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简易瞬态工况法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过程中层出不穷的违规检测现象,为对其检测过程实施有效监管,通过分析简易瞬态工况法的检测原理,筛选出可用于监管的车辆基准质量、(CO+CO2)浓度、O2浓度、实时检测尾气流量4个参数,分析其用于监管的原理和理由,并通过五气分析仪漏气实验和实测尾气流量异常案例验证其监管可行性,以期为监管...  相似文献   

2.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2,(4):F0002-F0002
近年来,机动车污染已成为城市影响大气环境的重要来源。为提升监管效能,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中心致力于科技手段优化和管理模式创新,经过几年的开发和完善。建成了“机动车环保网络综合监管平台”。逐步实现了以有限的环保执法人员对南京市140万机动车的全方位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3.
在用机动车尾气检测新技术亮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能够检测出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总量,又能够最终实现网络实时监测,且成本适中,这就是新型在用机动车尾气检测技术——简易瞬态工况检测法(即V mas)。在2007年6月3日召开的“在用机动车尾气检测新技术恳谈会”上,我国在用车尾气检测知名专家一致认为,为了有效控制在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空气质量不再恶化并逐步好转,国家应尽快推动这一技术的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江苏省机动车排放监管现状,从监管制度、检验市场、执法能力、技术手段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健全监管制度体系、利用科技手段促进监管提质增效、提升检验技术水平与执法监管能力、通过信用评定创新执法管理手段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苏州市机动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特征,运用SPSS19.0时间序列建模器,预测了未来5年(2017—2021年)苏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分析和对比了苏州市路边站点和国控站点的主要污染物数据。结果表明,未来5年,苏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373.1万辆,相比2014年增加约37.5%;路边站点NO2值略高于国控站点,但差异不显著;路边站点CO值明显高于国控站点;路边站点PM10和PM2.5值总体略高于国控站点;路边站点苯系物值高于国控站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双怠速法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过程中经常大量出现过量空气系数(λ)不合格现象,结合相关标准和工作实践对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取样管路的气密性差、系统响应时间未达标准、测试软件程序设置错误、高怠速转速设置不合理及由于车辆特性导致的选用标准及操作错误均会导致λ测试结果超标,影响双怠速检测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街道峡谷机动车尾气污染特点和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具有街道峡谷特征的南京市中山路机动车的车流量污染物质量浓度和气象要素的调查与监测,了解到中山路机动车尾气污染物中CO,NO x的质量浓度与车流量有关,成正比关系,日车流量高峰时间分别在10:00,14:00和18:00。中山路环境容量分析是通过污染物扩散模型对CO,NOx污染物质量浓度模拟,其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相近:CO质量浓度的模拟和实测结果比值在[0.5,2]区间的比例为96%,NOx质量浓度的模拟和实测结果比值在[0.5,2]区间的比例为80%,表明模拟结果有效。  相似文献   

8.
南京市机动车污染物减排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市机动车排污监控系统的实时检测数据为基础,简述了南京市机动车减排效果,在“十二五”期间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71.8%的背景下,实现了污染物排放量削减18.8%,单车平均排放CO、HC、NOx较3年前分别下降了33%,31%和36%;排放标准和使用年限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其对NOx、CO和HC排放值的影响由大到小排序均为:油品质量〉排放标准〉使用年限。提出,进一步提升油品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王锋  田甜  李怀超 《干旱环境监测》2021,35(2):66-69,96
本文结合新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统计了全区机动车统计数据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污染防治对策,为降低我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机动车尾气的污染现状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了机动车尾气的污染现状,对人和城市大气造成的危害,阐述了“十五“期间控制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在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下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性。指出加快能力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核心,加强网络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保障,队伍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根本。提出南京市环境监测要树立大环保观念,通过现代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从属地监测向流域监测、区域监测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灰霾自动监测在中国起步较晚,对于灰霾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国家尚未建立完善的标准和体系,各城市参与时间较短,系统建设及运行尚处于完善阶段。通过实例,介绍了南京市灰霾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的过程,运行管理以及系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集环境监测、监视和控制于一体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解决了传统污染源监控系统\"只监不控\"、\"只监结果不监过程\"的问题。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技术特点,并于2010年3月通过该系统对超标排放企业远程监控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对监控企业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污染超标企业进行远程控制和警示,从而有效提高了环境监管水平和执法效率,加强了防止和应对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近两年环保执法检查和调研的基础上,归纳了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在采样、分析、数据采集传输和运行维护等方面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逐一提出核查方法,为现场核查提供参考,有利于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GPRS的APN网络通讯技术在环境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基于GPRS的APN网络通讯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南京市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可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实时性,是环境监控数据传输的有效通讯手段.  相似文献   

16.
污染源在线监控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简述了目前环保部门两种污染源在线系统管理模式,并以南京市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与运作管理为例,总结了以监测部门为核心的系统运作管理模式在环境管理、环境执法、污染减排、总量控制上的优势与取得的成绩.同时提出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展望在线监控管理模式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我国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发展现状,指出由于政府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环境监测服务市场低价竞争、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以及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因素,环境社会检测数据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提出,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督管理制度、健全环境监测行业自律约束机制、提升环境监测人员能力水平、规范信息公开范围4方面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监管工作建议,从而持续提升环境社会检测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济南市重点污染源烟气在线监测控制系统的开发研究工作。重点分析了被测锅炉的选取和监测点位的优选,监测项目和在线监测仪器优选,数据传输网络和监测控制软件的开发研究,烟气在线监测系统的验收方案等四个方面。对烟气在线监测工作的开展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我国及其他国家环境监测市场管理的经验,以及我国在推进环境监测市场化管理方面的探索;指出了目前环境监测市场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快建立适合国情的监测总体格局;建立完善环境监测社会化监管制度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监管中的作用;强化对社会监测机构监管力度;提高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近年来在拓展监测能力,提升监测现代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制度建设,实施目标管理等方面采取的举措,指出在我国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环境监测站应在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充分发挥为管理服务的前瞻性、监测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及实施环境决策的支持性作用,积极推进环境监测事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