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从分析环境监测工作的特殊性和经济领域市场化概念不能引入非盈利性的社会领域两个方面,论述了现阶段环境监测工作不宜走市场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我国及其他国家环境监测市场管理的经验,以及我国在推进环境监测市场化管理方面的探索;指出了目前环境监测市场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快建立适合国情的监测总体格局;建立完善环境监测社会化监管制度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监管中的作用;强化对社会监测机构监管力度;提高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能力。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环境监测市场化迅速发展的原因。论述了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角色和环境监测的本质属性,通过环境监测产品使用价值分析,提出了购买者为排污企业时,环境监测产品使用价值的错位概念。论述了环境监测市场化可能导致的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中国台湾地区环境监测市场化的现状、体制机制、资质认定等方面情况,总结了台湾地区对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采取的许可证管理、监管平台建设、严格日常监管等方面的有效经验。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在环境监测市场化发展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和监管制度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在环境监测的市场化发展方面已有诸多成功经验,可供中国参考。研究主要以日本环境监测市场化运行模式为例,分析日本成功经验,并对中国环境监测市场化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以供相关政府部门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环境监测市场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在环境监测市场化内涵辨析的基础上,界定了环境监测市场化包括非公共服务属性的环境监测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公共服务属性的环境监测引入市场机制两层涵义,分析了环境监测市场化中政府与市场的职责和定位,提出了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市场机制需要重点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建立适应环保新形势下的多元化环境监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指出我国目前环境监测体系中不能满足环境管理需求的各类问题,对建立新形势下多元化环境监测体系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同时介绍了美、日等国多元化环境监测体系运营的经验,提出了职责界定、制度建立、强化监管、市场培育等推进多元化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现实条件,通过对现行的几种旨在提高环境监测能力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建立环境监测公共实验室的初步构想,为环境监测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了关键、可行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9.
关于环境监测学术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环境监测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开展学术研究的主要途径与方法,提出了环境监测学术研究的方向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发展我国高科技环境监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环境监测工作得到了各级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 ,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运行机制日趋合理 ,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但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较突出 ,特别是环境监测技术手段落后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环境监测事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认清实质 ,深刻反思 ,着力解决 ,才能使环境监测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更好地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服务。1 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 1 监控范围狭窄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极不平衡 ,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监测工作开展得早 ,发展迅速 ,而经济落后地区的环境监测工作开展不理想 ,个别地…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环境监测部门面临新形势应如何采取对策迎接挑战。指出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说不清”、“跟不上”和“不规范”,提出环境监测部门应树立全局意识,围绕大局,紧贴中心,在综合决策服务上寻求新的突破;树立质量意识,在为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上寻求新的突破;树立竞争意识,培育中介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寻求新的突破;树立忧患意识,在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上寻求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走向市场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作为事业单位的环境监测行业在市场化经济中的改革问题。指出中国进入WTO后,将遇到体制、机制转变,缺乏准则规范和工作效率低下.资金不足和人才流失.以及面对市场化经济不适应等问题。提出国内环境监测行业在市场化经济的发展中。首先应改变无偿为政府提供数据服务的情况,要敢于摆脱落后机制的诸多束缚和思想观念上的因循守旧,将精力投入到开发市场和拓宽监测领域中去,同时提出了积极转变机制、拓展融资渠道、开拓监测领域、适应市场机制、培育和规范环境监测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近年来在拓展监测能力,提升监测现代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制度建设,实施目标管理等方面采取的举措,指出在我国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环境监测站应在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充分发挥为管理服务的前瞻性、监测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及实施环境决策的支持性作用,积极推进环境监测事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大安市环境站在业务经费严重短缺,监测技术落后,监测成本价格上涨等情况下,加强自身建设,在困境中求得了生存和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depends upon routine and defensible cumulative effects assessment (CEA). CEA is the process of predicting the consequences of development relative to an assessment of exist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oretically, it provides an on-going mechanism to evaluate if levels of development exceed the environment's assimilative capacity; i.e., its ability to sustain itself. In practice, the link between CEA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not been realized because CEA concepts and methods have developed along two dichotomous tracks. One track views CEA as an extens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EA) process for project developments. Under this track, stressor-based (S-B)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where the emphasis is on local, project-related stressors, their link with aquatic indicators, and the potential for environmental effects through stressor-indicator interactions. S-B methods focus on the proposed development and prediction of project-related effects. They lack a mechanism to quantify existing aquatic quality especially at scales broader than an isolated development. This limitation results in the prediction of potential effects relative to a poorly defined baseline state. The other track views CEA as a broader, regional assessment tool where effects-based (E-B) methods specialize in quantification of existing aquatic effects over broad spatial scales. However, the predictive capabilities of E-B methods are limited because they are retrospective, i.e., the stressor causing the effect is identified after the effect has been measured. When used in isolation, S-B and E-B methods do not address CEA in the context necessar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wever, if the strengths of these approaches were integrated into a holistic framework for CEA, an operational mechanism would exist to better monitor and asses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aquatic resourc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xisting conceptual basis of CEA in Canada including existing methodologies, limitations and strength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integrating project-based and regional-based CEA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发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我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在数量和内容及技术水平等方面不能满足环境管理需要、方法标准体系不健全、科学性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加强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顶层设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实行动态管理并加强质控、加强监测科研借鉴国际经验等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7.
理顺运转机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三者之间的交叉点,矛盾点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形成统一,高效,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一支环保队伍。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的基本属性,认为环境监测从属于环境管理,同时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又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地市级环境监测站转型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实践为例,初步探讨了地市级环境监测站转型发展的优势和困难、总体思路和分步措施。针对转型中存在的人力不足、人才培养滞后、制度和机制与发展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引入社会检测力量,释放人力,促进人员初步转型,并建立组织管理体系、资金管理体系和质控管理体系,试行人员持证上岗制,为顺利转型提供保障。提出强化人才转型、对外的质控与监管、对内的精细化管理、监测成果的挖掘分析,以及对区县站的扶持,进一步深化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指出建立优良的质量管理人员队伍是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能力、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坚实基础。提出了建立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的设想,应梳理总结,建立质量管理理论体系;明确职责,完善质量管理人员队伍体系;分清层次,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