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于2016年9月和12月对南京市2个典型地区大气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质量浓度进行分析,并开展了PAHs组成特征、来源解析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区(六合区)和生活区(江宁区)大气(气态和可吸入颗粒态)中16种PAH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914.82和712.27 ng/m~3,苯并[a]芘毒性等效浓度分别为274.1和309.84 ng/m~3,且呈现冬季高、秋季低的特征。比值法源解析结果表明,燃煤污染是六合区PAHs污染主要来源,而江宁区主要表现为交通污染。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六合区和江宁区人群通过大气吸入PAHs的超额致癌风险分别为5.17×10~(-5)和5.85×10~(-5),均略高于可接受水平10~(-6)。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抗生素在珠三角地表水中的生态及健康风险,在石岐河布设20个监测点位,分别采集丰水期和枯水期样品,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对4大类共49种抗生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样品中共检出抗生素30种,检出种类和抗生素总浓度都呈现出枯水期明显大于丰水期的现象。从总量上看,喹诺酮类是影响石岐河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抗生素类别。石岐河抗生素浓度在枯水期主要受污水处理设施出水的影响,在丰水期主要受沿岸养殖业排水的影响。采用风险熵法对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发现枯水期生态风险高于丰水期,头孢匹啉、克林霉素、诺氟沙星3种抗生素处于高生态风险级别,罗红霉素、磺胺二甲异恶唑和奥索利酸3种抗生素处于中等生态风险级别,另有4种抗生素处于低生态风险级别,应引起重视。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人群健康风险进行评价,发现石岐河抗生素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皆处于可接受的健康风险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乌鲁木齐地区不同功能区采集28个表层土壤样品,对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进行研究,并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对其来源进行分析,采用苯并[a]芘的毒性当量浓度(TEQBa P)对PAHs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显示,土壤中∑16 PAHs含量为331~15 799μg/kg,其平均值为(5 018±4 896)μg/kg(n=28),以3环、4环为主。∑16PAHs的浓度呈现出交通区工业区公园区农业区居民商业区的变化趋势;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表明,乌鲁木齐表层土壤中PAHs的主要来源及贡献分别为煤的燃烧(51.19%),汽油车燃烧(19.02%),柴油车燃烧(18.35%),机动车石油的泄漏(11.42%);53%的采样点TEQBa P值超过荷兰土壤标准目标参考值,主要集中在交通区和工业区。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山东省小清河流域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于2021年6-7月采集了小清河沿岸30份土壤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其中16种优先控制PAHs的质量分数,采用特征组成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PAHs来源进行解析,采用风险商值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6种PAHs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总质量分数为59.07~800.86 ng/g,平均值为194.64 ng/g;其组成以高环PAHs为主,平均占比为:高环(45.70%)>中环(30.24%)>低环(24.06%);石油、煤和生物质燃烧源是土壤样品中PAHs的主要来源;7种致癌性PAHs是生态风险的主要来源,其中苯并(a)芘(BaP)和二苯并(a,h)蒽(DBA)的贡献最高;该研究区域土壤中PAHs生态风险较低,但个别采样点污染较重,加之小清河即将复航的影响,须重点关注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5.
重庆典型岩溶地区地下水多环芳烃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重庆3个典型岩溶地区113个地下水样品,利用人体暴露风险系数法对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PAHs)饮水途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中PAHs、致癌PAH和Ba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0 ng/L~2 638 ng/L、未检出~362 ng/L和未检出~62.7 ng/L,其中南川区地下水中BaP质量浓度为45.1 ng/L,已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水质要求。PAHs污染水平为南川区老龙洞流域青木关流域,与国内其他岩溶地区地下水相比,处于较高污染水平。人群的致癌风险(ILCR)为5×10~(-10)~2.80×10~(-5),其中南川区ILCR10~(-6),具有潜在致癌风险;非致癌类PAHs饮水途径健康风险处于10~(-11)~10~(-9)水平,远低于USEPA规定的阈值1。  相似文献   

6.
