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房地产开发项目经常选址在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区(待开发地区)、高速公路两侧交通便捷地区、原来的工业用地。这3种类型地区的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应特别关注生态景观环境影响.噪声环境影响、污染土地利用环境影响等问题。主要是项目总体布局,包括平面和空间布局,充分认识项目环境设计的合理性,与周围景观环境的适宜性、协调性。环境景观设计,要尊重现有的地形特征,应充分利用基地内已有的地貌、周围环境等条件,突出住宅项目的内部空间及环境的整体设计及安排。对疑受污染地块(原来的工业用地)作为居住用地时,在建筑前、建筑中和建筑后都必须具备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才可能使污染土壤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对于高速公路两侧地区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首先要与规划相结合,在确保高速公路两侧有效距离,完善道路绿化的基础上,考虑房地产开发项目本身布局的合理性,进一步减缓道路噪声对项目主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公路项目建设的提速,做好公路项目建设环评工作是减少对环境影响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全程管理为视角,就公路建设项目的环评原则、体系、内容及预防对策作一简要论述,以期为公路项目建设减少环境影响提供更丰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公路建设对湿地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了公路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阶段对湿地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公路建设中湿地的保护对策,并简要介绍了如何对已完成项目进行湿地环境影响调查和待建项目进行湿地环境影响评价,以及一些行之有效的湿地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4.
建设项目节能评估的政策符合性直接关系到项目是否具备建设的政策条件。本文以已编制完成的节能评估项目为例,从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发展规划、用能与节能规定四个角度,论述项目建设的政策符合性,为以后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输变电项目是线状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穿越各种环境敏感区,如自然保护区.本文以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研究输变电项目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6.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规定:“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和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经省级环境保护部门确认,可只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小型基建项目和限额以下技改项目(包括乡镇、街道、个体生产经营者的建设项目)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县级或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确认为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这  相似文献   

7.
水电项目环保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我国2006~2010年水电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执行情况的统计,分析了水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探讨了水利水电项目建设环境保护工作需统筹流域开发与保护,发挥规划环评作用;建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分阶段验收,推行环境影响后评价;建立流域梯级生态保护协调机制和生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后评价存在管理程序不完善、环评技术手段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项目建设"先天不足"的问题,提出我国火电项目应尽快确立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出台具体实施规定;进一步明确环境影响后评价审批管理程序;全面提高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认识,加强相关理论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指导下,土地整治不仅要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要促进生态环境与景观的保护,提高乡村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价值。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为例,分析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加强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并提出相关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指导下.土地整治不仅要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要促进生态环境与景观的保护.提高乡村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价值。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为例,分析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加强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并提出相关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生态和环境保护经验,研究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自然生态和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分析了两国在自然生态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特点,总结了两国在城市内河治理、挥发性气体回收、公众环保参与形式及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了中国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态化建设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城市生态化建设是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提出谈起,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内涵,并结合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及现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战略对策,树立科学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生态城市发展的有效机制,完善生态城市应用研究的技术、资金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教育及文化建设,普及生态文化。面向新世纪,城市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城市景观生态建设是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归纳总结了城市景观生态的特点和规划内容的基础上,以长沙市芙蓉区为例,分析了长沙市芙蓉区景观生态现状,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长沙市芙蓉区景观生态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具体包括:景观的生态框架设计,种群源(斑块)工程,廊道与节点工程,城市山水生态工程,城市绿地建设工程和城市景观文化规划。通过上述具体的生态景观规划和建设,使长沙市芙蓉区的景观生态能得到较大改善,更好地为城市生态功能服务。  相似文献   

14.
地下工程的建设不仅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而且也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研究地下工程引起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城市地下工程的特点,列举了由城市地下工程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如地表移动和变形、地下水环境变异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等,将这些问题进行综合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这些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是相互联系和渗透,同时又各有侧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两种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研究对象是一定时期的某城市,而环境规划则是针对“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城市总体规划具有城市建设发展纲领的性质,而环境规划则更侧重于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来说,环境规划更侧重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而城市总体规划则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对城市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等都具有指导和控制作用,涉及面更广.另外,两种规划的编制、审批和管理单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介绍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阐述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将生态城市和传统城市进行比较;简单追溯生态城市思想的发展历程,并对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进行评价,指出城市生态建设应按初级、过渡和高级三个阶段进行,并把其主要内容归结为城市生命支持系统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生态产业与环境教育四个方面;本文还对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环境地学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多年来,我国环境科学,包括环境地学,取得了显著进展,很有必要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剖析,以推动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本文就环境地学方面的几个问题谈些认识。 一、环境地学的内容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在讨论环境地学问题时不可避免地会涉  相似文献   

18.
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建构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热点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文中通过调研、资料收集和监测,研究分析了沈阳市城区开放空间系统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改善和提高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生态功能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进武汉的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发展,让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充分利用武汉的城市自然资源优势,进行环境治理改革,抓好全市沿江港口岸线资源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利用东湖生态风景区和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的水质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加大生态资源管理和保护力度,通过植树造林提高城市绿量,丰富山水格局。有效利用武汉的湿地生态环境优势,加快推进开展沿江绿化工作,结合污染得天独厚的湿地生态和沿江生态自然资源优势,进行污染环境治理,建设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环保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结合带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一个过渡区带,环境问题集城市工业污染与农业生态破坏于一身,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往往以城乡结合带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为代价,使之在遭受农业环境问题影响的同时,又遭受城市和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及大气污染的破坏。根据城乡结合带环境成因特点,环境综合治理应建立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综合环境治理及工业污染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制定合理的城乡结合带环境治理规划,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控制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灌溉,加强城乡结合带建设项目的环境监测和管理,倡导和鼓励生态农业建设等是城乡结合带综合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