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冒莹  李沫 《干旱环境监测》2009,23(4):243-245
为了解和掌握环境背景噪声对边界噪声监测结果的影响情况,本文就此作了相应的探讨。结果显示:当测量值与背景值的差值超过10dB(A)时,可以忽略背景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当测量值与背景值的差值为3~10dB(A)时,应分段考虑背景值的修正;当测量值与背景值的差值小于3dB(A)时,应重新选择时间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2.
关于溶解氧污染指数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溶解氧污染指数的多种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新计算方法,它既克服了多 不足,又能包容多种计算公式结论。  相似文献   

3.
关于溶解氧仪探头装膜技巧的探讨肖国起(浙江宁波市环境监测站,31500)随着各种溶解氧仪器在国内环境系统日趋普及,如何多快好省地安装其探头上的塑料薄膜,已经成为使用者们较为关心的事情。根据美国YSI58型溶氧仪说明。安装1次膜可使用2至4星期;这样,...  相似文献   

4.
关于溶解氧值代表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溶解氧值代表性的探讨狄凌峰,郑连清(浙江温岭县环境监测站,317500)目前国内测定溶解氧的统一分析方法为碘量法及其修正法和膜电极法,测得的溶解氧值都是瞬时值。用这样的一、二次瞬时溶解氧值来代表某一区域某一时期的溶解氧,与实际的溶解氧有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5.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溶解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最佳波长为450nm,用此法与碘量法测量同一水样,经统计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典型湖泊水华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11-2015年对太湖、巢湖和滇池水华高发季节的连续监测,以藻类密度和水华面积为判据评价了3个湖体的水华情况及变化趋势,探讨了水华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太湖水华程度以"轻度水华"为主,巢湖水华程度以"轻微水华"为主,滇池水华程度以"中度水华"为主;太湖、巢湖和滇池水华规模均以"零星性水华"为主;太湖和巢湖藻类密度与水温、pH、溶解氧、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氨氮无显著相关性;滇池藻类密度与水温、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和氨氮呈显著负相关,与pH、溶解氧和总氮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测定地表水中溶解氧的方法通常采用碘量法。但在分析过程中发现,此法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溶解氧的固定、析出碘、滴定中均存在费时费试剂。本文为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试剂,对原试剂加入量、静置时间、取溶液量进行了改进,作了某些条件实验,并对河水样溶解氧作了对比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对环境监测精密度控制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一些适用精密度控制方法,对低浓度样品,空白测定值以及测量记录,计算结果的数据密度控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太湖流域断头河道微循环过程中水质效应和生物响应不清楚的问题,笔者通过水槽模拟实验,分析了氮磷和有机物等水质指标随水体微循环时间、频率的变化关系;通过常州武进洛阳镇徐家头浜实际河道微循环实验,探讨了微循环运行过程中实际河道水质的稳定性,微循环过程中实际河道的生物响应,及浊度、溶解氧、pH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槽模拟实验条件下微循环对水体氨氮去除的影响最为明显(去除率达62.91%),COD去除率变化幅度受微循环频率的影响最大(可达50%);微循环设置后实际河道COD浓度下降趋势明显(降幅约30%);微循环过程中河道水体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数量均呈上升趋势,而河道边坡和底泥中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Acidobacteria等优势微生物菌群的丰度却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浊度对总磷和COD的影响程度相当,溶解氧和pH对水体氨氮浓度的影响均最显著。该研究为改善断头河道水质提供新方向,为微循环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位于钦州湾的2个海水水质自动监测站2009-2010年的自动监测数据,发现钦州湾水温、盐度、溶解氧季节变化明显,海水表层水温变化是引起钦州湾溶解氧含量变动的主要原因;钦州湾海水表层盐度及pH值主要受钦江、茅岭江径流及潮汐涨落的影响;处于河口区域,受大陆径流影响显著的海域使用海水水质标准来评价有欠妥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