利用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HPLC-MS/MS)以及超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于2018年1月对九洲江沉积物样品中31种抗生素和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评价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九洲江沉积物检出20种抗生素,其中四环素类(TCs)抗生素质量分数最高,或因其在养殖业用量最大且易被沉积物吸附;滩面镇(S3点位)抗生素的总质量分数(52 ng/g)最高,与附近的滩面镇生猪养殖业发达,也与S3点位正好位于污水处理厂排口下游不远处有关;沉积物中共检出15种PAHs,温泉镇(S1点位)沉积物中PAHs的质量分数最高。沉积物中,4环PAHs占比最高,说明九洲江流域PAHs主要来源于煤和木柴的燃烧。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TCs抗生素处于高风险水平,且高风险点集中出现在滩面镇河段(S3点位),需要采取措施减少TCs抗生素的使用;所有点位的PAHs的生态风险均为低风险,但有部分无安全剂量的PAHs组分被检出,对九洲江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会仙岩溶湿地不同水体中布设21个采样点,检测雨季、旱季水体中16 种多环芳烃(PAHs)质量浓度,并对水体中PAHs 的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井水、地下河水中仅检出7种PAHs,整体表现为地下河水质优于井水和地表水、旱季水质优于雨季。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雨季地表水中Ace、Flu、Phe、FluA和Pyr,井水中Ace、Flu和Phe,地下河水中Flu和Phe,均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旱季地表水中Phe和BaA,井水中Phe、FluA和Pyr,地下河水中Phe,均处于中等生态风险;而ΣPAHs总体则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雨季地表水中ΣPAHs暴露的成人(7804×10-7a-1)和儿童(7147×10-7a-1)总健康风险接近10×10-6a-1,应当引起适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典型区域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3类典型工业区域为例,分析研究其土壤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种类组成及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类典型工业区域周边土壤中均检出14种PAHs,其中萘、芘、艹屈 、苯并[a]蒽具有较高的检出水平;大型化工企业周边土壤中PAHs的检出率高于油田和工业园区;检出的14种PAHs的总质量比均值,大型化工企业明显高于油田和工业园区;3类典型工业区域土壤中PAHs测定值明显高于背景值,表明土壤已受到PAHs的影响;来源分析表明,PAHs的污染主要源自石油和燃料的燃烧.  相似文献   

9.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广西清水泉地下河水16种多环芳烃(PAHs)的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研究地下河水中PAHs的质量浓度、组成和分布,并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为城市近郊型地下河系统持久性污染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地下河水中∑PAHs质量浓度为162.13~224.99 ng/L,平均值为191.71 ng/L,PAHs以2~3环为主,占49.36%;地下河水中PAHs的质量浓度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2~3环PAHs的百分比先升高后降低;地下河水中Ba A和Bb F处于中等污染和高污染风险,应采取控制或修复措施降低污染风险,剩余PAHs除了In P在水中未检出外,均显示为低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0.
在淄博市6家代表性城市污水处理厂采集12个污泥样品,采用GC-MS法测定污泥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研究分析PAHs分布特征和来源,并作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淄博城市污泥中共检出15种PAHs,总质量比(∑16PAHs)范围为0.23 mg/kg~3.76 mg/kg,平均值为1.20 mg/kg,各污泥间∑16PAHs差异显著;7种致癌性PAHs的质量比为0.11 mg/kg~2.56 mg/kg;污泥以6环PAHs为主。来源分析显示,污泥中PAHs主要来源于生物质和煤的燃烧,兼有汽车尾气排放的特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6家污水处理厂污泥中PAHs毒性当量浓度(∑16TEQ)由高到低为Z2>Z5>Z6>Z4>Z1>Z3,7种致癌性PAHs是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者,其中二苯并[a, h]蒽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在暴露情景假设和评估模型的确定下,有必要对污染场地的风险计算结果有影响的模型参数开展敏感性分析,以便在开展土壤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时,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节约修复成本。以上海市某污染场地为例,对模型参数敏感性开展敏感性分析。贡献率结果显示,经口摄入土壤和皮肤接触土壤为场地表层污染土壤的主要致癌风险暴露途径。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致癌风险与体重呈反向变化,当体重参数减小时,暴露风险将向不利的方向移动。当体重参数在大范围减小时,敏感程度较高。致癌风险与暴露周期、暴露频率、每日摄入土壤量、暴露皮肤表面积、皮肤表面土壤粘附系数呈同向变化,当这些参数增大时,暴露风险将向不利的方向移动;其中暴露周期和暴露频率的敏感程度中等。上海市敏感用地下苯并(a)蒽、苯并(b)荧蒽、茚并(1,2,3-c,d)芘、苯并(a)芘、二苯并(a,h)蒽风险控制值分别为0.726、0.726、0.726、0.072 6、0.072 6 mg/kg。  相似文献   

12.
