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优化布点的TOPSIS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多目标系统的优化布点问题,尝试提出用改进的TOPSIS法研究水质环境监测点位的优化,并建立改进的TOPSIS法优化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优化矩阵的信息,优选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可用于环境监测点位的优化布点.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环境监测点位编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编码应该是具有科学性、唯一性、稳定性、简明性、规范性、可扩展性等特点。设计了一种简单"组合校验码"模型来适应不同环境要素类型的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同时,设计了一套覆盖各层级环境监测机构,各种环境要素类型,适应市场化监测服务,满足不同点位管控类别的编码管理系统来支撑"组合校验码"模型的使用,通过该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环境监测数据集成程度低、共享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环境监测中确定最佳点位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监测网络设计的关键问题是确定最佳的环境监测点位 ,而最优的监测点位必须既能代表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的平均水平 ,又能反映该区域环境质量的变化状况。为此提出一个兼容样本贴近与相似程度的统计量——近似度 ,不仅在理论上证明了其合理性 ,而且在厦门的应用中得到满意的结果 ,从而解决了如何确定环境监测中最佳点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是掌握其环境质量状况,摸清污染来源和影响范围的必要手段。监测点位是环境监测的基础,监测点位优化是提高环境监测代表性的必要手段。按照《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HJ 730—2014)的要求,梳理了点位优化工作的基本流程,经过试优化,预计在全国将增设122个国控监测点位。其中,76个在原有监测点位中选择增设,46个按照规范要求新设。利用2013年监测结果进行插值分析,调整前后水质总体变化小,未出现颠覆性结论,同时提高了对陆源影响区域水质的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5.
应用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优选环境监测点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尝试应用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进行环境监测点位的研究,证明此法具有简便、易行、实用性和科学性较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美国EPA地表水质监测与评估的点位设计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EPA地表水质监测与评估的点位设计。首先,指导性文件《基本水质监测方案》中的环境监测计划要求建立1个不少于1 000个点位的国家地表水质环境监测网,并提出了点位设计的标准,包括4点基本要求和针对每一类水域的具体要求。其次,另一指导性文件《准备州综合水质评估(305b报告)和电子升级:报告内容的准则》提出了1种新的对水质的综合性评估技术,要求在传统的判断点位设计的基础上增加概率统计点位设计方法。最后,全国一致的概率统计点位设计是相当有效的获知全国范围的水质情况及变化趋势的方法,EPA完全支持通过这种概率统计点位设计的方法来评估更多的水质状况。概率统计点位设计是EPA地表水质监测与评估的点位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支撑国家地下水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在系统梳理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地下水环境监测的技术特点,从支撑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的角度出发,研究构建了涵盖点位布设、监测指标选取、样品采集与保存、样品分析测试、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质量评价等全流程的监测技术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十四五"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监测网络建设及业务运行模式。基于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主要水文地质单元、典型规模以上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与重点污染源的考核监测网络,建立了完善的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支撑了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有助于各级管理部门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为逐步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水环境点位管理中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REST+RIA的软件架构,引入CA认证技术和GIS技术构建水环境点位管理系统,满足点位管理业务复杂性的要求.结合关键技术对系统的逻辑架构、部署方案、点位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9.
如何选择较少的最佳点位,使获得的监测数据能准确地反映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范的要求是环境监测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潍坊市在优化大气布点方面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创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初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调研国内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环境监测统一监督管理,建立国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技术中心、区域(流域)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技术中心,完善各级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工作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对现行环境监测方案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结合BPR(业务流程再造)思想以及信息化理念对环境监测工作转型进行思考,提出信息化解决方案,通过建立电子化环境监测方案,以达到业务模式优化、信息整合协同、管理精细化的转型目标。电子化环境监测方案是环境监测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是环境监测信息化管理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设计的新型国家级水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系统,将集成现有环境监测数据传输软件的思想,提取现有和未来环境监测数据传输业务的共性需求,设计了具有良好扩展性、通用性的系统架构,充分满足环境监测部门数据传输需求,保障水环境监测数据在各个数据中心之间规范有序地传输,实现系统高度集成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环保业务紧密互动。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基层环境监测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业务风险管理的认识程度不高,业务风险管理的系统性不强,缺少环境监测业务风险管理指导性文件。提出,应树立正确的环境监测业务风险理念,建立环境监测业务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健全与监测工作紧密结合的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优先监控风险高的环境监测工作,大力培养风险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4.
制定针对性强的农村环境质量指标体系与技术方法,对于加强农村环境管理、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十分迫切。通过对典型区河横村环境质量的研究,提出农村环境质量指数,用以表征和评价农村环境质量,并提出了农村环境监测的布点及监测指标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我国污染场地含水层监测现状和污染场地环境管理需求,指出我国污染场地含水层监测的不足之处并探讨了我国污染场地含水层监测技术研发趋势.当前,我国污染场地含水层监测主要以地下水监测为主,且监测仪器设备简陋陈旧、技术手段落后,不能满足数量日益增长的污染场地环境管理需求,急需发展一批新型、高效、经济、实用的监测技术和监测...  相似文献   

16.
关于开展环境质量监测督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开展环境质量监测督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指出,目前我国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尚存在的问题,部分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断面)设置欠科学合理,环境质量监测仪器与监测方法不统一,监测数据的可比性不强,监测能力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测数据的质量缺乏保障,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力度和水平不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提出,环境质量监测督查不仅能为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提供可靠保障,又是对实现环境监测历史性转型开展的有益探索,各级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和技术支持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加强工作抓出实效。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监理之间的关系,指出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运作秩序,对充分发挥各自作用,推动整个环境保护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是具有积极意义,结合实践,提出了建立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运作秩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的基本属性,认为环境监测从属于环境管理,同时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又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三者之间的交叉点,矛盾点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形成统一,高效,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一支环保队伍。  相似文献   

20.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指出建立优良的质量管理人员队伍是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能力、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坚实基础。提出了建立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的设想,应梳理总结,建立质量管理理论体系;明确职责,完善质量管理人员队伍体系;分清层次,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