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研究根据二沉池出水特点,指出了以260nm紫外光(E260)评价处理二沉池出水的理论依据,然后确定了E260与COD的关系式为:E260=0.008COD 0.083,最后以E260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三种无机混凝剂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城市二沉池出水的COD去除效果。并确定了最佳混凝剂为三氯化铁(FC)及混凝条件:pH4.5,投药量32mg(Fe^3 )/1。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的后置化学除磷试验研究,分析了药剂种类、二沉池出水磷浓度和浊度对化学除磷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的化学除磷效果略优于聚合氯化铝。随着进水磷浓度的升高,投加Fe/去除P的摩尔比会明显降低,这可能与化学除磷沉淀物的吸附和络合作用有关。二沉池出水浊度对后置化学除磷具有竞争性影响,较高的出水浊度将增大药剂消耗量。因此,污水处理厂采用化学加药后除磷工艺时,应根据二沉池出水总磷和浊度范围进行最佳投药量试验,并采取自动控制措施根据出水水质调节加药量,确保出水总磷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3.
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在糖果生产废水治理中的应用实践(小试和工程)结果表明: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对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能够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总BOD5和CODcr的去除率能够达到97.4和96.0%以上,出水全部指标达到地方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纤维球过滤和生物活性炭吸附氧化法处理印染厂二沉池出水的试验情况及不同状态下的试验结果,对纤维球过滤和生物炭吸附氧化法的试验结果和运行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废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选择过滤技术提供参考数值与经验。  相似文献   

5.
悬浮填料滤池取代传统二沉池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生物氧化固液分离一体化新工艺,该工艺是在投料倒置AAO工艺好氧池末端设置悬浮填料滤池,从而取消原有工艺的二沉池。在现场与具有二沉池的传统投料倒置AAO工艺的中试对比试验中,滤池表面负荷控制为2.5m3/m2.h(进水量为2.0m3/h),出水SS达到18mg/L,低于同等进水量条件下投料倒置AAO工艺二沉池出水SS值(26mg/L),各项生化指标均满足处理要求。研究表明,新工艺在省却二沉池、节省占地的同时,充分发挥滤池内生物降解作用,达到一级出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强化脱氮的A/O工艺对具有我国南部城市河道水典型特征的深圳布吉河道水进行处理,通过添加外碳源(甲醇)提高TN去除效果,并向二沉池出水添加PAC(聚合氯化铝)进行混凝沉淀以降低TP和SS。试验结果表明,单独采用A/O工艺处理河道水,二沉池的出水COD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TN达到二级标准,TP和SS不达标。通过向缺氧段添加甲醇调节C/N可有效降低出水TN,比较C/N分别为2、4、6时的水处理效果,当C/N=4时的二沉池出水TN即可达到一级标准,且C/N=4时的性价比最佳。二沉池出水如再经PAC化学沉淀后,TP、SS均可达到一级标准,TN和COD也较化学沉淀前有所下降。通过添加外碳源强化脱氮的A/O工艺结合化学沉淀法是一种高效、易于维护和管理的河道水异地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长沙市某污水处理厂二沉池为例,采用多相流混合物模型与k-ε湍流模型结合对辐流式二沉池内速度场和污泥浓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以出水口悬浮物浓度(SS)为响应目标,对影响二沉池沉淀效果的3个影响因素(进水口流速、颗粒污泥粒径、挡板的淹没深度)进行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并经响应表面法分析得到影响出水SS的二次回归模型,确定了二沉池沉降的最佳条件:进水口流速为0.03m·s-1,颗粒污泥粒径为220.41μm,挡板的淹没深度为3.45m,采用数值仿真模拟实验得到出水口悬浮物浓度值为2.4mg·L-1,较优化之前的仿真结果一周平均值6.7mg·L-1相比,其处理效率提高了64.2%.采用数值仿真和响应表面法结合对二沉池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可以加速寻优过程,是工艺优化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8.
ORBAL氧化沟在炼油污水处理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石炼污水处理场采用ORBAL氧化沟做为二级生化处理设施的成功经验,并对ORBAL氧化沟和周边进水,周边出水二沉池的运行机理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
炼油废水反硝化脱氮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解酸化-好氧工艺模拟炼油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在二沉池中加入软性纤维填料后,不但使泥水分离效果更好,而且可起到反硝化脱氮的功能,改进了脱氮工艺的传统方式,弥补了由于原工艺中构筑物的原因造成废水无法回流脱氮的缺陷。二沉池中反硝化工艺研究表明,当供给适量C源、DO<1mg/L、温度在25℃-40℃时,NOx-N降解率可达75%-90%。出水COD、oiL等各污染指标均达到国家和DB44/56-92地方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传统活性污泥法一般是在二沉池中通过重力沉降来实现污泥与水的分离,此方法不仅设备占地面积大、分离效率低,而且往往会因操作不当造成污泥随出水流失。这样一方面影响出水水质,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影响处理污水的生物降解效率,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以高浓度电泳漆废水用酸性凝聚和碱性凝聚进行处理研究,应用结果表明,在控制PH=2.5~3条件下进行酸性凝聚,COD去除率可达91%~93%酸性凝聚后出水,与低浓度废水混合,再用PFS为凝聚剂,控制PH=7~9,进行凝聚气浮处理,可使排放水质中COD,PH,SS和色度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2.
水解──好氧混凝工艺处理啤酒厂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用上升流厌氧污泥床(水解)和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池对啤酒厂废水进行的生化处理中试。当上升流厌氧污泥床进水CODer浓度为2000mg/L,经水解─好氧工艺处理后,第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CODcr浓度为220.5mg/L,进一步经混凝沉淀处理后,出水CODcr达80.2mg/L。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二维相关光谱分析,对污水厂二级出水难凝聚有机物的臭氧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很难去除污水厂二级出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污水厂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大部分属于难凝聚有机物,以腐殖酸类物质为主.臭氧氧化可以降低二级出水混凝后上清液的色度及UV254,去除率分别可达到70%和40%以上,但是对难凝聚有机物的去除率较低,去除率在10%以下,只是与难凝聚有机物进行了反应,改变其性质.同时,臭氧可以降低二级出水中难凝聚有机物的荧光强度,其中腐殖酸类物质的荧光强度降低较为明显.基于不同臭氧投加量下难凝聚有机物的同步荧光分析,可以得到二级出水难凝聚有机物的二维相关光谱,结果表明,腐殖酸类物质对臭氧氧化最为敏感,腐殖酸类物质与富里酸类物质相比会优先和臭氧反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治理南充地区印染厂废水试验工艺条件选择,研究了有机负荷、水力负荷和温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观察了微生物的生长和发展规律。试验证明,本法能有效的处理印染废水,在适宜条件下,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4.4%、92.0%,而后再经混凝处理可使二沉池出水COD去除率高达88~90%、色度为0、pH在7~8。  相似文献   

