福兮祸之所倚”,此举也会给人带来灾难,不仅常常炸伤行人,弄得人眼炸瞎,面目全非,而且极易引起火灾。因此,人们往往要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特别是一些人口稠密的大城市。近来翻检旧时资料,见到两则清代后期关于不准燃放爆竹的禁令,颇值得当今消防和社会治安当局借鉴,也应使那些反对禁放者深思。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禁止还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问题对比研究,阐述了烟花爆竹“禁放”和“限放”的利弊,分析了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关系,目前烟花爆竹不同地方性法规的情况,为烟花爆竹燃放的立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徐松竹 《劳动保护》2006,(11):62-6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随着社会各界回归民俗文化的呼声日涨,自1993年起对烟花爆竹“禁放”12年后,2005年9月9日,北京市通过了“禁改限”规定,全国有236个城市改“禁放”为限时限地燃放或全面放开,这是人性化管理的重大突破和进步。“禁改限”是一把双刃剑,既给烟花产业带来发展机遇,也使安全生产面临新的挑战。中国是世界烟花大国,烟花是振兴国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如何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安全发展”的方针,做到既不一“禁”永绝,使千年国粹免毁于“禁”,又不一“放”了…  相似文献   

13.
“市安监局提醒全市人民:严禁在限放区内销售烟花爆竹!燃放烟花爆竹必须做到文明、安全!市安监局提醒全市人民:节日期间要加强安全生产,外出探亲访友要注意交通安全!市安监局提醒全市人民节日期间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来自公安部消防局的消息,2月2日零点到2月3日上午8点,全国共发生火灾5945起,直接财产损失1300余万元.燃放烟花爆竹不当是导致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大年三十,北京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情比去年同期上升178%.除夕零点至大年初一下午两点,北京因燃放烟花爆竹致伤223人,死亡2人.同一时段,仅一些省会城市因为燃放烟花爆竹而引发的火灾高达数百起.  相似文献   

1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随着社会各界回归民俗文化的呼声日涨,自1993年起对烟花爆竹禁放12年后,2005年9月9日北京市通过“禁改限”规定,全国有236个城市改禁放为限时限地燃放或全面放开,这是人性化管理的重大突破和进步。“禁改限”是一把双刃剑,既给烟花产业带来发展机遇,也使安全生产面临新的挑战。中国是世界烟花大国,烟花是振兴国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之一。如何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安全发展”的方针,推动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深入开展,做到既不一禁永绝,使千年国粹免毁于“…  相似文献   

16.
杜荣  侃侃 《安防科技》2013,(1):33-33
爆竹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年。新年将至,燃放烟花爆竹已成为我国春节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不过每年春节期间,因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火灾甚至人员伤亡也不少见。公安消防部门提醒,购买、储存、燃放烟花爆竹一定要注意消防安全。  相似文献   

17.
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人过年的一种重要习俗,也是人们辞旧岁迎新春的重要形式.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是,烟花爆竹产品是以燃烧、爆炸产生欣赏效果的,常因产品存在某种缺陷或因选购、储存与燃放不当而引起安全事故,每年全国各地都有悲剧发生。为避免和减少因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今就购买与燃放烟花爆竹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孔令文 《安全》2008,29(1):58-59
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人过年的一种习俗,也是人们辞旧岁迎新春的重要形式,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是,烟花爆竹产品是以燃烧、爆炸产生欣赏效果的,常因产品存在某种缺陷或因选购、储存与燃放不当而引起安全事故,每年全国各地都有悲剧发生。为避免和减少因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今就购买与燃放烟花爆竹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禁改限、禁改放是2005年各地对待爆竹的主流选择,10多年法规与民俗的博弈,"解禁派"占了上风.民意抉择中,北京市废止执行了12年的"禁放令",改为"限放";许多城市的改革更是大刀阔斧,对烟花爆竹实行较大程度的开禁,一个大多数城市居民可以"爆竹声中辞旧岁"、民俗氛围很浓的春节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20.
正每逢佳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烟花爆竹具有易燃易爆等特点,燃放时易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安全问题不容小觑。2008年9月20日,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因燃放烟花,引燃顶棚吸音海绵发生火灾,造成44人死亡,64人受伤;2009年2月9日,北京市中央电视台新址配楼因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灾,造成1名消防员牺牲,6名消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