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急管理科技是服务于应急管理大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撑体系。运用科技力量提升应急管理综合能力,是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必要手段。通过总结目前湖北省应急管理科技发展现状,分析其所存在问题,探讨其发展的方向,并针对性提出了推进其发展的举措建议,研究内容可为湖北省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提供参考,推进湖北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促进应急与安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推动应急与安全生产领域科技创新,是当前新形势下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广东省安全生产协会会长、中山大学教授梁栋深有感触地说。作为广东省内安全生产领域综合性的社会团体,广东省安全生产协会积极响应应急管理部及我省大力推进“科技兴安”战略的要求,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近期启动了广东省应急与安全科技进步奖活动,并已于6月28日起接受申报。  相似文献   

3.
王山  任杰  曹瑜 《安全》2022,43(3):F0003-F0003
2022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北京经技术开区以首都发展为统领,紧紧围绕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和“四区一阵地”功能定位。为更好的实现年度工作目标,及时处置突发情况,经开区管委会制定2022年应急值守工作要点,从6个方面开展全区应急值守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应急值守和突发事件应对处詈能力,推进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正>应急预案贯穿应急管理工作全过程,是推动落实应急管理责任和措施、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的关键抓手。结合多年来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的实践,福建省在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推动应急预案编制从“有”到“优”,初步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预案体系。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我国高危行业应急平台建设中存在事故应急救援决策支撑弱、应急救援服务能力差的缺陷,以“江苏省高危行业事故应急科技服务平台”项目为背景,提出高危行业事故应急科技服务平台的总体建设架构;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建立应急信息共享,预案可视化与推演,事故后果分析模拟,应急救援决策支持,应急咨询、培训、评估,事故现场快速监测六大子平台。以期利用VR、GIS、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从功能、系统、体系三个层面完善高危行业事故应急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内容,从而为政府门提供应急决策支持、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应急科技服务。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在“创新名城”南京,市应急管理局紧盯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积极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科学技术融合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应用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领域,初步建成了“181”信息化平台系统,日前正式上线,为南京市建设“美丽古都”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2021年,应急管理部印发《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应急[2021]31号),江苏省南通市立即抓住机遇,推动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并且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在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中发挥了作用。例如,在2021年10月12日,南通市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在南通市“危险化学品风险管控与应急一体化平台”动火作业协作系统中,动火作业申报与承诺公告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在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面对日益复杂的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新情况,应急管理宣传工作也要随之更新。广州市应急管理局从宣传队伍、宣传阵地、宣传途径、宣传对象入手,不断创新探索新时代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新模式,不断强化应急新闻宣传的“喉舌”作用,全面提升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全国应急管理普法作品展播、第八届全省“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市域社会治理十大创新项目评比和党员教育电视片评选等活动中,广州市荣获各类奖项共15个,展示了创新应急宣传教育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9.
应急救援是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一树立”“三坚持”“三加强”的重要内容.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总体工作部署,围绕加快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完善企业应急预案的具体要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正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0.
<正>基于目前我国应急科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新兴际华集团应急研究总院成立,形成了集"应急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和技术交流"于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并提出推动应急科技创新的解决方案。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科学技术作为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  相似文献   

11.
“五个强化”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春夏森林草原火灾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了用“五个强化”来统筹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的工作,推动火灾防控的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五个强化”分别是强化工作部署、强化监测预警、强化应急处置、强化指导督导和强化扑火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要求系统推进“智慧应急”建设,建立符合大数据发展规律的应急数据治理体系,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已成为推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江苏劳动保护》2020,(2):15-15
2019年,邳州市应急管理局围绕“安监人”向“应急人”的全面转型,着力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建设。精心谋划应急管理转型发展推动机构职能向深度融合。在机构职能调整到位的基础上,加强改革协同,理顺部门职责边界,科学划分职责权限,明确部门职责,制定出台重点行业领域市领导年度四次督查制度,推动各部门依责履职,力促职能、人员有机融合,形成战斗合力。  相似文献   

14.
“一跃龙门天下知”。近年来,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浩荡春风,龙门县跃上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新的发展形势,给龙门县的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招峨。县应急管理局按照县委主要领导提出的“平时监管好,应急反应快”的要求,发扬“鲤鱼跳龙门”的精神,乘势而上,奋起直追,进一步压实应急管理和钱生产工作责任,连续40个月未发生较规以上的生产链责任事故,为龙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应急安全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应急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从文件与预案、应急人力资源、装备与科技、优化工作机制等4个方面探讨,企业应如何扎实做好应急管理基础工作,推动企业应急管理水平提升。文件与预案第一,为了更好地做好应急资源保障,企业应强化完善与内外部各专业单位的协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一方面,对于有条件的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内部单位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7月16日,由广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应急管理局举办的寻找广州市“最美应急人”征集评选活动圆满收官。该活动共评选出10个“最美应急个人”和10个“最美应急集体”。获奖的个人和集体代表将于9月在琶洲保利场馆进行风采展示。本刊采访了部分获奖个人和集体,以期通过推介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应急风采,激发广大应急人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助推应急管理事业改革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使各高校能有效应对工程教育与应急管理的新一轮发展,在新工科建设与应急管理部成立背景下研究安全与应急管理专业学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阐述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联系、区别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安全与应急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现状、凝练专业建设核心4要素、完善安全学科体系、总结应急管理一级学科体系构建思路,分别提出基于“现在完成进行时”与“将来完成进行时”状态的安全、应急管理专业学科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安全专业发展趋势分行业安全与“大安全”2类,安全学科仍需完善学科体系和科学分支;应急管理的长远发展趋势是设立一级学科,从而推动应急管理专业高质量创新型发展。  相似文献   

18.
10月15日至19日,在第130届广交会期间,广州市应急管理局成立应急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应用信息化“十张图”为广交会顺利举行提供应急保障。“十张图”(展馆宾馆会馆餐馆分布、应急救援队伍分布、应急指挥车辆分布、应急物资、通信分布、人口流动热力、三防分布、防火、危化品监管分布、重点管控工贸企业一张图)是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下,按照实况、实战、实时、实用的要求建设.运用了5G,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信息化手段,实现10个方面的透明化管理,做到实时调度和应急指挥。  相似文献   

19.
《劳动保护》2022,(3):12-13
<正>3月8日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新中国成立72年以来,由于地位的提升、权利的保障,使中国女性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伟大力量。在应急与安全生产战线上,活跃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安全管理人员,为我国应急管理事业的进步、企业的安全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劳动保护》杂志2022年3期“特别关注”栏目策划“应急与安全巾帼风采”专题,分别采访活跃在政府、企业的应急、安全巾帼,  相似文献   

20.
赵红玲 《劳动保护》2009,(12):10-11
2009年8月20-21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了“全国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作为座谈会上中央企业的唯一代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总经理宋立崧就“中海油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的现状和经验”进行了专题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