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航空安全信息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航空安全信息是民航实施安全风险控制和事故预防的基础,对航空安全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笔者总结了民航安全信息的基本构成和来源,及其在安全风险识别、管理决策方面的功用;结合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状况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中国民航安全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当前民航安全信息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交流共享困难、分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不利于基于数据驱动的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向规章符合性基础上的绩效管理的转变。针对安全信息管理的这些问题,文章建议民航局通过改善安全信息管理政策、建立航空企业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国家航空安全信息分析中心、开发安全信息分析利用工具等措施来改善安全信息的收集、分析利用和共享,为提高行业安全管理水平服务。  相似文献   

2.
为完善民航安全绩效体系建设,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其健康发展,参考“空客飞行品质监控项目”和企业QAR监控项目,结合指标重要性分析和一线人员、专家的有关建议,构建飞行安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基于混合型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和TAN模型设计运输航空飞行安全绩效模糊动态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满足航空公司对安全绩效评估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民用航空情报原始资料上报工作的安全管理水平,对2010—2015年的859起不安全事件进行差错原因分析,运用SHELL模型构建原始资料上报工作的风险指标体系。风险指标体系由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操作符合性、工作系统的完好性、专业培训情况等12个一级指标及专业知识、行业规章符合性、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制度执行等45个二级指标构成。为降低各类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基于D-S证据理论进行风险评价研究,以10位行业专家的调查结果为基础,计算合成了12个一级风险指标的风险水平支持度。结果表明,素质和能力、操作符合性情况、行业规章完好性和专业培训处于高度风险水平,工作完好性、工作系统完好性、工作软件维护、工作标准统一性、人力资源和管理制度处于中度风险水平,工作沟通和核实回复处于低度风险水平。对处在高度风险水平的风险指标开展安全对策研究,提出提高工作人员入职标准、定期组织开展专业培训、编写行业通用的培训教材、修订完善现有行业规章、加大违规操作处罚力度等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机场运行安全规划中安全指标体系定位的分析,遵循可接受、可实施、可量化、可调控的原则,以结果和过程管理思想为指导,结合风险管理理论,构建机场运行安全规划中的安全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包括3个子体系,它们分别涉及运行安全的结果、运行安全的业务过程和运行安全管理绩效3个方面。其中,有关运行安全结果的子指标体系包括事故、事故征候、其他不安全事件3个维度11项指标;有关运行安全业务过程的子指标体系包括飞行区管理、机坪运行管理等7个维度20项指标;有关安全管理绩效的子指标体系包括安全政策与目标、风险管理等4个维度7项指标。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Web的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系统的技术框架.通过将辨识的安全法规按要素分类、给出量化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于web的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系统,实现法规数据库检索、指标体系的计算机辅助定量评估、多人联评、移动终端现场评估、自动生成报告等功能.并以某测井企业为例,开发了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系统并已投入使用.应用结果表明,基于web的设计和移动终端的应用使得该系统表现出较好的现场应用性,该系统可提高企业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效率,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及满足政府监管要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民机客舱安全疏散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民航业高速发展,民航客机飞行事故和严重事故征候时有发生,并且很难完全避免,因此做好民机客舱安全疏散对减少人员伤亡损失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影响民机客舱安全疏散的各种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建立民机客舱安全疏散能力评估指标集,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安全评价等级模型。最后将此方法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得到某航空公司的客舱安全疏散能力评价结果,通过进一步分析并对该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提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安全法制建设逐步完善,安全法规数量逐年增多的背景下,为能有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系统提出一种企业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方法:通过安全法规适用性辨识明确企业应满足的法规清单,对法规要求归纳汇总形成安全法规符合性定量评估指标体系,并以体系为依据对企业落实安全法规的程度进行科学评估、做好符合性保持.以某专业测井公司为例,构建了符合其生产经营特点的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体系,开发了基于B/S构架的辅助评估软件,并已应用于企业日常安全管理.结果表明:通过对安全法规要求分类归纳汇总形成的符合性评估指标体系,可有效评估企业安全法规落实程度,提高企业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效率.  相似文献   

8.
尹航  姜兰  杨玲 《安全》2020,(3):75-80
为了有效评估民航安全监察员的培训效果,明确民航安全监察员培训评估指标体系,结合民航安全监察工作特点,初步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问卷调查,确定了培训前评估、培训中评估和培训后评估3个维度的评估体系指标,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8项,三级指标19项。随后,采用专家群决策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隶属度和权重值。最后,对民航安全监察员培训效果评估进行了实例应用,结果为"Ⅴ级"。该模型运用于民航安全监察员培训效果评估中,评估结果为培训效果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理论支撑,同时也为监察员培训效果考核提供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依据和标准。  相似文献   

