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一九九七年环境统计数据编报说明1997年我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02.02亿元,比上年增长9%,完成工业总产值100.4亿元(不变价),比上年增长11%。1997年环境统计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排放量比上年降低10%,工业废气排放量增...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环境统计的数据质量,充分发挥环境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服务职能,有效地为各级政府及其环保部门进行决策和宏观管理服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环境统计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更需要调整和建立新的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科学衡量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评判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板。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环境统计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质量绿色发展形势,分析了环境统计工作中存在的统筹制度缺乏、统计指标不完善、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统计体系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最后从完善环境统计方法体系、建立监测统计数据收集和审核机制、建立和完善环境投资统计体系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本文可为完善我国环境统计制度和政策、提高环境统计科学准确性提供决策支持,为推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绿色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长期动态跟踪监测和大量资料调查的基础上,对吴淞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的保障机制和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取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6.
7.
四川的环境现状及改善环境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四川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环境质量总体在低水平上基本保持稳定,但环境污染仍然严重,生态环境还十分脆弱,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分析和研究四川面临的环境形势,采取改善环境的对策措施,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环境统计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环境统计质量的保证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工作体系。按照这一工作方法进行环境统计,能够确保环境统计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环境统计资料客观实际,真实性、可信度、时效性都能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我国市县级环境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多年环境统计工作经验提出了稳定统计队伍、扩大统计范围、提高统计分析报告的编写质量等几个方面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作者评述了常用指标法的不足,提出用模糊数学中综合模糊评价法评价环境质量,建立了评价模式和计算程序,并用于科学城的环境质量评价,评价计算给出的多层次数据所提供的信息,与监测结果所体现的环境质量状况符合,所建模糊评价程序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5.
物元可拓法的改进及在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函数单调性特点及模糊识别中最大贴近度原则,分别从距离函数和关联函数两方面对物元可拓法在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距离函数改进后,能够真实地反应变量与区间的关系;关联函数改为贴近度函数后,评价结果中不再出现负值,易于级别的判定。采用改进后的物元可拓法建立了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多级物元模型,对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更快捷,评价结果能更客观地反映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6.
17.
"十一五"是新疆经济飞速发展的五年,同时也是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十五实施期。本文采用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定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06)分别对新疆"十五"末与"十一五"末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较差水平,各县(市)生态环境质量以较差和差为主,二者面积总和在全区总面积60%以上;与"十五"末相比,全区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无明显变化。呈现总体趋于稳定,局部区域有所改善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