15.
苏军伟  王乐  陈杰 《环境工程》2019,37(4):87-92
二沉池作为重要的污水处理构筑物,其运行性能决定着出水水质。二沉池两相流动的动力学行为对污泥沉降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其数值模型化及模拟对二沉池运行条件及结构设计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应用于二沉池模拟的混合模型、组分输运模型、VOF-组分输运耦合模型的原理、模型精度、优缺点进行了探讨;其次,对影响二沉池内两相流动精确模拟的污泥沉降速度、混合液流变性质、外界风场、二沉池结构等因素进行阐述与分析,并梳理了目前的研究进展及不足;最后指出了今后二沉池数值模型及模拟的研究方向,以期为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二沉池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使用两段中和法处理矿山酸性废水,即首先用矿物或废渣作中和剂将废水的pH值调节到4.0左右,再用石灰乳进行中和。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对某铁矿尾矿库酸性废水采用两段中和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出水pH值达到6~8时,出水水质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利用焦经厂现有的生物脱酚设施在不发迹生物脱酚设施下沉运行的条件下,在二沉池投加聚合硫酸铁和聚丙烯酰胺药剂,用焦炭-活性炭对生物胶酚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的工业试验,处理后水基本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和复用水质要求,采用这种方法工艺流程短,占地少,投资少,效果大,适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8.
含油废水处理过程中优势菌群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用生物法处理含油废水的微生物净化效能,对整个处理装置的各反应池中的降解菌群进行了筛选。共分离出45株菌,分别属于14个属。并测定出芽孢杆菌在曝气池、二沉法和排水口三处占优势。  相似文献   

19.
采用平板膜膜生物反应器(平板膜MBR)对上海竹园第二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出水进行中水回用试验.先使用人工配水,以出水氨氮为响应值,通过响应曲面法进行装置优化运行条件的试验设计,得出HRT为1.1h,CST为9 min,曝气速率为0.77 L/h时,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在此参数下运行装置,通入竹园二厂二沉池出水,监测运行期...  相似文献   

20.
SBR法在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BR法是依靠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净化污水的一种方法,是与活性污泥法运行方式不同的一种方法。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采用连续运行方式,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系统内每个处理单元的处理功能不变。SBR工艺为时序控制运行方式,污水可连续进入处理系统,间歇排出,并且只设一个处理单元,该单元在不同时间发挥不同的作用,污水进入该单元后按时间顺序进行不同功能的处理,最终完成总的处理后排出。因此,可省去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中的调节池,一沉池、二沉池以及回流活性污泥泵房。因此投资更省单元更简便。同时由于省去了初沉池,所以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