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也逐渐突出,严重威胁着沿海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以灾害分析过程中的数据流为基础,通过集成海平面淹没预测模型,利用GIS技术在淹没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灾害影响分析,并以3D-GIS为平台进行了海平面上升情况模拟和影响分析结果展示。最后,以天津滨海地区为例,进行了相应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2.
段丽瑶  赵玉洁  王彦  于莉莉  杨艳娟 《灾害学》2012,(2):119-123,129
21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和区域地面沉降叠加所致的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存在加快趋势,将加剧天津沿海地区风暴潮、洪涝灾害和土地淹没的危害,影响沿海地区的城市抗灾功能、建筑物安全及生态资源。为此,本文综合讨论了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对天津沿海风暴潮、海岸侵蚀以及港口码头的影响。建议滨海新区建设要高度重视海洋灾害的监测预警,提高沿海地区防潮和防汛工程的设计标准和城市抗灾能力,以有效实现滨海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津冀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的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将给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津冀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极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该文以津冀沿海地区为例,对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示范应用,评估该地区海平面上升的风险,区划海平面上升风险,并提出风险管理的建议。结果表明,天津滨海新区、河北黄骅市等地面临的海平面上升风险较高,在沿海发展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海平面上升因素。  相似文献   

4.
风暴潮风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沿海是全球少数几个风暴潮风险最大的区域之一。受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风险水平呈显著上升的趋势。从灾害风险理论出发,在对风暴潮风险的认识、风暴潮危险性评估、风暴潮易损性评估,以及风暴潮综合风险评估等四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目前风暴潮风险研究的最新成果、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来看,现阶段风暴潮风险评估研究还比较薄弱,未来的风暴潮风险研究应该由单要素评估走向综合评估,加强风暴潮风险评估的综合性和系统性。随着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充分考虑全球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对未来风暴潮风险的影响,完善风暴潮综合风险评估体系,提升风暴潮预报预警能力,为风暴潮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损失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沿海地区作为人口积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和战略中心,在台风灾害中遭受的损失往往是惨重和致命的,所以亟待开展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损失评估研究。根据1990-2007年的台风灾情资料,选取代表性指标尝试构建了台风灾情评估模型,并对沿海省市的台风灾害损失及其与致灾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除个别区域外,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损失都呈下降趋势,但各区域下降的幅度不等,其中浙江省、江苏省和海南省下降幅度较低,均不足10%;浙江省、福建省和广东省18年间平均台风灾害损失较大;上海市以南各区域台风大风和暴雨的频次多、强度大,灾害损失大。  相似文献   

6.
以沿海县级行政单元为评估单元,分别从海岸带自然环境和沿海社会经济两个方面,评估中国沿海各地区海平面上升背景下的海岸带脆弱程度,综合区划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的脆弱性。结果表明,海平面上升对我国沿海城市群密集的地带影响甚大,尤其是环渤海沿岸、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三个区域是典型的海平面上升影响的脆弱区,沿海地区的发展应充分考虑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辽东湾绥中海岸侵蚀给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因面临海岸侵蚀的较高危险性,促使绥中沿海地区海岸侵蚀灾害危险性研究备受关注。海平面上升被认为是我国海岸侵蚀灾害危险度的重要自然因素。利用Bruun法则对辽东湾葫芦岛的绥中岸段海岸侵蚀进行评估和预测。根据海平面上升高度数据,结合基于海平面上升的岸线后退计算模型,在GIS平台下,得到绥中岸段现状及未来100年内的海岸侵蚀灾害危险度空间分布结果。研究成果显示绥中岸段在2009-2012年期间基于海平面上升的岸线蚀退权重约为21%,但是,在未来100年内,基于海平面上升的海岸侵蚀宽度可能超过176 m,海平面上升而对岸线蚀退的贡献权重增加到约为32%,大部分地区呈现明显的强侵蚀和严重侵蚀状态。因此,基于未来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海岸侵蚀危险度预测对海岸侵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广东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影响综合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海平面灾害综合评估因子指标体系,引入了抗灾能力指数的概念,提出了一个综合评估模型,并以广东省沿海地区为例进行了海平面上升影响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由于模型中考虑了抗灾能力指数,变被支评估为主动评估,使海岸灾害风险等级的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评估结构可用于指导宏观抗灾,救灾,减灾等活动,该模型已用于广东海平面的地理信息系统(光盘)。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福州滨海新城所面临的洪潮灾害风险和海堤建设规划情况.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福建沿海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出发,介绍了国外沿海城市在考虑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确定海堤设计标准和我国防潮堤设计标准确定方法,分析了我国防潮堤现行设计标准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对未来福州滨海新城防潮堤设计标准改进提出了建议,可供我国沿海地区相关问题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沿海地区灾害带及其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建国 《灾害学》1991,6(3):81-85
本文通过对1949~1990军我国灾害经济损失分区分析,得出我国沿海地区受灾最为严重;沿海地区的投入产出比较高,所以应将减灾的重点放在沿海地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利用福建省近岸海域1959—2018年的赤潮历史记录数据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平台下采用核密度估计函数(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对赤潮历史记录数据中的赤潮发生频次、赤潮发生持续时间、赤潮面积和赤潮藻类毒性等参数进行了空间...  相似文献   

