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信号交叉口是城市中分布广泛的交通噪声黑点,交通噪声污染严重。因此,有必要对信号交叉口处交通噪声建立理论模型进行预测。在信号交叉口由于受到信号灯的控制,通过交叉口的交通流有2种形式:一种是不停车通过交叉口,另一种则是需要停车等待再通过交叉口。而这2种通过形式的车流都经历了不同运动状态的阶段,该文对于通过交叉口不同形式的车流按车型分为大,中,小3种车流。对每种车型的车流分别进行不同运动状态产生的噪声进行研究,综合得出整个交叉口交通噪声的预测模型。最后,以广州市某信号控制交叉口为例,将运用该模型计算的结果和实测数据以及已有的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并且较现有的理论模型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预测和评估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周边的噪声水平,通过实测的交通和噪声数据对国家标准规定的机动车噪声排放模型进行了适用于道路场景的本地化修正,并对设定的不同交通管制措施下的噪声分布进行了模拟和评估。针对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计算和分析8种不同交通管制措施对噪声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限流、限速和设置管制区均有降低噪声的作用,大车限流的降噪效果有限。此外,综合限流、限速、设置管制区、大车限流等交通管制措施能够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3.
考虑到环形交叉口环道上车流分布不均匀的特点,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了考虑环道车流分布特性的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同时,采用Paramics微观交通仿真和实地调查两种手段,对环形交叉口进行了大量的交通噪声模拟计算。仿真和实地调查的结果均表明:所建立的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与现有预测模型相比提高了在环道车流分布不均匀时的交通噪声拟合效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鼓楼立交桥机动车流量的实测。运用高架桥交通噪声预测数学模型,对鼓楼立交桥交通噪声剖面分布和地面分布进行了分析。经过计算声程差,得出合理的利用声屏障技术来解决鼓楼立交桥交通噪声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李锋  王璐  蔡铭 《环境工程》2016,34(11):118-121
设计了一种测量公交车噪声源排放的实验方案,采用实验方法对公交车的噪声源排放进行了测量。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考虑加、减速影响的公交车噪声源排放模型。然后通过计算得到不同行驶状态下公交车噪声的A计权等效频率,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分析了不同行驶状态下公交车噪声的频率分布的差异,得到了公交车噪声频率分布的若干规律。  相似文献   

6.
基于PEMS技术的交叉口尾气排放特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利用车载尾气检测设备(PEMS)OEM-2100收集了在交叉口和路段上的实时尾气排放数据,利用GIS和相应二次开发工具构造了排放数据的分析平台,提出了交叉口尾气排放的空间分析方法,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交叉口处车辆各转向下的不同排放物的排放特征,计算了交叉口各转向相对于路段的排放系数,并对PEMS技术交叉口尾气排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运用CMEM模型计算北京市机动车排放因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采用由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开发的综合模式排放模型(CMEM)分析和研究北京市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特征,以9辆代表北京市典型技术类型的轻型机动车为实验车辆,收集了运行CMEM模型所需要的数据和参数.通过CMEM模型Access 2.02版本计算,得到了在不同交通行驶状况下北京市4类典型轻型机动车的CO2,CO,HC,NOx单车排放因子及各车型综合排放因子.通过与同一车辆的在路实测排放因子比较发现,用CMEM模型计算的CO,HC和NOx与实测排放因子及排放特征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适用于计算北京市机动车CO,HC和NOx排放因子.   相似文献   

8.
基于实时交通数据的南京市主次干道机动车排放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李笑语  吴琳  邹超  张意  毛洪钧  荆博宇 《环境科学》2017,38(4):1340-1347
通过2014年RFID实时数据得到南京市主干道和次干道车流量、车速、车队构成等交通信息,基于COPERT模型获取排放因子数据,利用高时空分辨率机动车排放(HTSVE)清单系统计算道路机动车排放量.运用非参数检验和道路聚类分析,结合Arc GIS技术,分析南京市主次干道机动车排放特征.结果表明,2014年南京市主次干道机动车以小型客车为主,比例均达80%,国Ⅲ和国Ⅳ车量总数超过90%,其中以国Ⅲ车排放贡献率最大.特殊时段(低谷时段、平峰时段、高峰时段)机动车日均排放量受道路类型和周末效应共同影响,南京市主次干道以排放分担率变化规律可分为5类,同类道路具有相似的变化特征且受空间地理位置影响.基于聚类结果,对不同类型道路的小时排放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交通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手段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重型柴油车实测排放因子和MOBILE6预测值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车载尾气检测技术(PEMS)可以获得实时的机动车排放数据.笔者利用PEMS实测了重型柴油车的排放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CO、HC、NOx和PM的排放因子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同时使用MOBILE6模型,经过模型参数的校正,从而得到相应的预测排放因子,最终对排放因子的实测值、MOBILE6模型预测值以及欧Ⅱ的排放标准估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动态建模方法,根据最近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灰色预测模型。本模型经检验为一极模型,进行中、短期预测精度高,残差仅±0.7%。对某市未来几年交通噪声变化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同时对影响城市交通噪声变化的8个相关因素进行了绝对关联度分析,确定了城市人口、车流量及机动车数量变化为影响交通噪声变化的优势因素。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