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室内空气污染调查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为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刚装修不久的10套私人居室和5家单位办公室的室内空气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甲醛、苯、NH3、NOx浓度超标,最高超标倍数分别为:甲醛22.0倍,苯3.01倍,NH3 2.58倍,NOx0.30倍。指出,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装修材料和建筑材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提出,为防止室内空气污染,应从源头抓起,装修时尽量选用低毒或无毒的材料,装修后的居室或办公室要保持通风,以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进驻前请有关权威部门进行监测评估。另外可在室内摆放绿色植物,以吸附一些有毒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3.
室内空气污染概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燃料燃烧、烹饪、人类活动、不合格建材和装饰材料的使用,房屋的密闭性结构等诸多因素,使室内空气污染远高于室外,从而严重地危害人们的健康,甚至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文章较全面地概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和类型,对人体的危害情况、目前的分析测试方法和标准样样品状况。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内外发展,生物性污染将会成为我国主要室内微污染源。本文从室内空气生物性污染的类型、污染源以及防治技术等方面对室内环境生物性污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室内空气污染及危害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危害的严重性及造成这种污染的原因,并对如何消除危害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化学物质对室内空气的污染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居室内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装修材料含有一定的有害化学物质,可使室内不同程度地受其污染,直接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这已引起各发达国家和国内有关部门的重视。文章主要就室内化学物质的来源、种类、污染现状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了简要概述,同时还介绍了室内空气中化学物质的简易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
由于现代建筑的密闭性和化学品的广泛使用而引起的室内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应从建筑总体规划、城市微气候改善等方面人手,将建筑科学与环境科学和生态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出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设计.室内装修中应选用绿色环保型材料,减少劣质材料对人体的长期危害;在厨房的灶具位置设计中应考虑提高排油烟的效率;衣橱不应设计在卧室内避免衣物杀虫剂对人体的慢性毒害;合理使用家用电器,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使用中央空调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受春季沙尘暴和冬季重污染的影响,应在新建住宅中安装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的净化装置;在建筑工程或室内装修完工后,应进行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验收.  相似文献   

8.
化学物质对室内空气的污染(续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居室内装修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装修材料含有一定的有害化学物质,可使室内不同程度地受其污染,直接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这已引起各发达国家和国内有关部门的重视。文章主要就室内化学物质的来源、种类、污染现状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了简要概述,同时还介绍了室内空气中化学物质的简易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庆市室内空气污染状况调查与防范治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室内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性质及其污染因子的来源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通过对实际监测数据的统计与图表相结合对大庆市的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说明,并提出如何防范治理与消除室内空气污染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及防止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描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的现状、主要来源、污染物水平及其危害,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相关的控制标准、管理措施及防止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室内空气有机污染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主要讨论了室内空气中有机物污染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室内空气中多环芳烃 (PAHs)、挥发性有机物(VOCs)、醛类化合物等的污染状况及来源。简要叙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的影响因素及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卫生部制定的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简称《标准》)于2002年12月18日发布,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的发布使消费者,以及设计单位、建筑开发商和装饰装修等单位对室内空气质量有了标准可依,并为解决室内空气污染提供了法律依据。1 特点  (1)权威性。《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国家标准发布,具有权威性。(2)综合性。《标准》不仅能控制化学性的污染项目,还能控制具有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的污染项目。(3)适用性和针对性。《标准》既考虑了我国较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及种类也越来越复杂,由此而引起的居室环境问题已引起国内环境卫生工作者的重视。开展住宅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监测方法的研究和探讨,正是我国目前环境卫生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结合农村住宅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对室内空气耗氧量的测定方法和其卫生学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室内空气细菌与真菌粒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和平皿沉降法观测了室内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浓度、浓度分布、粒度分布、粒数中值直径和沉降量.结果表明,室内空气细菌粒子浓度为真菌粒子浓度的2.5倍,细菌粒数中值直径为真菌粒数中值直径的1.4倍,细菌粒子沉降量为真菌粒子沉降量的5,3倍。<8.2μm的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浓度差别不大,而>8.2μm的空气细苗比真苗粒子浓度高4.1倍.<8.2μm的可吸入真菌粒数百分比大于<8.2μm的细菌粒数百分比.在一天的7:00时~22:00时,室内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的浓度、沉降量均呈双峰变化;细苗和真菌粒子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822,细菌和真菌粒子沉降量的相关系数为0.896,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细菌和真菌粒数中值直径的相关系数为-0.096,相关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5.
室内空气污染现状与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几种典型室内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并就室内装修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室内空气质量状况不容乐观,PM10是不同类型室内空气的共同特征污染因子,PM10和细菌总数是公共场所的特征污染因子,室内装修是造成甲醛和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贵州农村地区室内空气质量及细颗粒物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农村地区燃煤和燃柴典型村进行了室内外空气质量的监测,并对其中细颗粒物PM2.5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燃煤家庭厨房和卧室PM2.5分别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标准限值(75μg/m3)的1.97、1.41倍,燃柴家庭分别超标0.74、0.06倍,而SO2、CO、NOx均低于标准限值。PAHs以燃煤村厨房最高,为53.92 ng/m3,燃柴村厨房为10.34 ng/m3,2种燃料所致PAHs均以中高环组分为主,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风险。PM2.5中氟和砷含量较低,低于参考浓度限值。燃煤村和燃柴村厨房内氟均值分别为0.14、0.11μg/m3,砷平均值分别为0.020、0.014μg/m3。需采取炉灶/燃料改良干预措施来降低农村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保障居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扩散吸附管采样,热脱附仪和气相色谱联用测定室内空气中BTEX的监测分析方法,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002mg/m3。该方法使用方便、便于携带、无需电源,且与传统的泵采样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比性,适合于室内空气中BTEX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贝叶斯理论在室内空气质量等级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贝叶斯理论在不确定性的表示、推理方面的优势,结合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以新装修居室的空气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室内空气质量等级的数据融合模型,并借助JAVA语言实现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室内空气质量等级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正确可行,其计算结果稳定准确。  相似文献   

19.
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及其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居民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种类及其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对国内外室内空气污染净化技术按照作用原理进行了归纳,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室内空气污染净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的苯系物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FFKM301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在室内空气苯系物现场监测中的应用,通过对便携式气相色谱仪柱温、压力、泵抽时间和反吹时间等条件的讨论,确定了最佳的方法设置:柱温60℃、压力12psi、泵抽时间20s、反吹时间300s,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0ppb(苯),精密度小于6%,与经典的气相色谱法进行对比试验,相对偏差不超过20%,能够满足室内空气苯系物的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