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影响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消除或降低影响因素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基本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监测是用科学方法监视和监测代表环境质量及发展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全过程。本文从环境监测的分类谈起,论述了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对如何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措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评述了环境监测现场操作,实验室分析及标准曲线绘制过程中的常见误差及其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并综述了一些处理办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温度和pH值对苯胺类测定中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产生影响,在室温较低的条件下,只有通过改变温度条件,同时以酸度计作为调节pH的测试手段,方可产生良好的线性关系;显色所生成的紫红色物质稳定性良好,充分显色后的溶液,比色时间不会影响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影响环境行政执法的重要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测定总氮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针对水质中总氮测定时蒸馏水、消解剂和消化过程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减小空白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影响标准曲线质量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标准曲线质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影响阴离子色谱分析性能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阴离子色谱分析过程中,影响柱效和分析时间的因素很多。今着重讨论淋洗液组成、浓度、流量和柱温对柱效的影响,从而优选出对阴离子分析的最佳条件。1试验11主要仪器和试剂ZIC-3型离子色谱仪;YSB-2型平流泵;YSA型5082A-16#阴离子色谱柱。...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空气污染指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北京市2001—2012年空气污染指数(API)和气象资料为基础,通过描述统计和GLM模型分析了北京市API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北京空气质量呈逐年好转趋势;空气质量季节差别显著,春季和冬季的空气质量最差,夏季空气质量显著优于冬季和春季;各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均有显著影响,气压、气温、降水、日照时间与API呈负相关关系,其升高有利于空气质量改善,而日最高温、湿度、风速与API呈正相关关系。交通限行政策对北京空气质量有显著改善作用,但未发现API存在显著的周末效应。  相似文献   

10.
气象因素对杭州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杭州城市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与气象观测数据的相关性,分析气象因素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情况,提出在杭州市区大气污染防治中必须首先予以考虑并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15—2018年春、夏季海州湾及邻近海域8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应用相关性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了环境因子对海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共发现浮游植物96种,其中硅藻80种.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在各航次均是第一优...  相似文献   

12.
对某入海河口在春季和夏季进行2次水体环境因子(TP、TN、COD、Chla、SS)监测,利用Arc Map扩展模块中反距离权重插值模型,对各监测值分别进行插值分析。通过插值结果,对营养盐、Chla、COD和SS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进行探讨,揭示了入海河口水体环境因子在季节差异和流域分布上的独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梅梁湖水体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2008年的4月—11月梅梁湖水域应急监测数据,探讨了梅梁湖水体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蓝绿藻含量与TP、pH值和DO呈极显著正相关;与TN、SD和EC呈极显著负相关;与NH3-N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梅梁湖浮游植物生长受多个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但主要为TP、TN、水温和风速。  相似文献   

14.
厦门水库水体颗粒物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厦门湖边水库、石兜-坂头水库水体颗粒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水体颗粒物平均含量以坂头库区最高,石兜库区次之,湖边水库最低,平均含量分别为31.9、27.7和23.1mg/L;在空间分布上,不同水库或库区、不同采样站位间,由于水体颗粒物的来源成因不同,其分布规律呈现出明显的差异。(2)从水体颗粒物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度分析,湖边水库及石兜-坂头水库两个库区的水体颗粒物与总氮和总磷都有较大关联性。(3)利用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两尾)进行检验,湖边水库及石兜-坂头水库两个库区的水体颗粒物均与总氮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与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a均呈负相关,与其它因子的相关规律性不明显。(4)水体颗粒物与环境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不同的水库或库区,对水体颗粒物有显著影响的环境因子各不相同,湖边水库是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氮,石兜库区是高锰酸盐指数、总氮和总磷,坂头库区是pH、溶解氧和总磷。  相似文献   

15.
于2013年每月测定了苏州太湖饮用水源地9种异味物质含量及TP、TN、水温、藻密度等指标,结果表明,苏州太湖饮用水源地主要检出的异味物质有2-甲基异崁醇、土臭素、β-环柠檬醛和β-紫罗兰酮等4种。2-甲基异崁醇年均值是其嗅觉阈值的2.9倍,水体主要表现为土霉味。根据异味物质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及相关文献讨论,水温是影响异味物质含量的重要因素。微囊藻等藻类对β-环柠檬醛和β-紫罗兰酮有明显贡献。  相似文献   

16.
理顺运转机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三者之间的交叉点,矛盾点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形成统一,高效,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一支环保队伍。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的基本属性,认为环境监测从属于环境管理,同时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又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整治施工中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等4个环境因子的产生环节和可能引发的环境影响,总结了环境整治过程的环境监测方案,明确了监测布点方式和数量、指标和频次、执行的排放标准等要求,提出了建立宣传联络机制、实时了解舆情动态、借助媒体力量、开展科普宣传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全球812个样点的土壤δ15N与气象、土壤、地形和植被等环境因子数据集,通过随机森林回归算法构建土壤δ15N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总集和分集模型,对比精度识别最优模型。根据最优模型和环境因子数据,绘制空间分辨率为025°的全球主要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土壤δ15N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总集模型精度为RMSE=163‰,R2=061;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类的分集模型精度最高,为最优模型,平均精度为RMSE=119‰,R2=069;全球主要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土壤δ15N平均值为488‰,变化范围为-049‰~1229‰,标准差为174‰。  相似文献   

20.
对现行环境监测方案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结合BPR(业务流程再造)思想以及信息化理念对环境监测工作转型进行思考,提出信息化解决方案,通过建立电子化环境监测方案,以达到业务模式优化、信息整合协同、管理精细化的转型目标。电子化环境监测方案是环境监测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是环境监测信息化管理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