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实现碳中和愿景需要银行投融资服务配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中国煤炭消费量达到顶峰;但时至今日,煤炭仍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2019年煤炭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7.7%①。与此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2010年以来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累计投资8180亿美元,可再生能源装机年均增长约12%,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②。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信息产业和新能源光伏产业的基础原材料,随着光伏产业被中国政府定位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多晶硅能源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然而,多晶硅行业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可谓跌宕起伏,受国际光伏市场变动的影响,多晶硅产业经历了2005年-2008年快速发展的"泡沫期",也走过了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后的"低迷期"。2010年-2011年,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  相似文献   

3.
高育红 《环境教育》2009,(11):66-67
国家主席胡锦涛曾表示,争取到2020年使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左右。据悉,《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草案)》就写到了15%这一目标数字。该规划称:"到2020年,新能源发电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15%(含水电为35%。)",还写明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在2011年、2020年分别达200万千瓦和2000万千瓦,核电产业2011年、2020年发展目标分别为1200万千瓦、8600万千瓦,风电分别为3500万千瓦、1.5亿千瓦。足见新能源的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于宏源 《绿叶》2012,(12):37-45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清洁能源日益成为未来国际能源体系的支撑。2012年以来,中国的风电和光伏产业连续遭受欧美反倾销等制裁。清洁能源领域逐渐成为中美经贸摩擦的重要领域。这些事件的背后意图不仅是因为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已经威胁到有关发达国家的核心发展战略和竞争力.而且折射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国家之间围绕清洁能源发展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本文认为,在应对全球能源环境挑战中,世界各国既有全球主义下的合作也有功利主义下的竞争.推动全球合作才可能实现全球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球能源系统转型正处于化石能源阶段通向第三次能源系统转型的入口。基于第三次能源革命的特点和我国目前以煤炭为主、油气为辅的化石能源系统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第三次能源系统转型是一次"新能源革命"。本文通过分析全球能源系统转型的观点、特点来探索中国能源系统转型的方向与目标,并提出中国能源系统转型在产业技术、电力系统弹性、管理体制和社会公众参与方面面临的挑战。为此,近期中国要实现"十三五"(2016—2020年)新能源目标和2030年减碳目标,需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①做好需求响应分析,加大新能源产业技术政策支持力度;②整合新能源产业管理职能,以提高能源系统的弹性;③拓宽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渠道,参与全球碳排放限额交易市场;④推进新能源相关立法并提高规划的时效性和协调性;⑤提高政策决策透明度,增强能源革命公众参与度。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决定于2005~2007年期间,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并于3月24日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公告。公告结合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被公认为21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太阳能光伏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全球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应用以每年30%~45%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光伏产业真正起步于2000年。自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实施后,我国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十多个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办法和条例。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却呈现出了"畸形"发展的形态……  相似文献   

8.
由于能源危机,全球对于新兴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新能源在当前世界能源大家庭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由于近些年雾霾天气的增多,导致光伏太阳能发电受到了严重挑战。本文以上海为研究基地,以1年多来连续监测所得的实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光伏组件日发电量受雾霾程度影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过程,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能源产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能源产业在可持续理念下的六大战略,即:(1)在发展模式上,要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科技战略;(2)在能源消费上,要立足中国实际,在能源结构调整的同时,实施煤、油、气等多能源并举的多样化战略;(3)在能源供给上,考虑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应当加大实施"走出去"的战略;(4)在能源生产上,要积极开发各种能源,尤其是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施新能源战略;(5)在能源产业上,要做到开发与节约并举,积极开展节能活动,实施节能优先战略;(6)在全局发展上,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J际情况,要实施能源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0.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6,16(3):57-57
清华大学客座研究员马天瑞博士16日在此间召开的“第二届分布式能源国际研讨会”上说,中国已成为世界各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最多的国家。 据统计,2005年世界可再生能源投资量是380亿美元。其中,不含大水电,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为6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1.
如海 《绿叶》2013,(3):49-55
化石能源以及以化石燃料为驱动的生产生活模式正是当前雾霾问题的罪魁祸首。整个人类文明都建立在石炭纪储存的碳资源上,可是,人类为此正在面临气候变化、化石能源枯竭的问题,这足以毁灭整个人类文明,危及地球生态。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改变能源消费结构,逐渐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工业经济中的比例,最终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毫无疑问,太阳能光发电(光伏)是迄今最理想的能源生产形式。光伏产业能否迎来大发展,不仅关系着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将决定性地影响未来的环境形势。  相似文献   

12.
于宏源 《绿叶》2011,(12):56-61
新能源和历史上的英国、美国的霸权形成密切相关。一个在国际能源权力结构中取得主导优势的国家,必然会改变全球地缘结构,继而成为国际体系变革的主导力量。传统能源面临枯竭,国际能源权力结构即将发生变化,全球新能源竞争已经展开。在此背景之下,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技术发展的企图越来越明显,中国必须通过环境外交来争取中国的新能源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13.
王建 《绿叶》2010,(5):74-78
中国人口多、石油资源少,无法依赖世界资源完成能源结构从以煤为主到以石油为主的转变。同时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生产的产品要供各国消费,因而对能源的需求量比其他国家大得多。这种全球分工结构导致中国在开发新能源方面有更强烈的迫切性。大国不能走一步看一步,我们要把能源问题纳入国家未来总体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做好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安排,从现在开始为长远铺路。  相似文献   

14.
戴星翼 《绿叶》2012,(12):46-51
新能源多是清洁能源,也是安全能源。发展新能源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环境的保护、人民福祉的提高。但是发展新能源切不可急功近利,否则就会重蹈此次光伏产业的覆辙。未来发展新能源必须关注基础,关注核心竞争力.关注整个制造体系、应用体系的打造。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构建与优化分析——以锦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十二五"规划提出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的布局,新能源成为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并上升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体现了一国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太阳能成为新能源中最具发展潜力的能源.介绍了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背景和理论意义,重点构建了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阐明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内容,并结合锦州市光伏产业链实例与完整产业链进行对比,指出锦州市光伏产业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光伏产业,危机复兴的突破口?国家新竞争的制高点?一场围绕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已经展开。以光伏产业为核心打造"新能源大国",是一个可能使中国经济一举摆脱"世界血汗打工仔"地位的最佳切入点。以国家意志、国家力量主导光伏产业的发展,是最容易汇集全民共识、最具缓解阶层利益对立的方案,可得"四两拨千斤"之效。  相似文献   

17.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5,15(1):14-14
世界能源理事会预测,到2050年前后,新能源将替代50%的传统能源。在各国对新能源的研发中,风能的势头最猛。小型风力发电机因具有成本低、噪音小、安装方便等特点,市场前景不断看好。日本开发了一种在每秒1米的风速下也能发电的小型发电机。英国研究人员不久前还开发出了一种“水下风车”,能利用潮汐发电。  相似文献   

18.
前沿动态     
<正>国际动态清洁能源有望成世界第三大产业世界自然基金会日前表示,清洁能源技术产业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1.6万亿欧元,成为仅次于汽车业和电子业的世界第三大产业。清洁技术包括风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保产业》2014,(1):66-66
正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恩菲),其前身是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原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成立于1953年),现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恩菲是以技术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为核心竞争力,集技术研发、工程一体化、产业投资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包括工程一体化、新能源和资源开发三大业务领域,工程一体化、多晶硅、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光伏发电和房产经营六个业务单元。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其中,风电装机3.89亿千瓦,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发电装机4.7亿千瓦,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上半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占全国新增装机的比重达71%,新增发电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54%以上,有力满足了全国新增电量需求。(8月22日《经济参考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