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污水处理厂氮排放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更好地掌握污水处理厂运行和排放情况,在全国南方、北方分别选取3个省共11个城市122家污水处理厂,于2013年8—10月进行了专项监测。结果表明:75?4%的污水处理厂氨氮出水质量浓度小于2 mg/L,氨氮平均去除率达90?2%,但总氮的平均去除率仅为55?5%,污水处理厂排水中仍存在较多非氨氮形态的氮污染进入环境。氨氮排放达标的污水处理厂中,有约20%的总氮排放未达标。65?5%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占总氮的比例低于10%,而84?4%的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氨氮占总氮的比例高于50%。总氮是影响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2.
总有机碳(TOC)相对于COD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用TOC监测代替COD监测有利于实现监测仪器化、自动化.以大庆市东城区污水处理厂进水与出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天津城市污水泵站恶臭的污染程度,选取天津市一个典型的城市污水泵站进行为期3天的采样,采集该污水泵站距离污染源强不同距离处的恶臭气体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S-MS)和分光光度法对采集样品的组分含量进行检测,比较了恶臭排放源点和不同距离处的恶臭组分的浓度特征和污染现状。结果表明,该泵站恶臭污染物质以硫化氢、二氯甲烷和苯系物为主,还有一些烯烃和芳香烃衍生物;恶臭物质的浓度变化范围是n.d.~0.073 7 mg/m3,大部分恶臭物质浓度一般由高至低表现为源点>下风向5 m,源点>背景值,环境空气采样点与恶臭排放源相比,其降幅明显;虽然检测到的恶臭组分较多,但是其浓度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等标准中规定的排放限值相比,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4.
炼油企业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分布特征及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便携式GC/MS定性、定量分析了7家炼油企业污水处理厂的空气恶臭污染物,并用便携式总烃分析仪定量分析了总烃。结果表明:污染物为苯系物、烷烃和环烷烃、硫化物等。  相似文献   

5.
仪扬河是仪征市东南部具有航运、农业灌溉、排洪泄洪等功能的一条主要河流,目前已受到污染,其不同断面水质级别为轻度污染一重度污染,代表颜色为黄色-红色。交界断面水质污染最严重,主要是受到上游古运河污水污染影响,入江断面水质污染次之。主要是仪征市城市污水管网没有铺设到位,大部分城市生活污水直排仪扬河泗源沟段,造成该断面水质污染严重,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6.
平阳县环境监测站于1998年2002年对鳌江埭头、江屿、方岩渡、江口渡4个断面的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埭头断面目前属尚清洁.江屿断面属严重污染(以氨氮、挥发酚为主),方岩渡、江口渡断面为中污染段(以氨氮为主)。造成鳌江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平阳县的制革废水和鳌江沿岸乡镇的生活污水。提出。环保及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鳌江治理投资,尽快建设排污管网及生活污水处理厂;对无能力进行废水处理的小企业,应予以关闭;提倡使用清洁生产工艺,从源头减少制革废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以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工程为例,分析了湖库底泥疏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素识别与评价重点,探讨了施工期对水域水质及周围景观影响、施工期恶臭、噪声等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底泥堆放对地下水与土壤环境影响、堆放恶臭对环境影响的评价要点,及疏挖工程的环境效益与运营期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的要点。针对该类工程在疏挖、余水处理和污染底泥堆存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二次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污染物总量监测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污染物总量监测是以各污染物排放口监测为基础的区域排污量的整体系统测量工程这一概念。提出对工艺成熟运行稳定的污水处理厂污染排放总量监测可用每日人工采样监测与可靠的流量测量来实现,并以扬子石化污水处理厂污水监测为例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9.
采用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及脉冲火焰光度检测的方法对石化污水处理场排放的废气污染物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并采用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其人体感知嗅阈值进行了污染程度评价.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场在各个采样点位均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恶臭污染物检出,其中以污水进口最为严重.从检出物的浓度水平而言,苯系物和恶臭污染物均存在超标现象,而且检出的恶臭污染物浓度水平远高于人体感知嗅阈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污灌对土壤,农作物,地下水污染调查试验及试验论证,预测分析了污水处理厂污水资源化后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