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北京市昌平地震台东三旗井数字化水位观测中出现的锯齿型“凹型”阶变现象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观测环境条件、同井孔体应变观测、区域地震活动、GPS地面沉降观测等分析,探析了该异常现象的成因。结果显示,该变化可能与环境变化引起区域周围电磁场的改变有关,可能是地震活动或应力应变引起电磁量增加导致水位仪器电信号干扰异常引起,是前兆异常特征的可信度低。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前周至深井观测数据的异常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后周至台流体数据异常特征,特别对该台水位、流量数字化资料分钟值的的毛刺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用水位的整点值做了潮汐变化分析和小波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前,该台流体观测有一定的前兆显示,为流体学科的异常判定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天马井LN-3型水位观测仪记录的水位观测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在厦门地区,对一个封闭水层而言,水位的变动以降雨量的影响最为严重,可以用回归分析方法从观测数据中消除降雨影响,使加工后数据更好地体现地震影响。2.通过记录到的水震波图像,可以得出同一井孔对同一断层上的响应方式是一致的,只是对震级大的地震响应幅度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FLAC3D软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在不同夹层土体厚度及不同峰值加速度情况下,交叉隧道的地震动力响应进行研究,得出了交叉隧道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上层隧道的相对水平位移差明显大于下层隧道的相对水平位移差。上层隧道地震应力反应大于下层隧道的地震应力反应。随着夹层土体厚度的增大,衬砌结构的加速度、位移和应力略有变化但总体变化不大,并得出0.5 D~2 D(D为隧道外径)的厚度为较理想的夹层土体厚度,此时加速度、位移和应力总体较其它偏于安全。此结论为穿越既有隧道的交叉隧道工程选线和穿越深度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南昌台地下水位资料变化的处理分析,利用求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加速度来判别和分析地震异常,并初步进行试验预报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6.
整理和分析兴济1井的静水位观测以来的水位和气压观测资料,发现该井水位线性下降趋势明显,存在峰谷形式的年变周期,滑动速度分析显示出一定的异常信息;数据散点图显示水位观测结果受固体潮影响大,滑动分析显示固体潮规律畸变时可能存在前兆信息;主要的异常前兆表现形式为水位的下降方向脉冲,可能与井址附近区域或者井址北东方向的天津和唐山老震区相关断裂带上的地震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7.
选取汶川Ms8.0、日本Ms9.0、印尼Ms8.6、巴基斯坦Ms7.8四个远大地震,从"一震多井"和"一井多震"的角度分析河北省地下流体不同井孔水位的响应特征,探讨水位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水位同震响应形态以水震波为主,部分为水震波伴随阶变或只有阶变;同一口井的水位同震阶变方向是固定不变的,水位阶跃上升集中区可能就是未来地震危险区;含水层岩性为灰岩或花岗岩,导水系数大、渗透性能好的井孔水位同震响应幅度大;震中距相近时,不同井孔水位的同震响应时间有很大差异,含水层岩体结构的不同是主导因素;峰4井水位的映震能力近几年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多孔隙弹性介质线性孔隙弹性理论为基础,利用含水层系统孔隙压力变化与平均应力之间的线性数学表达式,选择合适时间段的地下水位与理论引潮力资料,计算水位变化对引潮力响应关系的比例系数和相关系数,验证了地下水位对引潮力响应关系较密切,同时提供了符合场地条件下含水层Skempton比例系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庐江综合观测井在1999年9月21日台湾花莲西南Ms7.6级地震的前兆异常及震时、震后效应。该井在这次地震的前兆异常的主要特点是:(1)溶解气体组分、水氡、井压等存在中期异常,异常时间都在3~4年;(2)水位和水温存在短临异常;(3)大部分测项震后效应明显;(4)水位和水温的震时和震后效应几乎同时出现,但却是逆向发展,为多年以来地下流体综合观测资料中所少见。  相似文献   

10.