9.
应区别对待     
正对于安全不出事能否当作胜利来看,这需要从行业、员工数、管理水平等综合衡量,区别对待,持相对观点来判断是否可算是胜利。图为某企业安全检查现场。近年来,在事故报道频繁见诸电视、网络、报刊等各种媒体的情况下,安全生产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是大家所公认的。每到年底,各种年度考评中安全绩效往往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甚至作为一票否决的依据。在安全绩效指标分配当中,事故指标无疑又是优先考量且分值最高的。因此,出不出"事"就成为了最受瞩目的关键点。而对于安全不出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航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建立了一种新的民航运输系统安全评价方法,这个评价方法将测量行业运行事故、事故征候、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及后果严重程度(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建立一个评估模型,以此来评估和指示航空系统的安全性能,能够通过一套指数综合反映全系统的安全形势,使人一目了然地了解当前航空运输安全状况.使用此指数,可以对中国民航的安全风险进行宏观的、动态的实时监测,对航空安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警,促进民航安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空管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国际民航组织提出的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的相关要求及我国《民航空管安全管理体系指导手册(试行)》的指导思想,根据安全管理一线工作人员及中高层管理者的访谈记录,收集整理出影响空管安全的风险因素,并按照人员、设备、环境、管理4个方面进行分类、提炼、合并和综合,设计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优化。该体系把安全科学和系统论相结合,把错综复杂的安全风险因素细化综合、提炼出脉络分明的监控对象,有助于空管系统进行风险识别和综合预警,查找安全隐患和分析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征候的原因,为民航安全风险信息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美两国民航事故发展趋势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持续改进民航安全,本文对中美两国民航运输事故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民航运输事故率的统计采样周期、变化规律的曲线类型进行研究,并基于5年为采样周期、滚动平均的数据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利用此模型对中美两国的运输飞行事故率和亿客公里死亡人数进行曲线拟合。最后,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的事故率和亿客公里死亡人数拟合值。研究表明中美两国民航事故率遵循相似的规律发展,中国民航安全改进速度更快。依据研究结果,预测在2014年中国民航运输飞行重大事故率大约是美国的1/3、亿客公里死亡人数大约是美国的2倍,分析表明美国民航事故水平很大程度受小型运输机制约,指出随着我国大力发展支线航空,可能会带来航空事故的高发期。  相似文献   

13.
根据民航空管安全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综合考虑践行空管持续安全理念、减少空管人为差错、建设空管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要实现我国民航的持续安全,就要构建并不断完善空管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对空管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展开了深入探索,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包括开展技能竞赛等文化娱乐活动、建立管制员心理培训与辅导机制、提升管制员新技术适应能力等。空管安全文化的建设是空管发展的坚强后盾,有效手段和措施建设的推进将成为航空运行安全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探讨民用航空安全的研究体系,构建以基础层、过程层以及阶段层为主的空间结构研究体系。通过对空间结构体系的研究,针对我国民用航空安全管理现状及未来,提出了航空事故预防理论、事故救援理论和安全保障理论体系及技术体系,使民用航空安全的研究具备系统性、理论性、标准性及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中国民航的安全趋势,基于中国民航1995-2014年安全生产历史数据和民航安全运行关系密切的26项社会经济指标,利用因子分析、相关系数等数学方法,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民航安全状况与社会经济指标的管理关联性。该模型表明对民航安全具有显著影响的社会经济指标包括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人员素质。通过对比安全生产指标的拟合值和实际值,分析民航安全趋势的变化规律,并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预测2015-2018年民航安全生产指标值。计算结果显示该时间段内民航安全生产指标将处于历史高位,且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最后给出了针对行业安全监管、安全运行等方面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识别民航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原因,从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LDA主题模型和Word2Vec模型的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危险源识别模型。首先,构建危险源标签分类表,选取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与Wiki中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然后利用LDA主题模型得出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的主题概率分布与词概率分布,最后利用Wiki中文数据库训练Word2Vec模型得到词向量,进而计算文档主题与不同危险源标签之间的相似度,得出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的危险源分类。结果表明,该模型的精准率为77.7%、召回率为86.8%、F为82.0%,能够有效识别各民航不安全事件报告的危险源。  相似文献   

17.
编制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调查问卷,对1310名民航飞行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总体水平良好,其中87%的人员达到良好以上水平;安全认知、安全情感与安全意志3个维度发展不平衡,安全意志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个维度;单位的安全教育、安全状况以及个人素质是影响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的重要因素;经常接受安全教育的飞行员,其职业安全意识水平显著高于偶尔接受安全教育的飞行员;单位安全状况好的飞行员,其职业安全意识水平显著高于单位安全状况一般的飞行员;飞行学员的职业安全意识水平显著高于在职飞行员。建议采取创新安全教育、磨练安全意志、强化环境熏陶等措施,强化民航飞行员的职业安全意识,降低因飞行员原因引发的飞行事故率,提高民航的安全业绩。  相似文献   

18.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ignition conditions of kerosene vapors in the air contained in an aircraft fuel tank contributes to the definition of onboard safety requirements. Civil and military kerosene are characterized by specification. The specification of civil aviation kerosene is based upon usage requirements and property limits. while military kerosene is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specific chemical composi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lammability properties is a first step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ircraft safety conditions. Flash point, vapor pressure, gas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and flammability properties of the kerosene used by the French Military aviation (F-34 and F-35 kerosene) are compared with the flammability properties of civil kerosene. The empirical law established by the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FAA) in 1998, expressing the ignition energy in terms of fuel, temperature, flash point and altitude is modified and expressed in terms of fuel temperature, flash point and pressure.  相似文献   

19.
航空人为差错事故/事件分析(ECAR)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研究航空人为差错事故/事件的影响因素,以人为差错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几种典型的人为差错分析模型;通过借鉴ECCAIRS分析框架,并在基元事件分析(EEAM)逻辑和CCAR396部的分类方法基础上,构建航空人为差错事故/事件分析(ECAR)模型,它从事件层、描述层、原因层和组织因素与改进建议层,分析航空事故和不安全事件的人为差错。此外,还将组织因素概念引入该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