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前言由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教研室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燃气脉冲冲击波吹灰器是利用可燃气体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对含灰管道、锅炉等进行吹灰清污的新型能源开发设备,为了使该设备连续、自动、可靠地工作,达到人机控制的高效率、多选择度,保证操作人员和被吹灰、清污的设备或设施的高安全性,作者特研制出了“燃气脉冲冲击波吹灰器自动控制装置”。该装置能自动控制吹灰器连续地工作,并随时监测吹灰器的工作状态,一旦吹灰器工作失常且超过预定的指标时,能连续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自动控制吹灰器停止工作。本装置经过…  相似文献   

2.
陈强飞 《环境工程》2006,24(2):89-90
扬子热电厂7#锅炉通过对吹灰器正确地选型以及因地制宜地安装改造,解决了吹灰系统长期不能投用的问题并发挥了较好的吹灰效果。吹灰器改造后的运行统计数据,验证了投用声波吹灰器对提高锅炉效率和锅炉安全性能有明显作用,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通过不断探索改造,利用成熟技术,解决了原蒸汽吹灰系统长期投用的问题,并发挥了较好的吹灰效果.吹灰器改造后的试验报告,验证了投用波吹灰器对提高锅炉效率和锅炉安全性能有明显作用,在同类型机组上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掺烧生活污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出现的水分过大贴壁粘连、堵塞齿辊式破碎机、抱团结焦堵塞冷渣器下渣管、炉渣排出系统含灰量大扬尘严重、尾部烟道积灰引起排烟温度升高、床层料位和炉膛差压过低等不足,通过降低污泥的水分、改变掺烧方式和加装疏松器、加装滤煤篦子、增加除渣系统吸尘管路、调整增加吹灰的频次、配烧劣质燃料等方法消除了问题,提高了燃用生活污泥的用量和效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绿色技术界定的动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么是绿色技术?“绿色技术(GreenTechnology)是指对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原材料、自然资源和能源使用的技术。工艺或产品的总称”。这是目前一种有代表性的绿色技术定义。按照这一定义的逻辑,只要在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原材料与自然资源使用方面有所改善的技术,都可以称为绿色技术,而不管这种改善的程度有多大,也不管这种技术在何时何地以何种规模使用。事实上,上述内容的技术改善是技术进步的基本方向之一,是新技术的基本特征。由于技术发展的连续性,任一具体技术形态总会比它的原型技术在上述某~方面有所改善,因此,除个别全新…  相似文献   

6.
在2007技术转移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作了题为《加强竞争前合作,大力发展产业共性技术》的主题报告,报告一开始,李国杰直接指出了我国自主创新的现状。他说,我国自主创新成效还不明显,主要是对共性技术自主创新与技术转移的忽视,而我国发展共性技术的现状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在发展共性技术上,更要强调竞争前合作。  相似文献   

7.
本对国内外循环冷却水杀生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总结。循环冷却水杀生技术主要有化学杀生技术、物理杀生技术和生物杀生技术三大类。化学杀生技术起步早,发展较成熟,应用广泛,是目前应用的主要技术;物理杀生技术因其无污染而受到重视;生物杀生技术效率高,专一性强,投资省,是新型杀生技术,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的循环冷却水杀生技术将是多种方法相融合的,安全、高效、环保的综合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靳冬 《内蒙古环境科学》2011,(11):200-200,224
摘要:我国最早应用膜分离技术的行业是电力工业,其技术积累最为雄厚,直到今天电力工业仍然是膜分离法水处理技术的最大应用领域。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反渗透技术在我国的电力行业中已经有100余个工厂应用实例,处理能力超过500,000m3/d。反渗透技术在山东地区的电力行业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在全国其他一些省份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由于我国许多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比较缺乏水资源,煤多水少非常明显,故而渗透技术在这些地区的火电厂扩容工作当中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大众眼中,IT世界的主角似乎永远是比尔·盖茨、乔布斯、杨致远等现代网络技术的推动者,但在这个数字时代的大潮中,能够点亮人心的,也许不仅是这些福布斯的榜上人物,而是还有一批幕后的技术狂热分子。他们是观察者、哲学家、甚至是预言家,他们让更多人看到了技术的未来。凯文·凯利,正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位。  相似文献   

