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环境统计的重大改革举措之一,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环境统计数据直报于2013年开始在全国试运行。随着直报工作的逐步深入,如何在高时效的前提下确保数据质量是直报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归纳了目前学术界对数据质量问题的认识及改进建议,分析了中国现行环境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结合环境保护部门目前正在试运行的国控源直报系统,客观分析了国控源直报系统在环境数据质量控制方面的具体做法和特点,并针对该项制度在全国层面的进一步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设计的新型国家级水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系统,将集成现有环境监测数据传输软件的思想,提取现有和未来环境监测数据传输业务的共性需求,设计了具有良好扩展性、通用性的系统架构,充分满足环境监测部门数据传输需求,保障水环境监测数据在各个数据中心之间规范有序地传输,实现系统高度集成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环保业务紧密互动。  相似文献   

3.
针对太湖蓝藻遥感监测自动化、智能化等业务需求,研究了太湖蓝藻遥感自动解译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模块等。系统包括遥感数据接收子系统、蓝藻遥感解译子系统和海量遥感数据管理子系统,可实现从数据接收到报告编制全流程自动化处理。  相似文献   

4.
多源环境监测信息交换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环境监测系统现有的污染源管理、饮用水管理、噪声管理、自动监测管理等信息系统存在异构化、多源化等现象,造成数据重复录入、数据不一致、资源浪费等问题,展示了一种数据交换模型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介绍模型的数据抽取、数据封装、数据传递、数据解析、数据映射、校验和转换、数据接收等多个环节。该数据交换模型已成功实现与多个外部业务系统数据对接,现每天采集的数据超过5 000条,系统运行稳定、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优化调整以及水质自动监测与采测分离手工监测相结合模式的完全确立,每个月产生数百万计的监测数据。为全面支撑海量监测数据的传输、融合、处理、挖掘、分析、表征,构建了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分析与表征系统。通过在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智能化数据质量控制、多层级水质评价与统计分析、地图动态数据表征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构建了包括数据来源层、数据存储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和表征展示层5个主要部分的系统。形成了"一个融合、两个数据库、三个应用、四个中心",实现了数据集成融合、数据共享互通、数据统计分析、水质报告生成、地图空间表征、综合大屏展示等6个方面主要功能。应用于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评价业务工作,能够及时、直观、准确、全面地展现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为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管理决策、业务处理、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6.
2014年起,上海市围绕城市及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和重污染预警需求,搭建了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该系统综合应用了模式参数化方案比选、排放清单耦合处理、大气化学资料同化、大数据集合订正等关键技术,集合模式PM2. 5和O3小时浓度偏差为-10%~10%,提升了区域PM2. 5和O3浓度模拟效果。该系统实现了污染在线源解析和多排放情景模拟等功能的业务应用,应用于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保障中,为上海市及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业务预报和重大活动保障提供了业务产品支撑。  相似文献   

7.
汪剑 《干旱环境监测》2009,23(2):122-124
污染源普查数据是重要的基础环境数据。基于普查数据建立污染源数据分析系统,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污染源监管。通过对污染源普查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开发应用,可最大限度发挥普查数据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本文介绍了污染源普查数据分析系统的ETL架构,以此实现与污染源普查数据采集阶段数据库的衔接,利用污染源普查原始数据库按业务需要开展灵活的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8.
保障辐射环境安全的放射源在线监控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集固定源及移动源等自动监控仪器和移动GPRS监控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展示、统计及应用的综合业务平台,通过环保系统内部的业务协同,有效地获取放射源动态业务信息,可以提高核与辐射环境监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对辐射污染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为核与辐射环境管理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缺乏统一的数据采集及传输管理规范,导致数据集成困难,各监测网络间的数据无法充分共享,形成信息孤岛。该研究在深入分析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采集与传输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遵循已有的标准规定并结合实际业务需求,针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传输系统结构、通讯协议以及监测数据编码提出具有良好扩展性、通用性及规范化的设计方案,以期促进监测设备及系统集成工作的标准化,实现系统间信息数据高度集成,信息资源充分共享和互融互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业务紧密互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Windows Mobile智能手机平台上环境监测数据外业采集系统框架,以SQL Server Compact3.5数据库技术存储、管理现场监测数据,通过SQL Server复制技术将数据汇交到监测站的中心数据库中。提出了综合场景信息与业务因子监测数据同步(准同步)采集、一体化管理、关联分析、复合应用的集成应用思路。举例展示了系统配置和软件代码实现。  相似文献   

11.
环境物联网运用智能传感器等设备感知生态环境的变化,监测环境质量、监控企业的排污行为,通过环境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整合,辅助环境管理决策。近年来环境物联网得到长足发展,但现有的环境物联网体系无法满足多种任务和应用场景的需求,主要问题体现在数据质量和精准度缺乏保证,数据传输能力有限,数据共享还未打通,数据分析应用能力还有待提升。笔者系统分析了环境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现状与问题,较全面地研究了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了环境物联网的发展方向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精细化管理与科学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基于移动终端设备的环境现场监测业务数据采集与管理,构建了面向现场监测业务需求的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的业务流程管理,以及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共享交互集成的现场监测业务管理和质量控制信息系统。以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的现场监测管理系统为例,展示了多媒体及GPS信息采集、仪器数据采集、监测结果录入、原始表单填报和监测布点等环境现场监测活动在移动终端设备上数据管理的具体应用实现。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环境自动监测网络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环境自动监测网络支持系统综合应用GPRS/GSM无线传输技术、VSAT卫星通信网络、网络数据库、WEBGIS等信息技术,在省一级环保网络构架上以较高的性价比给出了系统的、完备的环境自动监测数据传输、处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大气污染排放清单与环境统计报表的数据采集思路和方法,基于2016年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的排放清单和同年环境统计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相关分析,在总体、城市和行业层面,对SO_2、NO_x、VOCs等3项污染物排放指标的差异性和一致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排放清单与环境统计数据有显著差异,多数情况下,排放清单数据高于环境统计,两者同时具有显著正相关,因此,差异为系统性偏差。建议加强环境统计与排放清单之间的数据共享、交互验证和相互融合,促进两者核算方法的共同完善,减少数据的多源冲突,最终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体系作为环境管理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环境管理与大气污染源清单对接的基础是环境管理数据体系。选取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中的14个城市实施访谈与问卷调查,普遍认为大气污染源清单的主要用途为大气污染应急、预警以及污染源解析,但由于环境统计、污染源监测和排污许可三大环境管理数据体系差异较大,导致环境管理数据的行业和工艺过程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污染源清单的需求。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基层生态环境部门技术储备不足、污染源信息分散以及数据管理任务分工不明确。促进环境管理与大气污染源清单的对接,重点在于污染源数据定期更新和环境管理数据的一体化,应着重形成多部门数据共享、全面和全过程环境管理以及人才和技术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按照环境监测网络的信息处理结构,将网络划分为采集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归纳了数据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决策级融合3层融合级别,介绍了加权平均、卡尔曼滤波、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遗传算法、贝叶斯系统等在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指出当前面临的数据处理技术不成熟、评价体系不完善和数据质量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优化网络结构、数据多元应用和强化决策支持等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近两年环保执法检查和调研的基础上,归纳了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在采样、分析、数据采集传输和运行维护等方面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逐一提出核查方法,为现场核查提供参考,有利于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