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污染源自动设备流量是水污染总量减排统计中的关键数据,为了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流量数据更好的为管理服务,监测系统应不断提高在线流量比对监测能力,本文对水污染源自动设备流量比对监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水污染源自动设备流量比对监测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15家氨氮自动监测设备比对试验考核不合格的污水厂及印染厂的考核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水污染源氨氮自动监测设备比对试验考核指标存在一些问题。结合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以及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规范,提出了水污染源氨氮自动监测系统按照不同排放浓度实施不同比对试验考核指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近两年环保执法检查和调研的基础上,归纳了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在采样、分析、数据采集传输和运行维护等方面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逐一提出核查方法,为现场核查提供参考,有利于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水污染源在线设备的比对监测进行实例解析,总结了比对监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以期对企业在线仪器的维护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建议,强化环保管理部门的监管和企业自行监控。  相似文献   

5.
针对工业园区污水排放监管问题,以北京某园区为例,提出了水污染源精细化管控方案。按照多级防控的思路,在企业级、管网级、园区级建成在线监测系统和精细化管控平台,实现园区水环境监管的全覆盖,有效监控企业排污动态,实时掌握园区污水排放状况,为企业、园区管理部门和环保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线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方法与实验室COD方法比对,建立TOC-COD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且将其应用到上海市44家污水处理厂出水中TOC与COD值的转换,并在污水处理厂进行在线TOC水质自动分析仪及在线COD水质自动分析仪监测值比对实验。结果表明,TOC-COD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为 0.963,废水中TOC与COD值线性显著相关,通过上述回归方程将在线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监测值转化COD监测值与在线COD水质自动仪监测值进行相对误差比较,88.4%的数据满足《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 355-2007)规范要求;用上述转换方程换算上海市44家污水处理厂TOC值得到的COD值与实验室COD值进行误差计算, 87.3%的数据满足上述规范要求,验证了在线TOC值转换COD值在污水行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以练江流域(普宁段)为例,分析了水污染物通量在线监测系统的需求与建设目标,介绍了系统总体架构、数据库、系统功能、监测布点和感知设备配置等设计要点,确定了系统中水污染物通量的计算方法。通过水污染物通量的在线监测与智能分析,实现对河流水质的自动研判和预警,使系统在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南京市某典型企业固定污染源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开展比对监测,将在线监测结果和便携式仪器监测、手工监测结果作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在线监测系统线性误差与量程漂移可以满足现阶段管理要求,实际样品比对过程中采用不同的采样分析仪器,监测结果差距较大,便携式分析仪结果相对误差较小(为3. 72%),手工监测结果相对误差较大(为48. 3%)。建议加强污染源废气手工监测的质控管理,强化在线监测设备的运维管理,推进污染源非甲烷总烃CEMS合理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内以自动监测为基础的环境质量与污染源在线监测网络体系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在线监测仪器设备的备品配件价格、交通运输以及人工成本也在逐年增长,但是原有的网络体系运行经费却增长缓慢,如何规划和利用已有资源挖潜增效,保障环境在线监控系统正常有效运行,已成为环保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利用和挖掘在线监测设备的运行维护数据,规划和提升在线监测设备技术装备能力,逐步转变运行维护模式等措施可以提升运维效率和控制成本不断上升,不失为化解当前困境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于2019年对济南市固定污染源颗粒物在线监测设备的品牌、方法原理和手工监测比对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激光前向散射法颗粒物在线设备比对结果符合性较好,带加热功能的采样头可以有效降低水滴的干扰;激光后向散射法颗粒物在线设备比对结果符合性较差,零点漂移达到3. 3%,2/3的手工比对数据绝对误差±5 mg/m3。指出,激光后向散射法设备不适用于超低排放企业,激光前向散射法设备因适用高湿度低量程环境,测量精度高,在济南市的适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1.