10.
人工曝气技术在河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国内外河道人工曝气技术的工程实践,介绍该技术的原理。在河流水质变化的不同时期应用河道曝气技术,可以分别达到消除黑臭,减少水体污染负荷,促进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等目的,是种低成本、见效快的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黄土区露天矿排土场生态建设中水分调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朔露天煤矿位于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区,经过15年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建成比原有生态系统结构更合理,功能更有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形成了一套以水分调控技术为核心的比较良好的生态建设技术体系,水分调控技术的提出,形成和发展是针对矿区生态建设的目标而产生的。本文从矿区可持续发展角度,依据露天矿生态建设中水分调控技术的作用和内容,将水分调控技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水环境安全调控阶段,二是水土保持阶段;三是水分的资源化利用阶段。水资源化利用是今后露天矿生态建设中水分调控技术发展的趋势,为此着重探讨了其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12.
推行绿色技术 保证清洁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行绿色技术 保证清洁生产刘怫翔,张欣现代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但是,技术或因自身不完善,或因使用不得当,常常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如何使技术既为人类服务,又不造成生态环境污染,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一、技术发展的生态后果(一)传...  相似文献   

13.
从产业层面上看,循环经济技术体系要求延长产业生态园区直至全社会的产业链和技术链,实现产业生态网络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要求建立新型技术经济范式,实施新的产业技术政策。纵向主要向3个方向延伸:一是向集约节约循环高效利用资源方向延伸,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二是向全部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废弃物方向延伸,实现清洁生产和排污最小化;  相似文献   

14.
环境危机中的技术观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质上技术具有二重性质,既促进技术经济的发展,又加重环境压力,制约经济发展这是技术的单一目的性决定的。要杜绝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必须转换技术观,采用生态技术,并辅助之以一定的制度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烟尘测试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江 《环境保护》1998,(2):45-46
我国烟尘测试技术大到可分类为三种基本类型;手动烟尘测试技术,自动烟尘测试技术和烟尘浓度直读测试技术。手动技术的特点是用人工的方法调节转子流量计,实现等速采样,自动技术是由微电脑控制抽气泵电机的转速或流量代的开度实现等速采样;直读技术是先建立和工法测定烟尘浓度与仪器示值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关系曲线实现烟尘浓度直读。  相似文献   

16.
硅藻土处理城市污水技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分析了目前城市污水的水质、水量等特点,并以此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污水处理技术。硅藻土处理城市污水技术是一项物化法污水处理技术,高效的改性硅藻土污水处理剂是该技术的关键,在此基础上配合合理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设施,该技术可实现高效、稳定而又廉价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目的。但由于这是一项新技术,在理论和实际工程应用上都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
毛海英  徐章法 《环境科技》2007,20(A01):66-68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综述分子监测技术,尤其是应用于环境监测中的各种分子技术.如电泳分离纯化技术,核酸探针检测技术,分子标记物,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阐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分子监测技术的开发方向和其他技术相结合,探索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洁净煤燃烧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燃烧技术,该技术能够较好的解决环保问题和节能问题,发展和推广这一新技术,使之作为我国促进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体系向资源节约和环境无害的可持续模式转变的关键战略措施之一,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八十年代初国际上新兴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就是这样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与煤粉燃烧相近或高于煤粉燃烧的煤炭燃烧率,对低质煤的适应性较强,锅炉负荷调节宽,能抑制NO2的生成,利用石灰石可实现经济有效的炉内脱硫,尤其是具有较低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与常规技术十分接近,便…  相似文献   

19.
工业废水处理水回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方战强  朱又春 《环境保护》1999,(7):16-17,20
阐述了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及近年来的一些进展,尤其是物理技术和化学技术方面。研究进展说明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以及各种技术的组合应用,提高了工业废水处理水的回用率。  相似文献   

20.
新型湿式除尘脱硫技术除尘效率高,脱硫效果好,不需投放碱性物质,以废治废,综合利用。结构紧凑,无需大面积沉淀池、无需另增掘泥设备与人员。初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技术经济性能优越。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很有开发前景的新型湿式除尘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