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保证辐射监测数据的准确,江苏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组织了2011年全省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比对。结果表明,22台仪器测量结果满意,1台仪器测量数据可疑,所有仪器均未出现不满意或离群结果。测量比对有效地发现了测量存在的问题,保证监测工作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在2011年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射频综合场强项目测量比对中,采用稳健统计方法对36家参比单位的78个比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各监测机构满意结果占87.3%,有问题结果占7.7%,离群结果占5%。对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研究,如仪器型号等,反映了目前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射频电磁场测量项目的监测能力水平,为进一步开展质保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评估了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气溶胶γ核素的测量技术水平,对24家成员单位的考核结果统计分析表明,~(137)Cs、~(238)U、~(60)Co、~(133)Ba测量结果的合格率分别为92.0%、60.0%、64.0%、70.8%,总体合格率为71.7%;各核素的测量结果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系统负误差,特别是低能γ核素~(238)U的测量相对误差近15%,可采用反康普顿谱仪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4.
主要报告了全国24个环境监测实验室利用气态苯系物标准样品开展实验室间测量比对研究的结果,并提出了一套结果比较的统计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方法检出限是分析方法基本性能参数之一。根据《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 168—2010)的要求,此参数需要6家以上实验室基于特定样品测试数据的标准偏差得到。目前,标准文本大多采用各家实验室方法检出限中最大值。研究提出用稳健统计法处理方法验证数据,无需识别和删去离群值,可将离群值的影响降到最小。基于4组公开发表数据和2组实测数据,比较了不同方法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参与统计的3组数据29个检测项目中,常规方法确认的方法检出限被判为离群值占27.6%。取最大值存在数值偏高的风险。提出了用曼德尔k检验法识别1组方法检出限数据中的离群值,该方法同样可以用于实验室数据与标准文本中方法检出限符合性判断。  相似文献   

6.
721分光光度计在环境监测及科研单位进行定量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该仪器的光学部分和电子部分的设计是较满意的。但传统的电表显示读数精度却不够高,读数时也不方便,同一显示值往往不同人员读出数值不同,同一人员处在不同位置所读数值亦不相同。为克服这一缺点,我们选用了WG755C,CH7116分别实现对数、模数转换,再将测量结果直接用LCD  相似文献   

7.
确保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是保障数据有效性的基本要求。为此,国家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国家生态环境监测量值溯源体系。化学测量是环境监测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测量方式。由于基体、浓度等的影响往往比较复杂,如何确保环境监测化学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成为环境监测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总结建立环境监测化学测量结果计量溯源性的途径,对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环境检测能力验证等在保证环境监测化学测量结果计量溯源性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环境监测化学测量结果计量溯源性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辐射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监管基础,提出了辐射环境监测能力评估体系以及评估指标,并对全国省级环保系统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为提高我国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掌握目前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和核与辐射应急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进口与国产COD消解测定仪测定废水COD的比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消解分光光度法,比对了一款进口仪器和一款国产仪器应用于实际水样中COD含量测定的差异性。通过精密度、回收率、方法比对等实验分析得出,2款仪器应用电热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COD,实验结果与国标回流滴定法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可广泛用于水质评价和环境监测。与国产仪器相比,进口测定仪具有较小的偏差,较高的回收率。国产测定仪偏差较大的原因主要在于其比色装置,而不是用于前处理的消解装置。比较分析了2款仪器的购买和使用经济成本,为广大企事业及科研单位选用COD消解测定仪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核设施外围环境γ辐射剂量率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点监测对象。采用瞬时测量、热释光测量以及自动站连续测量3种方法分析了四川某核设施外围2011—2021年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周边居民辐射累积剂量以及这3种方法对监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核设施运行未对周围环境辐射水平造成显著影响;瞬时测量和自动站连续测量监测数据较为稳定,热释光测量易受周围环境影响造成数据波动。因此,在采用热释光测量法开展辐射环境监测时应加强对热释光剂量片布放、收取、运输、测量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并开展热释光剂量片宇宙射线响应值的测量。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某高层建筑高空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北京市某代表性高层居民楼顶平台作为高空电磁辐射环境水平监测点进行综合场强和选频监测,评价总体电磁辐射环境水平,并分析监测区域电磁辐射能量的来源。结果表明:该高空监测区域的电磁辐射环境总体水平低于国家规定的公众照射导出限值,但高于地面水平。监测区域主要受30 km 外的中波台影响,其次是9 km 外的中央电视塔。影响最大的是639 kHz频率的中波信号,占100 kHz~300 MHz总场强的95%以上,其次是1.28 MHz频率的中波信号。提出,开展敏感建筑物规划建设时,应考虑中波的传播特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移动通讯发射基站功率密度对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理论预测和实际测量的方法,对辽宁省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发射基站的电磁辐射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做出预测并实际测量了场强,测算出污染半径及范围,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辐射环境影响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预测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根据国家相关电磁辐射标准,研究和分析了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理论预测模型,编辑了中短波发射台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计算分析程序,验证发现实际监测符合理论预测.实例计算了中短波发射台周围的电磁辐射影响,表明程序的计算结果可用于指导中短波发射台周围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根据5G基站工作原理及发射特点,研究了5G基站的电磁辐射方向、强度与用户终端位置分布及应用场景存在的对应关系。经实测验证,终端位置移动将导致电磁辐射方向发生显著变化;多终端窄波辐射相互叠加与应用场景明显相关,基站小区辐射覆盖范围扩大。建议对现行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进行研究修订。  相似文献   

