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实验分析质量保证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论述;从仪器条件、实验样品前处理以及分析测定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对环境标准样品的使用,及其对实验分析质量控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环境监测中.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可靠,需要使用相当数量的标准样品或质控样品、但是,由于标准样品一般基体比较简单,且品种单一,价格较贵,难以满足监测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在常规监测中大量使用的仍是自制的质量控制样品.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中,采用校准曲线求出待测成分含量的方法相当多.各种方法的校准曲线都有一定的线性范围,只有在其直线范围内才能正确定量.环境样品与其它样品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其中特测成分的含量(浓度)波动较大,且不稳定,这不仅表现在不同点位采集的样品中,即使同一点位不同时段采集的样品也是如此.这种情况的存在给使用校准曲线定设环境样品中的待测成分带来了一定困难.另一方面,为了反映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5.
方建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2,4(4):48-49
环境监测分析质量控制目前一般都采用制作质量控制图、标准曲线、平行22样、加标回收、标准参考物使用等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图的工作量太浩繁,同时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环境样品,其类型、含量和分析项目的经常变动,使质量控制图的适用性受到了限制;标准参考物由于目前限于样品的种类以及保存时间不同,不可能在日常的常规监测分析中都带上标准物进行质量控制.本文通过控制灵敏度范围等措施对大气SO_2、NO_x进行质控,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并认为把其运用到部分水质监测项目中.也能收到良好的质控效果. 相似文献
6.
郭晓茆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16(2):42-43
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测定其回收率,这是实验室常用的确定准确度的方法。尽管此方法有一定的缺陷,但目前在环境监测中仍是最常见的质控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对环境监测精密度控制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一些适用精密度控制方法,对低浓度样品,空白测定值以及测量记录,计算结果的数据密度控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吴唐松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2,15(4):267-267,275
环境样品中,无论是清洁的河水或是工矿废水,或多或少都有一吸光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样品空白的提出更加明确了环境监测样品的色度、浊度校正的重要性,对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人们提供了高效的生产与生活空间。桂林市环境监测站将"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项目运用到环境监测管理中,提高样品在环境监测中的运用,提升了桂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流程管理、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能力,提升了环境监测的准确性,科学性,先进性,为桂林市环境管理执法和宏观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0.
简新立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2,4(4):35-36
针对环境监测样品本身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实际情况,提出样品空白这一分析术语.样品空白其性质与空白样品不同,其一是一个取待测样品,另一个取纯水.其二是一个参照分析方法操作(或按特定程序操作),不加显色剂成分,另一个则完全按分析方法操作.其三一个是校正在分析条件介质,样品本身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另一个是校正试剂、纯水中所含的待测成分及干扰成分.再者环境样品中,无论是清洁的河水或工矿废水,或多或少的有一吸光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样品空白的提出更加明确了环境监测的色度、浊度校正的重要性,对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袁力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5):5-7
简述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指出建立优良的质量管理人员队伍是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能力、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坚实基础。提出了建立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的设想,应梳理总结,建立质量管理理论体系;明确职责,完善质量管理人员队伍体系;分清层次,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2.
13.
介绍了国内外大气颗粒物标准样品体系构成及制备技术,分析了我国大气颗粒物标准样品存在的种类和目标组分单一、研制技术薄弱等问题。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和考虑我国需求和研究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拓宽大气颗粒物标准样品基质和污染物种类、完善标准样品体系、加强合作与科研投入、逐步攻克研制技术难点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浅谈环境预警应急指挥中心的构建与运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污染事故环境预警应急工作出发,结合当前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的职能,提出了环境预警应急指挥中心的构建要素、主要职能和核心任务,建议形成协调统一的组织管理模式、各有侧重的发展建设模式、平战结合的集约运作模式、优势互补的技术支撑模式,以及说清环境的解析问题模式.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现状及任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计量认证、人员培训与持证上岗、制定监测技术规范、质量控制考核五个方面阐述了全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今后全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18.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子站委托管理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杰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6):4-8
介绍了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子站委托管理模式下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根据要求安排人员、明确托管工作职责、修订相关管理制度、重新制定工作计划、确立考核及控制办法、制定托管合同中的制约条件等,以保证托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子站的正常运行.提出将在考核界定和运行经费核算等方面作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环境监测标准滤膜、标准滤筒、模拟降尘的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实际效果。阐述了滤膜中铅、土壤样品、底泥(沉积物)、污水厂处理污泥等留样的来源、必要性及作用。探讨了滤膜中铅留样复测质控的评判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