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美国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载体的废水污染源自行监测制度;自行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内容、监测指标、监测点位、监测频次、采样方法等,依据排污许可证中关于污染物及其排放限值的规定而设计;自行监测数据用于污染源监督检查和制定国家排放限值。对于我国企业自行监测,提出了进一步明确自行监测的主体地位与自行监测数据的法律地位、分行业制定自行监测指南、建立污染源监测数据信息综合平台、加强与企业自行监测相关内容的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固定污染源监测体系在管理制度、监测技术、信息平台、业务体系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但随着排污许可制度的全面实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改全面完成,减污降碳全面提级,我国固定污染源监测体系面临着专项制度不完善、自行监测数据质量监管压力大、基层执法监测高需求与低能力矛盾突出、减污降碳监测体系有待系统设计等突出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管理需求,建议:健全制度体系,研究制订《固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完善技术体系和质控体系,加快快速、便携、智能化的污染源监测新技术体系及基于物联、信息技术的全流程、全链条质控体系的研究应用;优化业务体系,推动污染源执法监测与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帮扶规范化和监测信息平台改造提升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环境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为了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过程管理,有效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以列举法对影响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数据质量的样品采集、运输、交接和实验室分析等监测活动的各环节进行了技术分析,梳理总结了数据质量技术判断的常见方法,旨在为环境管理部门开展监督管理提供经验借鉴。同时,就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数据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组织做好江苏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确保为环境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近日,省环保厅正式印发了《2010年度江苏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方案》详细规定了全省各环境要素例行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和上报要求,《方案》内容全面覆盖了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生物和生态、海洋、噪声、污染源等环境领域,还新增了全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内容,进一步加强了全省监测工作的质控力度。  相似文献   

5.
污染源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污染源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污染源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和执法的重要依据这一事实,从污染源监测的业务特点和用户需求、系统功能分析、系统设计和技术实现等几方面,分析并研究了污染源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开发时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四川省社会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发展的原因与现状,指出了社会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四川社会化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的现状,提出了构建责任明确的生态环境监测责任体系、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监管、合理利用环境经济学手段等监管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推动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对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提出的"全面设点,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方面的任务与要求,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成效进行客观评估,并对生态环境监测面临的形势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针对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探索生态环境监测多手段融合应用模式、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智慧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中长期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系统梳理了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元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元的构建过程和体系指标,为制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元技术标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元的构建,建立监测数据共享和应用的长效机制,实现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信息的规范管理、交换与共享,为各级环保部门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政府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2019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报告》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主编,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全书对2019年江苏省空气、降水、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海洋、土壤、生态、生物、农村、噪声、辐射等环境要素和污染源监测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以翔实的监测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年度间变化情况,探寻环境污染特征和主要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精准治污提供科学依据。定价78元/本。  相似文献   

10.
正《2019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报告》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主编,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全书对2019年江苏省空气、降水、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海洋、土壤、生态、生物、农村、噪声、辐射等环境要素和污染源监测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以翔实的监测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年度间变化情况,探寻环境污染特征和主要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精准治污提供科学依据。定价78元/本。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双源"地下水(地下水污染源和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源)环境监管需求,研发了一套集地下水污染在线监测预警、评价溯源、预测应急于一体的可视化技术集成与应用平台。该平台将物联网、地下水数值模拟、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集成应用于环境监管,实现了工业园区地下水环境实时动态监测评价及预警、地下水污染路径溯源计算、地下水事故污染预测及应急支撑等网络服务与计算功能,并通过地下空间三维数字化处理,构建了"所见即所得"的三维虚拟现实界面,实现了对地下水环境的便捷、高效监管与决策。该平台兼容手机、平板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固定和移动设备,可为"双源"地下水污染监控、管理和应急提供实时、高效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2.
水质监测是开展水生态环境评价、监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随着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要求的提高,人工水质监测与自动水质监测相结合的模式应用越来越普遍。以船舶为载体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开展巡测,可实现高密度样品采集、检测及信息的实时传输,在长江泸州以下干流水域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系统的应用可弥补常规监测断面间距过大、人工监测频次低、固定站房式水质自动监测站近岸取样等不足,对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形成有效补充;船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定点、定深、定时监测,可以在河流污染带监测、入河排污行为的监管以及偷排行为的溯源、水污染应急动态监测等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既可应用于长江干流等河道较宽且水质可能存在岸别差异的河流,也可应用于滇池、太湖、丹江口等大型湖泊、水库水生态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环境监测技术监督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由于认识不到位、手段欠缺、机制不完善等原因而导致的技术监督作用的弱化表现。提出开展环境质量现状、污染源状况、开发区环境质量、环境管理措施绩效、监测科研课题等多项技术监督,利用报告、会议、区域目标考核等形式,建立多部门联动的环境质量分析会机制、项目审批过程的跟踪监测机制、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的目标考核机制、监察处罚的效果点评机制、环境监测部门内部的资源整合机制,进一步完善技术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4.
支撑排污许可制度的固定源监测技术体系完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许可制度是固定源核心管理制度,对污染源监测技术提出"便捷、智能、精细"的发展要求,依规发证、依证管理2个阶段均需要污染源监测技术的有效支撑。针对当前污染源监测技术体系现状,应进一步完善自行监测技术指南体系,对发证行业指南实施情况跟踪评估,适时修订;为将工业园区纳入核发排污许可证范围扎牢基础,制定工业园区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加快构建支撑证后监管执法的快速便捷方法标准体系和现场快速监测质控体系;加快构建智能化监测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智慧大脑"功能;建立自行监测监督检查技术体系,强化排污许可制度框架下的自行监测质量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数据管理系统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页岩气开发生态环境数据的特性和管理需求,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关系型数据库有效集成的数据管理系统框架,实现对页岩气开发区域水环境、土壤环境、环境空气及污染源负荷在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分析与评价,指出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运用是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饮用水源水质安全预警监控体系构建框架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根据安全预警体系的一般原理,从水质安全角度出发,基于基础信息层、预警分析层和决策应用层构建饮用水源水质安全预警监控体系框架;提出建立既考虑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污染负荷、生态破坏力等驱动力、压力影响,又考虑了生态健康、服务功能、环境监管和环境风险等状态和响应的指标体系,为饮用水源水质安全预警监控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如何将水环境监测感知与智能信息化手段运用到长江生态质量诊断与管理之中,梳理了国内外水环境监测与智慧化管理系统的发展情况,并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智慧决策平台为例,介绍了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情况,以及智慧决策平台在水环境数据可视化、水环境大数据分析、污染源大数据分析、水质模拟与预测、水质成因分析、流域生态安全评...  相似文献   

18.
在近岸海域环境管理从污染控制管理发展为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的情况下,厘清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并加以完善十分必要。通过对中国环境监测和管理发展的梳理得出,中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在生态环境、污染和损害等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研究国内外环境监测和管理的发展趋势发现,中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在河口区域、生态恢复力、风险源、灾害、海域使用影响、湿地损害、生物入侵、环境风险源方面需要不断完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面也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9.
完善省级土壤环境质量监督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监管体系,分析江苏省土壤环境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存在污染管理制度不完善,土壤环境监测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和规范,包括加强污染场地管理,分类制定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建立场地土壤环境质量档案,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管理体系,深化土壤调查和修复,推进土壤标准研究,创新土壤环境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