南昌地震台地下水位变化异常的分析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南昌台地下水位资料变化的处理分析,利用求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加速度来判别和分析地震异常,并初步进行试验预报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的地震异常信息是否在我国现有的技术手段中有明显的异常体现,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本文用收集到的全国“十五”地热观测网中的190个地热前兆观测点的数据资料,对汶川8.0级地震的映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0个观测点震前有前兆异常,86个观测点有同震响应及震后调整。其中有前兆异常的观测点仅占16%,震中距〈1100km出现前兆异常观测点占全部异常点(30个)的77%,占震中距〈1100km观测点(83个)的28%。由此分析了我国地热观测的现状及预测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例如观测孔勘选不理想有待筛选改进,数据资源私有应在全国及时实现资源共享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苏鲁皖地区布设的跨“郯庐断裂”定点短水准资料及“霍山窗”内流动水准资料进行整理。根据断层活动速率求解断层形变异常强度,基于其变化特征与本区中强地震的对比研究,发现在研究区域断层活动整体处于断层形变强度较低的背景下局部断层活动异常对地震预测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中强地震多发在异常强度加强的年份或者其后,可以视为中尺度时间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获得高质量实船结构监测数据,减少数据因外界干扰造成的异常现象,现开发一套面向真实海况的实船结构监测数据的异常处理方法。方法 将统计学中的Z-score异常检测方法与数据处理中常用的平均值计算法相结合,实现对船舶结构应力数据的异常处理。基于正常信号创建含有异常现象的验证数据,对新的异常处理方法进行精度验证。结果 相比Hampel滤波法、Smooth平滑函数等传统的信号处理方法,Z-score异常检测及平均值计算方法的异常处理精度最高,且以此为基础计算的结构信号统计值准确度较好。结论 Z-score异常检测及平均值计算方法可实现真实海况下的实船结构监测数据的异常处理,并在结构应力数据的价值挖掘上可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对水泥行业实现大气污染排放动态监测,反映污染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提出基于热异常点探测数据的新型干法水泥气态污染物排放量测算方法.利用VIIRS热异常点的FRP(fire radiation power,辐射功率)参数结合水泥产业结构特点,建立FRP与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定量估算关系.利用2013—2017年北京市水泥生产统计信息和热异常点探测数据进行了大气污染排放评估,结果显示:①利用热异常产品的FRP参数估算北京市水泥厂的污染排放水平,利用NOx和SO2排放量的统计数据对排放估算值进行相关性验证,二者统计值与估算值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5和0.63.②2013—2017年北京市所有水泥厂的热异常点数据与环境统计数据中水泥总产量、熟料总产量、煤炭总产量以及NOx、SO2和烟(粉)尘排放量的相关性均较好,相关性系数均在0.7左右.③自2013年以来,北京市金隅琉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金隅北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热异常点数均呈下降趋势.由于采取了减排措施,水泥总产量和污染排放量也均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研究显示,基于热异常点探测数据的新型干法水泥气态污染物排放量测算方法可快速获取水泥厂的位置信息、热释放规模,结合污染排放因子可间接评估水泥厂NOx和SO2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太平洋为研究区域,选取平均偏差、绝对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关系数4个误差统计指标,开展2002年7月至2009年12月MODIS SST与AVHRR SST两种SST产品的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1)两种SST产品的差异在时空上分布不均匀,距平前,一致性较好的区域均分布在偏差条带(10° N附近)的南、北两边低纬度区域以及澳洲的东部海域,且二者偏差长时间稳定在±0.4 ℃以内;(2)在南美洲中西部海域以及马来群岛附近海域,两种SST产品差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并且在马来群岛附近海域,两种传感器存在一定程度的原理机制区别;(3)在南半球中纬度太平洋中部海域和北半球中纬度太平洋中部海域,季节性因素并不是造成两种SST产品差异的主要原因;(4)距平后,其中一致性较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偏差条带(10° N附近)的南、北两边低纬度区域以及澳洲的东部海域,其他区域在距平后的差异更接近同一水平;(5)两种SST数据产品中,夜间降轨(Night)产品之间的差异大于白天升轨(Day),距平后,这种差异大大缩小。  相似文献   

16.
震前小震调制比空间异常消失的映震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小震调制比方法的时空异常进行跟踪分析,通过对比发现,近几年震前小震调制比的空间异常变化与有感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认为,利用震前小震调制比的空间异常消失可进行有感地震甚至中强地震的地点预测.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0年1月31日~2月13日在南极南奥克尼群岛西部水域开展的南极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期间收集的数据及卫星获取的水温数据(海水表温和表温距平),对南极磷虾时空分布及其与表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2:00~18:00为南极磷虾群出现频率较高的时段,随后南极磷虾群出现概率开始下降,至22:00 ~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