根据环境在线监控的数据特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环境在线监控数据交换的系统设计方案,包含数据交换中心、前置系统、发布过程安全的设计。该系统可实现污染源(固定源、移动源)、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辐射环境等各类在线监控数据的自动归集、交换和集成。为各级环保部门同时、准确地掌握各种在线监控数据,提高监管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平台应用过程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质量管理的要求,结合污染源在线监控的特殊性,探讨了如何根据国家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在线监控系统平台实现在线监测的质量管理目标,并提出了在线监控系统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污染源自动监控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现状,指出了目前自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部分自动监测数据的合法性,排污企业直接付费方式及现场端建设规范、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严格在线监测设备社会运营企业的经营许可与监督检查,采取必要的激励与处罚措施,安装监控设备"对症下药",积极制定地方法规、标准,为自动监测数据的应用清除障碍,改变运...  相似文献   

14.
浅析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监测数据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明确环境监测法律地位,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加强污染源监督监测力度;理顺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投入和运营机制,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技术在监督监测中的应用;快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污染源评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监测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水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影响因素,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将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重要支撑。该文系统分析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考虑国内外经验,提出如下建议:采取空间嵌套式的布局模式优化地表水环境监测点位,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预测预报和风险评估功能;建立包括污染源、产排污系数和空间传输过程的农业面源污染全过程监测网络;定期开展土壤氮、磷养分含量评估和地下水硝酸盐氮测定和评估;建立完善数据整合与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6.
水质监测是开展水生态环境评价、监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随着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要求的提高,人工水质监测与自动水质监测相结合的模式应用越来越普遍。以船舶为载体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开展巡测,可实现高密度样品采集、检测及信息的实时传输,在长江泸州以下干流水域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系统的应用可弥补常规监测断面间距过大、人工监测频次低、固定站房式水质自动监测站近岸取样等不足,对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形成有效补充;船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定点、定深、定时监测,可以在河流污染带监测、入河排污行为的监管以及偷排行为的溯源、水污染应急动态监测等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既可应用于长江干流等河道较宽且水质可能存在岸别差异的河流,也可应用于滇池、太湖、丹江口等大型湖泊、水库水生态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17.
针对各类水域污染日趋严重而传统水质监测方式离散、范围受限等不足,构建了基于游弋图像的水域鸟瞰图成像系统,实现大范围实时、连续监控。使用偏振设备消除水面反光,得到清晰的水面图像。设计了摄像机内外参标定的方法,在线获得状态参数;提出了自适应空洞填补的策略,消除了由透视图映射至鸟瞰图时产生的图像空洞;结合GPS信息和图像特征配准技术,获取了由船载摄像机视频序列拼合成的鸟瞰全景图像。该方法具有分辨率高、实时性强、监测范围广和使用成本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选取典型工业区,汇总了恶臭污染的突发性、排放不规律、夜间高值显著等特征,分析了由化学特性、物质种类和监控要求等带来的恶臭污染监测难点。根据信访投诉、地理特点和大气扩散规律,提出构建工业区恶臭污染自动监控体系。在恶臭污染排放特征分析基础上,筛选优控污染物,优选适用在线监测技术,建设边界监控为主、园区监测为辅的专业化、自动化大气特征污染监测系统,通过统一联网和平台,统一质控和规范,建立预警监测信息平台。在实际构建与应用的过程中,探索了分级管理、多方合作的运行机制,为工业区恶臭污染分析评估、污染溯源和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双源"地下水(地下水污染源和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源)环境监管需求,研发了一套集地下水污染在线监测预警、评价溯源、预测应急于一体的可视化技术集成与应用平台。该平台将物联网、地下水数值模拟、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集成应用于环境监管,实现了工业园区地下水环境实时动态监测评价及预警、地下水污染路径溯源计算、地下水事故污染预测及应急支撑等网络服务与计算功能,并通过地下空间三维数字化处理,构建了"所见即所得"的三维虚拟现实界面,实现了对地下水环境的便捷、高效监管与决策。该平台兼容手机、平板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固定和移动设备,可为"双源"地下水污染监控、管理和应急提供实时、高效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