珠江口表层水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于2015年2、5、8、11月在珠江八大入海口采集表层水体样品,应用固相萃取富集法对该区域表层水体中16种USEPA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终生致癌风险增量模型(ILCR)对该区域的饮水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口4个季度所采集的水样中,∑15PAHs的浓度范围为18.0~50.3 ng/L,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其中7种强致癌性∑7PAHs的浓度范围为1.53~3.73 ng/L,占∑15PAHs的5.89%~11.1%,∑15PAHs和∑7PAHs在枯水期(2、11月)样品中明显高于丰水期(5、8月)。就组成特征而言,各采样点PAHs以3、4环为主。珠江口表层水中非致癌类PAHs的危害商数值为0.99×10~(-5)~2.73×10~(-5),远低于USEPA规定的阈值(1);致癌类PAHs产生的健康风险为6.50×10~(-8)~2.37×10~(-7),其中Ba P导致的饮水途径健康风险最高,所有点位致癌类PAHs的健康风险均低于USEPA推荐的对致癌物质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6)),表明珠江口表层水中PAHs尚不具备严重的致癌风险,但是仍然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需要重点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灌河口工业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于2017年4月份在灌河口化工园区、火力发电厂和钢铁工业园区采集30个表层土壤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16种优控ω(PAH)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0个采样点16种PAH的ω(T-PAHs)总为1 212.8~12 264.5 ng/g,平均值为3 504.8 ng/g。其中单体PAH以Fl为主,平均比例高达19.4%,其次为Pyr(16.7%)和B[a]P(9.6%)。单体PAH相关性分析表明了污染物来源的一致性,主要来源于本地工业区原油、生物质和煤的燃烧过程。根据加拿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灌河口工业区87%的土壤PAHs污染超过了安全值,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4.
筛选识别成都市多环芳烃(PAHs)污染重点源和区域,采集57个土壤样品,利用人体暴露风险模型对16种PAHs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与新都工业集中发展区连片区局部有PAHs潜在渗漏风险,污染源主要为工业企业和交通源,农业面源、生活污染源等不直接产生PAHs;土壤PAHs主要来源途径为企业VOCs排放与沉降、汽车尾气与大气中PAHs沉降、废矿物油泄漏入渗;PAHs主要离去途径为入渗地下水、冲淋径流进入地表水、植物吸收;智能设备制造、化工用地存在PAHs人体健康及环境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5.
九龙江龙岩段地表水中多环芳烃分布与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竹炭固相萃取恒波长同步荧光法测定了九龙江龙岩段水体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龙岩市省控断面河水中2010年11月(冬季)多环芳烃的质量浓度为58.3×10-9~1 328.5×10-9g/L,平均为387.72×10-9g/L;2011年9月(秋季)水中总多环芳烃质量浓度为5.9×10-9~188.4×10-9g/L,平均为77.46×10-9g/L;7月(夏季)多环芳烃的质量浓度为16.7×10-9~1 203.3×10-9g/L,平均为475.05×10-9g/L,同国内外河流相比,九龙江龙岩段水体中PAHs污染较严重,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夏、秋、冬季九龙江龙岩段水体水中均以3~4环PAHs为主。污染来源分析表明,河水中PAHs主要来源于燃烧源。  相似文献   

16.
于2018年1,7和11月对苏北灌河口典型介质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水样、沉积物、植株和生物样品中16种PAHs富集组成特征及生态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相,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中PAHs平均值均为枯季(1 998 ng/L, 2 987 ng/g, 1 056 ng/g)高于洪季(1 698 ng/L, 630 ng/g, 558 ng/g);不同季节水相、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中均以2+3环PAHs为主;水相中苯并[a]蒽(BaA)、[艹屈](CHR)、苯并[b+k]荧蒽(B[b+k]FA)质量浓度高于美国环保署(US EPA)推荐的水质量标准,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中芴(FL)和菲(PHE)对水生生物可能存在不利影响;互花米草和芦苇的落叶效应使得沉积物中PAHs质量分数高于光滩;芦苇根系沉积物和互花米草根系沉积物中PAHs的组成差异较大;成熟期(11月)蟹体内PAHs平均质量分数远高于生长期(7月),蟹体内更易富集低环数(2+3环)PA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