15.
结合广东省电磁辐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调研结果和"十三五"电磁辐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成果,从监管能力、监测网络、法规标准、监管制度建设和信访投诉处理等方面梳理了广东省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工作的现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通讯辐射环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京市区进行网格式布点监测,并重点监测典型区域和典型基站,采用基于MapInfo构建的电磁辐射环境评价系统进行现状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电磁辐射水平总体较低,处于安全水平,部分电磁辐射水平相对较高的区域主要受电视发射塔和广播电台的影响,是南京市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和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The possibility of acquiring real-time concentration data is leading many indoor air quality and health researchers to the use of particle measuring instruments instead of the classic filtration approach. This paper summarizes a checklist of characteristics that have to be considered on the selection of such instruments and checks the compliance of three air monitoring devices suitable for environmental exposure researches. An evaluation table with desirable instrument technical, economic, and logistics characteristics was summarized in a checklist, and spec sheets of three air monitoring devices suitable for environmental exposure researches were checked. Technical, economic, and logistics aspects have to be considered. Suitability, measurement range, accuracy, resolution, and robustness are indispensable m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nly one instrument was in comply with it. A popular air monitoring device among environmental exposure researchers was checked and it failed the accuracy check. When selecting a particle measuring instrument, technical, economic, and logistics aspects have to be considered. Suitability, measurement range, accuracy, resolution, and robustness are indispensable m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hen selecting an instrument for a study, a lack of information on the quality of results is a strong indication that it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tudy's response may be compromised.  相似文献   

18.
各类无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导致公众曝露于环境中的电磁场辐射的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引发的对人体健康风险的担忧促使诸多国家和组织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制定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电磁环境的空间分布也成为至关重要的基础数据。于2019年10—12月对北京市中心3个典型商区的电磁环境进行了测试,测试频段为10 MHz~8 GHz,属于射频范围。通过空间插值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测试区域的射频电磁环境空间分布地图。对测试数据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测试区域的射频电磁环境水平主要分布在0.5~2.5 V/m,随空间距离变化较为剧烈,总体上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的要求。建议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射频电磁环境进行持续、精细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The measurement procedure of the open area in situ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is presented, acquiring the real field data for testing of the Serbian electromagnetic field monitoring network (SEMONT) and its Internet portal. The SEMONT monitoring system introduces an advanced approach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utilization for the continuous supervision of overall and cumulative level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over the observed area. The aim of the SEMONT system is to become a useful tool for the national and municipal agencies for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garding the electromagnetic pollution monitoring and the exposure assessment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Considering the public concern on the potentially harmful effects of the long-term exposure to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s well as the public transparency principle that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Serbian law on non-ionizing radiation protection, the SEMONT monitoring system is designed for the long-term continuous monitoring, presenting real-time measurement results, and corresponding exposure assessment over the public Internet net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