12.
渤海和黄海北部地区海冰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冰灾害是中国海洋灾害的主要灾种之一。渤海和黄海北部地区由于受冬季风带来的寒潮天气影响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结冰海域。基于灾害风险理论,将研究区海岸带上17个地级市的71个县区作为评价单元,对海冰灾害风险进行评估。选取冰期天数和最大冰厚2个指标,计算致灾因子危险度指数;选取涉海人口密度、海洋经济密度、海洋一产比重等3个指标,计算承灾体脆弱性指数;综合危险度指数与脆弱性指数计算各县区的海冰灾害风险指数,并绘制风险等级图。该风险等级图揭示了海冰灾害风险在渤海和黄海北部地区海岸带上的分布状况,为中国制定海冰灾害风险防范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IntroductionBohai is the only inland sea in China.It has the highest resource density of all the fourcontinental seas in China.Since the end of the1 970 's,the marine economy around Bohai has seengreat development and the growth rate of the marine industry is up to 2 0 % .It is much higherthan the growth rate of the GDP of this region.The marine economy has greatly contributed to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around Bohai.However,since Bohai is an inlandsea,it has the natural …  相似文献   

14.
中国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历史变化及未来趋向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中国是全球少数几个同时受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危害的国家之一,风暴潮灾一年四季,从面到北均可发生,本文基于中国沿海近50年风暴潮灾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着重探讨了近500年全国及长江、黄河、珠江三角洲的历史记录和近50年实测风暴潮灾发生频次的变化及其与气候波动的关系,并对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沿海风暴潮灾的变化趋向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近500年来,中国沿海的风暴潮灾的气温较高的偏暖时段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海洋灾害一直是困扰着海域及海岸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中国是深受海洋灾害影响的国家之一.为此,从灾害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1990年以来中国海洋灾害系统的风险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在过去的15年中,工程性防灾减灾措施已经使海洋灾害灾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由于中国海域海事活动不断增多、海岸带经济密度快速提高,大大增加了海域及海岸带承灾体对海洋灾害风险的暴露,又由于海岸带及近海海域污染加重,海洋生物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增大,使中国海域面临的灾害风险趋于上升.此外,还讨论了中国海洋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的体系,提出从海洋灾害系统角度,加强海洋灾害综合风险管理能力的建设,以促进海洋及海岸带地区由政府、企业、社区共同组成的综合减灾范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江苏沿海的风暴潮灾害及其防御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陆丽云  陈君  张忍顺 《灾害学》2002,17(1):26-31
资源丰富的海洋及海岸带为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然而由于这一地区岸段开敞、平直、坡度较缓,加之气候条件的双重作用而成为台风风暴潮灾害的频发地区,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分析了江苏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的主要成灾方式及其对沿海经济造成的影响,并就防灾减灾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Ray-Bennett NS 《Disasters》2009,33(2):274-290
'Multiple disasters' or disasters that occur in 'one specific place' are regular events in coastal parts of the state of Orissa in eastern India. Yet the policy framework for addressing multiple disasters is weak. This paper aims to show that policy responses in pre- and post-independence Orissa have overlooked the effects of multiple disasters. Evidence 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onfieldwork indicates that Orissa has a long history of experience of multiple disasters due to its unique geographic location, political dislocation, and ineffective disaster policies that have focused only on single events. One can observe the effects of this even today in Orissa, notably inadequate measures to counteract the consequences of multiple disasters at the household level and to build people's capacity. This study posits, therefore, that multiple disasters deserve good representation in integrated disaster reduction strategies designed to mitigate their impacts.  相似文献   

18.
依据1949~2005年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的实测数据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筛选出对上海地区造成严重影响的84个台风,对这84个成灾台风的最大风速、过程雨量以及吴淞口、黄埔公园潮位站数据分析,结合收集到的其中57个台风的完整灾情数据计算灾情指数。综合研究得出:近50年来,成灾台风生成频数的年际变化比较明显;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农田受淹面积和房屋倒损3个灾情参数在这50年里有一定的起伏变化,但综合灾情指数变化的幅度不大,从1980年代开始灾情指数有上升趋势。成灾台风灾情指数与上海市郊吕泗站最大风速和过程雨量成正相关。吴淞口、黄埔公园的潮位站数据与成灾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对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河道及其与海(咸)水入侵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海(咸)水入侵作为莱州湾南岸平原的一种新的环境灾害,其发生、发展与该区广泛分布的古河道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古河道的分布规律、沉积特征及分期,并重点探讨了其与海(咸)水入侵的密切关系。古河道是该区海(咸)水入侵的主要通道,古河道中海(咸)水入侵速度快、方式多、周期性变化明显,是灾情是严重、入侵变化最复杂的地貌单元;古河道又是防治海(咸)水入侵的天然工程,古河道砂层径流条件好,只要采取措施提高其地下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