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阳五星级酒店皇朝万鑫酒店2月3日零时30分许发生大火。记者现场目击,大火从3层裙楼燃烧至20层以上,整幢大楼冒着黑烟。记者在距现场不到百米远的地方,已经强烈地感受到大火炙烤人脸,大火蔓延:原南、西、北边着火点已经扩散到东边,四周全部起火,南楼东边火势较大。是时,大火已经延烧至万鑫大厦最高的主楼(A座)顶层,相邻的B座窗户里也往外冒着火苗。  相似文献   

2.
<正>《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规定,凡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都属于高层建筑。高度100米以上的建筑物为超高层建筑。根据公安部消防局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有高层建筑近10万幢,100米以上的超  相似文献   

3.
沈阳五星级酒店皇朝万鑫酒店2月3日零时30分许发生大火.记者现场目击,大火从3层裙楼燃烧至20层以上,整幢大楼冒着黑烟.记者在距现场不到百米远的地方,已经强烈地感受到大火炙烤大睑,大火蔓延:原南、西、北边着火点已经扩散到东边,四周全部起火,南楼东边火势较大.是时,大火已经延烧至万鑫大厦最高的主楼(A座)顶层,相邻的B座窗户里也往外冒着火苗.  相似文献   

4.
王伟 《安防科技》2006,(4):23-25
通过高层建筑火灾原因及造成火势蔓延扩大的因素,分析高层建筑的消防特点,提出高层建筑防火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共有高层建筑近10万幢,其中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1154幢,而各地为争当"第一高楼"仍然暗战不休,这个数字还在不断被刷新。然而,公共安全专家指出,超高层建筑外表风光,但会引发消防安全隐患、地面沉降以及环境、能源、交通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亟待引起高度关注。专家建议,应经过科学论证后适当限制我国城市楼房高度。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共有高层建筑近10万幢,其中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1154幢,而各地为争当"第一高楼"仍然暗战不休,这个数字还在不断被刷新.然而,公共安全专家指出,超高层建筑外表风光,但会引发消防安全隐患、地面沉降以及环境、能源、交通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亟待引起高度关注.专家建议,应经过科学论证后适当限制我国城市楼房高度.  相似文献   

7.
<正>据报道,迪拜一幢79层的摩天住宅楼"火炬塔"2015年2月21日凌晨发生火灾,数千居民被紧急疏散。大火在2个多小时内被扑灭,无人员伤亡。大火从50多层的一个阳台开始燃烧并迅速蔓延,最终零伤亡,令世人刮目相看。高层建筑防火,不可掉以轻心在过去的几年,由于我国房价持续上涨,地价不断攀升,开发商所建楼房大有十层是矮楼,三十层以上才算高楼之势,别说大中等以上的城市,就是小县城也是高楼林立,  相似文献   

