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基础上,从资源利用、经济发展、国土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5个方面选取30项指标,运用综合指数法开展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并借助灰色系统模型GM(1,1)预测其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逐步凸显,除国土空间布局对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呈下降趋势外,其余4个方面对其贡献均逐步提高;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压力逐步趋缓。预测显示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得分持续小幅度增加,生态文明建设得到持续加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在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需要加强耕地保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控制人口密度。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在延续发布"2013年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十件大事"成功做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度和自觉性,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力度,对2014年度党和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政方针和重要举措进行了认真梳理研究,并注意跟踪中央媒体有关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方面的报道,同时对社会各方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事件的关注度进行了综合动态分析,由此形成了"2014年度中国生态文  相似文献   

3.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2014年3月17日在京发布2013年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10件大事,分别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美丽中国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全国雾霾污染严重,国家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中央首次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一批重大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4.
生态监测作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优越性日益凸显。文章在阐述了生态监测的概念、内涵和任务及特点的基础上,对生态监测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生态监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了分析,并就今后生态监测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自2009年开始,以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北京大学中国生态文明指数(EcologyCivilizationIndex,ECI)研究小组开始对各省区市生态文明水平进行研究,并推出相关报告。  相似文献   

6.
以推进油田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以塔里木油田公司为例,通过深入分析油田公司环境保护基础及面临的形势与问题,从环境保护管理、质量、总量及风险防控等方面提出了油田生态文明建设途径,以落实国家及自治区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保障油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环保宣传     
正"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是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这一主题的确定和相关活动的深入开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举措,旨在号召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真抓实干,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争做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倡导者和行动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监测是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监测事业发展,将生态环境监测纳入生态文明改革的大局统筹推进。"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改革持续深入,生态环境治理将向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转变,生态环境监测面临着全新的压力与挑战。因此,笔者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面向发展、服务公众、智慧监测、精准支撑"的原则,针对大气、地表水、土壤、地下水、生态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监测的重点目标任务,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6月5日是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环境保护部发布2015年"环境日"的主题为"践行绿色生活"。该主题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高邮市高新区官路村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实例,提出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在设区市级环境监测监控能力普遍较弱、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巨大的双重背景下,编制设区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在调查了江苏省部分设区市环境监测监控规划的基础上,总结了规划编制在监测监控网络建设、监测监控能力建设、质量管理、大数据应用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主要内容,针对规划中普遍存在的组织架构不清晰、特色发展定位不明确、环境监测监控融合发展谋划不足、项目建设可行性论证不够等关键问题,提出应理顺组织架构、明确特色发展定位、加强环境监测监控一体化发展谋划、加强项目建设可行性论证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今后的规划编制工作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2.
海绵城市建设是推动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对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点、线、面3种不同类型海绵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18年5—9月枯、丰水期采集到的345组地表水和地下水同步连续监测数据,分析了典型海绵体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探讨了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同时,以Cl-为指示因子,结合其他水化学指标,研究分析了典型面状海绵体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在垂向上,埋深10 m和20 m含水层地下水之间联系密切,且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埋深50 m和80 m含水层组地下水与其他含水层组无明显水力联系。在平面上,线状及面状海绵体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影响距离为80~100 m;随着地层埋深的增加,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减弱。  相似文献   

13.
科学监管评价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对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天-空-地”一体化获取多源数据,结合GIS和RS空间分析,从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人类活动、环境限制4个方面选取25个指标,构建了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区监管评价体系,并以泰山生态保护红线区为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系统质量、人类活动状况3个分指数得分及生态环境综合得分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就综合得分而言,2000—2005年、2005—2010年得分降幅分别为18.73%和5.24%,2010年得分最低(41.97分),而2010—2015年得分增幅为81.63%,2015年得分为76.23分,生态环境综合得分评价等级由Ⅱ级升为Ⅰ级。其中城乡居民和工矿用地面积占比、生态系统破碎度和分离度、植被生物量是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关键指标,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研究区边界处人类活动的监管,并注重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植被生长状态的保护。该监管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生态保护红线区的监管评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环境监测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目前,环境监测改革已经进入关键阶段。研究在梳理环境监测基本定位的基础上,分析了各项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提出要理顺各级监测事权与支出责任,化解地方干预,优化环境监测发展的总体布局,加强环境质量监测和执法监测,建设独立、公正、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确保改革取得扎实成效。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丰水期对贵州省某流域城市河段悬浮物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运用单因子指数法、生态风险评价法、因子分析法,初步探讨了该河段Cu、Zn、Pb、Hg、Cd、Cr、Ni及As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污染特征、潜在生态风险及主要来源。检测结果显示,沉积物和悬浮物中Hg、Cd、Zn、Pb、As的平均含量较高,是贵州省土壤背景值的1.02~16.97倍。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在沉积物中,Zn、Pb、As为轻度污染,Hg和Cd为重度污染;在悬浮物中,Cu、Pb、As为轻度污染,Zn为中度污染,Hg和Cd为重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Hg和Cd的生态风险最大,为主要污染元素。研究区沉积物样品综合生态风险指数(RI)介于183.27~1 393.96,平均值为912.06,总体处于严重生态风险等级;悬浮物样品RI值介于341.53~612.38,平均值为436.85,总体处于重度生态风险等级。其中,沉积物样品重金属平均生态风险等级高于悬浮物样品,支流样品重金属生态风险等级总体上低于干流下游样品。根据因子分析法分析结果,初步推测沉积物及悬浮物Hg、Cd、Cr、Ni含量主要受工...  相似文献   

16.
陈忠梅  赵延昌 《干旱环境监测》2001,15(3):162-164,178
通过对昌吉州近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建设的概述,并对“八五”末期和“九五”末期生态环境现状的对比,说明昌吉州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生态建设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监管对生态质量评价的需求角度梳理了我国生态监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我国构建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必要性,并从网络建设目的、原则、空间布局、监测内容和工作机制等5个方面提出了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构建思路,最后指出"十四五"期间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重点任务,即开展生态质量综合观测站建设并进行生态功能相关监测和评估研究,开展生态质量监测样地系统建设并进行生态系统结构组成监测,从引导生态保护修复的科学性和提高自然生态用地利用效率出发开展生态质量监测和评价的尝试,建成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质量监测与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新疆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新疆生态环境调查中的作用,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监测、生态建设等方面提供动态的基础数据和科学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