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些电镀厂排放的钝化含铬废水中含有:以阴离子形态存在的 Cr~(6+)、Cr~(3+)以及金属阳离子如 Cd~(2+)、Cu~(2+)、Zn~(2+)、Ni~(2+)等不经净化直接排放,将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钝化含铬废水中的 Cr~(6+)以重铬酸盐和铬酸盐形式存在;Cr~(3+)以亚铬酸盐或金属阳离子形式存在,所以本所研究试图利用低热值的  相似文献   

2.
札赉诺尔褐煤对 Cd~(2+)、Cu~(2+)、Zn~(2+)、Ni~(2+)、Cr~(3+)以及以阴离子形态存在的 Cr~(6+)等有毒重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其吸附能力与原料煤的性质、表面电荷性质,有毒重金属离子种类、形态、浓度以及废水的 pH 值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腐植酸系离子交换剂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种用风化煤制造的新型腐植酸系钙型离子交换剂。以Cd~(2+)、Hg~(2+)、Ni~(2+)作动态与静态试验表明,该交换剂工作容量大,使用寿命长。它对多种共存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选择吸附能力,其吸附顺序为Hg~(2+)>Pb~(2+)>Cu~(2+)>Cr~(3+)>Cd~(2+)>Zn~(2+)>Ni~(2+)。共存离子Ca~(2+)、Mg~(2+)对其吸附能力影响很小。吸附金属离子的主要化学反应是离子交换作用。它对含Hg~(2+)、Cd~(2+)、Ni~(2+)、Pb~(2+)等重金属离子废水具有优良的净化能力,且易于再生。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目前,对于某些量少而浓度高的电镀废水的处理,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如酸洗废液、镀层的电解或化学退除废液、及翻缸时产生的废液和缸脚废水等。这些废液含有大量的Cu~(2+)、Ni~(2+)、Cr~(3+)、Cr~(6+)、Zn~(2+)、Cd~(2+)、CN~-等多种有毒有害离子,其浓度高达数百甚至数万毫克每升。这些废水往往因量少、无固定的排放时间和排放点,而处理较为困难。然而,其对环境的危害远甚于一般废水。  相似文献   

5.
1 前言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饮用水中Cu~(2+)和Zn~(2+)时,通常,需对水样进行浓缩富集。常用的MIBK等有机试剂,易挥发、有毒,且较难处理回收。Fe(OH)_3、Zn(OH)_2等无机共沉淀体系也不理想。而有机螯合共沉淀体系,则是浓缩和分离的较理想方法。 E.A.Boyle和J.M.Edmonel用Co-APDC共沉淀体系富集了海水中的Cu~(2+)、Ni~(2+)、Cd~(2+);Fujwara等用Co-APDC共沉淀法富集了海水中的Cr~(3+)和Cr~(6+);齐文启等以Mn~(2+)-DDTC共沉淀法富集了天然水中的Cr~(3+)和Cr~(6+)。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本文研究了Mn~(2+)-APDC和Mn~(2+)-DDTC体系对自来水中Cu~(2+)和Zn~(2+)的富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以Mn~(2+)-APDC共沉淀体系富集Cu~(2+)和Zn~(2+)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离子对生物污泥活性的抑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工业废水中常见的Cd~(2+)、Ni~(2+)、Cr~(6+)、Zn~(2+)、Cu~(2+)、Al~(3+)和Fe~(3+)七种重金属离子对生物污泥的抑制作用。发现其抑制的机理各不相同,前五种为不可逆抑制,污泥经过洗涤,活性不易恢复,而后二种为可逆抑制,污泥洗涤后,活性能基本恢复。试验还发现,几种金属离子同时存在时,抑制性比单一金属离子强。金属离子会在污泥中积聚,因此,即使废水中浓度很低,长期接触也会使生物污泥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杂志一九八三年第四期发表中科院地理所“用FH-1腐植酸树指处理工业废水”的文章后,我们就着手用FH-1腐植酸树指处理我厂含Cu~(2+)、Ni~(2+)混合离子废水的试验,取得了成效,并于85年12月通过了省级鉴定。本文只就用FH-1腐植酸树脂处理含Cu~(2+)、Ni~(2+)混合离子的冶金废水的特点及其关问题简述如下: 一、废水水质情况我厂日排废水量600米~3,废水中含有Cu~(2+)、Ni~(2+)、Pb~(2+)、Zn~(2+)、As~(3+)、Se~(4+)等多种元素。废水pH值在2~6之间。其中Cu~(2+)、  相似文献   

8.
无锡县自动焊丝厂在用混合酸(HF+HNO_3)处理不锈钢材料表面氧化膜的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倒槽废酸和酸洗后的冲洗水。其主要污染物为:F~-、NO_3~-、Cr~(6+)、Cr~(3+)、Ni~(2+)、Fe~(2+)等,且酸性很强。本文介绍采用铁屑还原-石灰乳沉淀法处理此种酸洗废水,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应用了铁屑还原技术,同时解决了Cr~(6+)还原、酸度降低这两个问题,能减少中和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零价铁(ZVI)与奥奈达希瓦氏菌(S.oneidensis)协同还原去除水相中U(Ⅵ)时,共存离子Cr~(6+)、Fe~(3+)、Cu~(2+)、Mn~(2+)、Zn~(2+)、NO_3~-和SO_4~(2-)分别存在时对U(Ⅵ)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中共存的Cr~(6+)和溶解态的Fe~(3+)对ZVI与微生物协同还原U(Ⅵ)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当溶液中共存Cr~(6+)的含量超过10.0 mg/L时,U(Ⅵ)的还原几乎被完全抑制。在共存金属浓度为20 mg/L时,Cu~(2+)、Zn~(2+)对U(Ⅵ)的还原均具有抑制作用,且Cu~(2+)的影响大于Zn~(2+);Mn~(2+)对U(Ⅵ)的还原有微弱的促进作用。共存阴离子SO_4~(2-)对U(Ⅵ)的还原有微弱的促进作用,且作用大小与其浓度成正相关;在0.5~5.0 mmol/L浓度范围内,12 h时,共存阴离子NO_3~-对U(Ⅵ)的还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定在45%的乙醇、15%的乙酸乙酯介质中,pH6.3~7条件下以CuS—Ag_2S电极,DDC为滴定剂,连续电位滴定废水中的Cu~(2+)、Ni~(2+)、Zn~(2+)的方法。实验表明,此法干扰少,精密度高,检测下限低,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无毒省时,亦可用于金属、矿石,电镀液等中的Cu~(2+),Ni~(2+)、Zn~(2+)的微量、常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