8.
樊凡 《安防科技》2013,(1):27-30
2013年的第一天,当元旦零点钟声敲响后约3个小时,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临港工业园区友成机工有限公司的厂房蹊跷失火,火势凶猛。起火的杭州友成机工有限公司厂区规模很大,门前的路就叫友成路。厂区有南北两幢巨大的厂房,由两座天桥连接,起火的是北侧半成品加工厂房和仓库,即2号厂房,这是一幢二层钢结构、局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高层建筑火灾烟囱效应产生后的烟气蔓延规律,基于FDS火灾模拟软件,以某高层建筑为例,对比分析了4种不同横截面尺寸竖井烟气蔓延特性,引入竖井无量纲长径比判断烟囱效应明显与否,研究了烟囱效应的产生特征及其烟气蔓延规律,分析了建筑中性面之上楼层的温度、CO体积分数和能见度变化。结果表明:无量纲长径比在8左右时竖井内烟气流速发生突变,竖井内大部分区域烟气流速达到6 m/s,产生明显的烟囱效应;中性面以上的楼层受烟气危害远大于中性面以下,且烟气在中性面以上的水平蔓延速度随层高增加而不断加快;随着火势发展,中性面之上疏散走道温度均超过了安全疏散的临界温度60℃,距离火源越远的楼层CO体积分数达到临界值的速度越快。研究为高层建筑火灾的防排烟设计和人员疏散条件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建筑高层化、大型化、多功能化的蓬勃发展,在高层建筑中由于火患引起的危害也大大增加.高层建筑功能复杂,着火源和可燃物较多,一旦发生火灾,将使火势迅速蔓延,极易造成较大的损失及伤亡事故.本文初步介绍了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分析了影响防排烟系统的主要因素,并对高层建筑防排烟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1.
高层建筑,是指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多层建筑。在美国,24.6米或7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日本,31米或8层及以上视为高层建筑……中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含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实践证明,高层建筑可以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包括使人口集中,大幅度缩小建筑用地面积,减少市政建设投资和缩短建筑工期等。但同时,高层建筑存在的防火要求高、火灾扑救难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正确处理建筑设计中的消防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人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对当前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如何应对进行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在现代都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频发的高层建筑火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高层建筑火灾救援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火势蔓延迅速、疏散通道有限、高空救援困难等,这些难点使得高层建筑火灾救援工作变得更加紧迫和复杂。本文旨在通过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原因和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有效的救援方法和措施,从而提高高层建筑火灾的灭火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高层建筑能有效缓解城市膨胀的人口与城市面积相对狭窄的矛盾,然而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问题,其中消防问题比较突出。高层建筑具有楼层、内装修、电气设备、功能、室内人员和管道竖井多的特点,也导致了火灾火势蔓延快和安全疏散、灭火扑救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14时15分许,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号1幢28层的民宅公寓突发大火,夺去了58条鲜活的生命,并有70余人受伤,这是一起发生在民宅的史无前例的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火势之迅猛,事故之悲惨,震动了上海,牵动了全国。  相似文献   

15.
肖锋涛 《安全》2013,34(12):49-50
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结构复杂、疏散困难、内装修大量采用可燃材料,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发展猛烈且迅速蔓延,同时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烟雾,将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就给消防带来了更加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6.
"我记得,2017年下半年,温岭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实体化运作初期,全市近千幢高层建筑,仅有386幢消防设施是基本完好的。"近日,浙江省温岭市消安委办高层建筑整治组组长金仁明谈起整治之初的情景感慨不已。坚定不移地连续奋战三年,温岭市扎实推进高层建筑等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治理,全市存在安全隐患的高层建筑已全部启动修复程序,实现了旧貌换新颜。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911幢高层建筑修复项目,剩余25个项目的84幢高层建筑正在修复中。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保温材料对火灾蔓延的影响,采用FD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附外墙保温材料无喷淋系统、无外墙保温材料无喷淋系统、附外墙保温材料有喷淋系统三种工况下4层职工宿舍火灾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温度、CO浓度、烟气层高、能见度四种指标对多层建筑火灾烟火蔓延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无保温材料二者整体燃烧趋势大致相同,但保温材料的存在使得建筑火灾快速进入立式燃烧阶段,外墙燃烧温度及火势蔓延程度均增高。温度和能见度两种指标达到危险临界值的时间分别为33 s和36 s,远小于另两种指标。保温层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火势蔓延,但对烟气蔓延及能见度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后续保温材料对火势蔓延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高层建筑固然提升了土地利用率,提供现代化服务,改善城市居民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更高的使用价值,但是高层建筑在防火问题上一直都是重大难题。高层建筑火灾因素多,火势蔓延快,人员聚集度高,疏散和扑救都较为困难,所以,针对高层建筑火灾致因展开分析,探讨和总结有效的防火安全对策,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殷霓  高云 《安防科技》2011,(6):41-44
针对高层建筑物火灾火势蔓延快、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的特点,全面分析了高层建筑火灾致因因素并建立高层建筑防火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从"人-机-环境",即技术(硬件)和管理(软件)的思路入手,提出了建立以管理为纲目、技术为手段,突出管理对技术的指导与协调原则的高层建筑防火安全体系和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对策。本次研究以有效地解决高层建筑防火为目的,并希望为高层建筑设计、防火安全评价和应急预案制定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郑亮 《安防科技》2010,(3):59-60,48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日趋增多,已逐渐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标志。高层建筑层数多、规模大、人员集中、疏散困难、功能复杂、用电负荷大、配电线路密集、可燃材料多、火灾时烟囱效应显著,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蔓延途径多,发展迅速。现阶段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明显呈上升趋势,群死群伤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就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及逃生方法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